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女帝我来当 > 分卷阅读197

够的赋税收入,即使再仁义,也难以负担官吏、军队的俸禄和粮食支出。

莫非这杨将军太过天真,还不知这样做的后果?

这一旦把田租定好了,以后要是想要多征收赋税,虽然也能征到,但到时候这杨家军肯定不会在老翁口里面称赞不停了。

于是荀彧又问了一下这位杨家军在马邑县做的其他事情,待知道参加杨家军的兵卒分田一百亩,这就更加让荀彧震惊了。

至于后面什么鼓励开荒的政策,以及不同等级的授田政策,那时候荀彧已经能够保持面色平静了。

但他心中依然觉得,这太疯狂了!

如此庞大的分田,怎么可能没有人阻挠呢?这杨家军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杨秋在这里,她肯定会说一句,阻挠的人都已经死了,自然就没有人反对了。

而想要反对的那批人,在前辈的尸首躺下后,自然也就老实了。

告别老翁,荀彧没有坐回牛车上面,而是走在这条官道上面缓缓前进。

看得出来,周边的农户们都带着喜悦的心情,那位老翁应该没有在言语当中夸大。

而这条官道,荀彧甚至弯下腰触摸了一下地面。

很显然,这条路修得不同于雁门郡之前的其他地方,道路非常平整,像是用一种特殊的东西修建而成,夯实得非常结实。

而道路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这是如何做到的?

荀彧的心中充满了疑惑,眼前的景象与他以往所见的截然不同,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自从来到了马邑县,他开始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竟无法解释这里的种种奇异。

这位传说中的女将军的确非同凡响。

她治理下的地方与其他郡县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

荀彧搜肠刮肚,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独特之处。

他只觉得这里的农户与其他地方的农户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喜悦的心情,就好像是一种……

“汝是说他们没有尊卑,太过大胆是吧?”

荀谌一语道破荀彧心中的困惑。

荀彧闻言,略一迟疑,随即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已经过了两个多时辰,而他也来到了自己兄长住的地方,并且已经跪坐下来和兄长聊了些许时日。

荀彧之所以能够来,这是因为当初徐庶出现之后,杨秋同意了荀谌给家里送封信,而这封信自然到达了荀彧的手中。

虽然信里面的内容写得比较隐晦,但荀彧和家族里面的人都看出来了。

荀谌要留在这个反贼占据的雁门郡,这就让荀氏家族的人都非常惊愕。

没人能够理解荀谌的选择,长辈们也想逼迫荀谌回来,但远在千里之外,不是写封信就能让其转变心意的

所以荀氏家族在黄巾军平定之后,最后派了荀彧前往雁门郡这里。

而荀彧的目标当然是劝说兄长归家。

“文若,无需如此吞吐犹豫,绕弯试探,长辈们是否派汝来劝吾归家?”

荀彧面露难色,缓缓点头。先前的试探让他感觉到兄长心意已决,这话实在难以启齿。

他深知兄长性格坚定,外人难以撼动。

“兄长,父亲怒意难平,完全无法理解汝之选择,但吾观兄长在此地似乎颇为愉悦。”

他这个弟弟呀,明明也不赞同,但绝对不会在言语当中冒犯放肆,于是荀谌笑了。

“文若,汝方才也打听了杨家军的治下情况,亲眼目睹了田间的丰收。汝觉得,这样的杨家军,是否有席卷天下之力?”

荀彧闻言,惊愕之色溢于言表。

他本不想直言,但兄长却不给他含糊其辞的机会。

“兄长此言何意?此乃大汉天下,吾感激杨将军未对兄长为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荀氏家族要支持反贼夺取天下!”

荀彧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和不解。

“更何况,黄巾军虽已暂且平定,但汉军随时可能挥师讨伐。兄长留在此地,岂不是自寻死路?”

荀谌并未在意荀彧的怒气,只是轻轻叹息一声,转而问道:“文若,你可曾研究过何邵公的三世说?”

何休的三世说源于《公羊传》,提出人类社会将经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大逆不道的。

于是荀彧瞬间惊愕的看向了自己兄长。

“兄长此言何意?”

“其实吾不信谶纬之学。商亡而周兴,秦一统天下后再亡,高祖建立大汉,未来也必将经历这样的循环。

当初光武帝能重兴大汉,于是有了‘天命在刘家’的谶纬之说。但我不信这个。”

“黄巾军虽已平定,但这大汉天下已无出路。更何况黄巾军并未真正被平定,未来此类造反之事只会越来越多。”

“文若,世间并无可以万世太平的天下。吾曾问杨将军,若杨家军建立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