良妃娘娘笑了笑,其实她之前是真的不懂这法子。
她一个普通的姑娘,哪里知道这些。
女儿被害之后,她痛苦良久。
一开始,她还以为,自己的女儿,是意外而死的。
她想要向那些护卫宫人,询问当日的情况。
可是,陛下却将那些人全部处死了。
她当时也以为,陛下是为了女儿报仇,才会如此。
如果,她没有知道真相的话,她会一直这么以为。
直到,她病了一段时间,刚清醒不久后,晚上正失眠,睡不着,翻看着给女儿做的衣物时,就听见一阵敲门声。
她还以为是贴身的宫人,就让人进来了。
但进来的,却是平时一个粗使的宫人,良妃都不记得那个宫人叫什么。
她进来后,却一下子在良妃面前跪下来,请良妃为她哥哥讨个公道。
良妃当时很是诧异,询问之下,她才知道,那个宫女的哥哥,是涟芸宫内的一个太监。
两个人早些年失散了,又是不同时间入宫的,在宫内俱用化名,他们都没认出彼此来。
后来,在宫内相处几年,才无意中认出彼此。
因此,并没有人知道他们俩是亲兄妹。
宫女说,小公主坠亡那天,本来有不少人在照顾小公主的。
当时,小公主就在涟芸宫门口玩儿,恰逢贵妃娘娘路过。
小公主不小心将玩耍的蹴鞠,踢到了贵妃身上。
贵妃娘娘当时也并没有生气,反而抱着蹴鞠过来,同小公主一起玩耍,还让他们这些宫人全部走开。
贵妃独宠,那些宫人虽然担心,但是也不敢得罪贵妃,只能退离。
当值的太监,就是宫女的哥哥,他回到后面的宫人所后,就跟不当值的宫女说起这事儿。
太监越说,越觉得有些心慌,但又觉得贵妃应该不会胆子那么大,在宫中做什么来。
可是,思来想去,太监还是不放心,就让宫女在宫人所呆着,不要随便出去。
如若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让她装作不知道。
没等宫女说话,太监就出了门。
宫女在宫人所里,十分地不放心,待了片刻后,她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地赶出去。
却正好听说,小公主溺毙了。
她悄悄地走到涟芸宫内,就见陛下正在斥责那些当值的宫人太监,还有宫道上的护卫。
她躲在暗处,就听见那些宫人都说,是贵妃娘娘让他们离开,他们才不得不离开小公主的。
可是,陛下一听这话,却脸色一变。
紧接着,他就让人将那些宫人全部处死。
宫女躲在暗处,听见这些话,她就知道,陛下是想要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意牵扯到贵妃娘娘。
她也不敢再说起这件事,就当作不知情。
可是,她心下不忍,想到自己的哥哥,这么无端被打死了,她心里难过,想要为哥哥报仇。
但是,她一个宫女能做什么?
她就只能找到良妃娘娘。
她知道,陛下也很是疼爱良妃娘娘,若是良妃娘娘知道真相的话,说不定可以为她哥哥讨个公道。
她知道良妃娘娘醒了,便深夜偷偷去见良妃娘娘,想要请良妃帮忙讨回公道。
可是……
良妃一听这话,她心里就无比地清楚,陛下是在维护贵妃。
当日所有的宫人,全部都被打死了,死无对证。
根本没有人能够证明,那日确实是贵妃将他们支开的。
即便她去陛下面前讨个公道,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她心里明白,指望陛下为女儿讨回公道是不可能的。
良妃心下痛恨,却又没办法,那日之后,她又病了一场,断断续续,缠缠绵绵,大好起来,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
她看着那面前的荷花池,心里痛恨,看着天司局的人过来做道场,说是要度化小公主时,她忽然想起来,古往今来都有一种说法,叫冤魂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