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觊觎中原的富饶土地。
以往他们似乎只是贪图一时之利,抢劫掠夺一番便离去。可我现在觉得,他们似欲占据北方的土地定居下来,长久生根。”
那是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
自见到轲比能,发现其言谈举止有向中原文化靠拢之意后,荀谌并未觉得对方被同化。
反倒认为对方学习中原文化后,实力将会增强,而后这群人会直接与他们争夺中原的土地。
到那时,恐怕将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
在北边待了许久,荀谌也看明白了一件事。
过往那些年,汉军之所以能够屡次将北边的胡人成功击退,依靠的不单是中央朝廷的强大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精锐的兵卒和强大的武器。
所以荀谌现今完全能理解杨秋对炼铁技术的高度重视,以及将军在秘密工坊中精心研制出的那些威力惊人的喷火武器、铁球炸弹。
唯有如此强大的神兵利器,方能持续压制敌人,保境安民。
但让荀谌深感担忧的是,胡人并非愚笨之徒。
他探查得知,过去这些年,胡人时常掳获汉人工匠去草原帮忙生产工具、制造武器。
一旦他们的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届时的战争便不会如往昔那般轻松应对。
“友若,胡人也是人,当他们享受过更为优渥舒适的生活,谁又愿意再回草原辛苦放牧,颠沛流离?你的担忧不无道理。
而你察觉他们人口减少,那你可注意到一事?北方的天气愈发寒冷,并州和幽州亦深受其影响。”杨秋目光深邃,望着远方说道。
荀谌在北方的时间不算长久,尚未能敏锐地感受到每年气温的细微下降,仅觉每年冬日十分寒冷,令人难以忍受。
但在中原地区,冬季确实比以往更为严寒,于是荀谌瞬间诧异地问道。
“我记得将军在学堂发放的书籍中提及一些气候知识,言及太阳活动会影响农业生产,难道当下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愈发寒冷?”
如果是那样,那就太可怕了。
农业减产,胡人南下,战乱不断,那样的世道还有希望吗?荀谌的心都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大概还会持续很久,所以这群胡人在草原上是难以长久生存的。每年这样持续严寒,他们就会再往南方继续转移。
而他们的人口也会持续减少。为了族群的生存,为了抵御饥饿寒冷,他们势必与我们展开一场激烈残酷的争斗。”
生存资源的掠夺,将会是这世界上最为激烈的斗争,荀谌自然也明白了杨秋的言下之意。
“那将军现今为何选择扶持部分鲜卑部落?依我之见,若天气愈发寒冷、灾害持续增多,倒不如将其斩尽杀绝,永绝后患。”荀谌眉头紧蹙,直言问道。
杨秋对荀谌有此想法毫不意外,她并未直接劝诫,而是抛出一个问题。
“友若,我们杨家军如今开设众多工坊,现今又要修筑大量道路,还有诸多煤矿、铁矿、铜矿、金矿亟待开采,至今人手仍显严重不足。
我对鲜卑人并无赶尽杀绝之意,他们若安分守己,听从调遣,大家便是盟友,携手共进;若冥顽不灵,肆意妄为,那就让其帮忙挖矿,为我所用。
所以战争是迫不得已的手段,但人最好还是留下。
更何况,友若忘了那些乌桓人吗?难楼不在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我们杨家军。
有实力的成为英勇无畏的兵卒,只为让家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无勇武之力的也学会了开垦荒田,辛勤种植粮食。
所以友若,要将鲜卑部落的首领与鲜卑治下的普通民众区分开来,对于那些首领,边打边谈,恩威并施;而那些普通鲜卑人则可加以拉拢,使其为我所用。”
“将军之意是从内部将其分化?如同对待难楼那位大人那般。”
杨秋笑着点头,把他们底层的根基都挖空了,到时候他们手底下还能有多少人?
这世界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向往更好的生活,这里能吃得饱穿得暖,干嘛还要去干那些掉脑袋的买卖。
不过此事需循序渐进,荀谌也明白,现今鲜卑人尚未与他们深入接触。
唯有边打边谈,方能让那些鲜卑人逐渐知晓这边的策略,届时直接将他们的人吸纳过来。
就如同汉廷那边的流民,听闻杨家军治下能吃饱、分田地,便会拖家带口前来投奔,这无疑是一种釜底抽薪之法。
不论是天子还是部落首领,手下无人,或者无人听从其吩咐,那就是一个傀儡,所以荀谌有了一个良策。
“将军,我有一计,能迅速将将军的想法付诸实践。”
杨秋示意荀谌详述,于是荀谌滔滔不绝地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