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接踵而至,届时将有无数人因饥饿而失去生命。
因此,耕种无疑是当下首要任务。
毕竟, 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确保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了。
然而, 光有粮食而无武器,同样也难以安身立命。
所以, 杨秋肩上的担子不轻。
她忙于耕作,不遗余力地推广那亩产高达八石的小麦种子,推广自己悄悄购买的有机肥料……
至于玉米、红薯、高粱这些作物,杨秋决定先让兵卒屯田试种,让兵卒们亲眼见证这些新粮食的高产。
毕竟,这些农作物对于大汉的子民来说还相当陌生,若强迫他们种植未知的粮食
谁知道种出来是什么结果?
就那么一点田地,你若是逼迫他们去种植不认识的粮食,他们会跟你拼命!
更何况,杨秋准备的冬小麦种子也是高产种子,所以也没有必要焦急推广,先让兵卒们看看这些粮食的产量。
做事,最忌讳一厢情愿,需深知欲速则不达之理。
因此,这些事情都得慢慢来。
待粮食问题初步安排好后,接下来的要务便是大力招收铁匠,提高铁匠待遇,然后全力生产农具和武器。
这些繁重的工作,足以让杨秋忙碌得几无休憩之时。
就这样忙碌了十多天,基本已经动员了整个马邑县拿出一部分田地播种冬小麦之后。
杨秋还来不及开会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一个意外的人来拜访了。
这人是张辽,他是秘密来拜访的。
要知道,杨秋现在可是反贼!
哪怕是秘密拜访,这都证明张辽不打算和她切断联系。
想到张辽上一次送来的密信,杨秋有些自恋了。
她怀疑张辽那次送密信不是因为过去几年的情分,而是因为张辽想要交好于她。
于是,杨秋在密室里面秘密接待了张辽。
“我很意外,文远,你竟然还愿意来见我?”
文远这字是张辽父亲最近取的,尽管杨秋早已知晓这个名字未来会与张辽紧密相连。
但直到现在,她才能坦然地唤出这个被载入史册的名字。
张辽未曾料到杨秋会以此言作为开场,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杨将军,你如今可是威风凛凛!某这种昔日旧友,若是不趁早来联络关系,以后岂不是高攀不上了?
所以,某特地赶来提醒将军,莫忘了我们这些昔日旧友。”
难得看到张辽如此幽默的时候,杨秋听懂了对方的含义,此刻简直要大笑出声了。
张辽这言下之意,分明就是要跟她混啊!
这……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
大喜事!
如今,吕布已在她麾下,张辽也向她表达了投效之意,再加上张杨,这简直就是并州三巨头的汇聚,而且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
然而,杨秋也清楚,张杨的投降是迫于形势,所以一条道走到黑。
而吕布则是为了兄弟们的生存,目前仍处于软禁状态,她还不敢轻易放他自由。
所以张辽为什么主动来这里暗示投靠,这不对劲啊。
毕竟,她杨秋现在是朝廷亲自认证的反贼,前途看着一片渺茫。
而张氏家族虽然失去了马邑县,但豪强都是狡兔三窟的,张辽家族绝对没有伤到根基。
再加上这些年张家纸的售卖,张氏在朝廷人脉关系那是相当不错,张辽其实有很多出仕机会,完全不用考虑她这个反贼。
这一旦沾染上了,对张氏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所以尽管和张辽田冲认识了七年,但杨秋的造反事业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
因为她深知,这两个人必须为家族的前途着想,就像当初的王柔一样。
那时,杨秋不一定需要杀了王柔,还可以绑架之后威胁王家给钱赎人。
可是王柔绝不会接受这种屈辱。
毕竟在汉朝,气节和名声往往比性命更为重要。
所以王柔当时只能死,他不能受辱,更不能让家族受辱。
自然,张辽和田冲也会受到家族的束缚,他们的人生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主宰。
因此,张辽似乎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投靠杨秋。
哪怕张辽莫名其妙看好她,但张氏家族,尤其是张辽的父亲,怎么可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杨秋纳闷了。
“文远来此,尊父知道吗?”
此言实乃试探之意,然张辽默然不答,反以问作答。
“将军,太守既殁,余县之兵皆不足挂齿,何以屯兵马邑县而裹足不前?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此时恰是占据雁门郡之良机,何不挥师直取雁门关,一举而定之?莫非要坐待汉军来伐?”
“但我所知将军,非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