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手段就是直接一刀反击过去,让对方刺杀失败。
“看来军营里面的内奸也不少,大王倒是看起来颇为轻松,毫不在意?”
听到贾诩着略带讽刺的话语,杨秋知道对方其实是生气,她把危险留在了自己身边。
“你觉得我先前对他们太过宽宥,然幽州已然清洗,虽有残留之人,但至少大半奸贼已除。
至于军营之中,非你所想那般严重。方才那女子能接近我,只因她与韩双容貌酷似,故而换人之后,常人自难察觉。
否则,普通内奸断难近我身侧。我原计划是观那几个被收买之人何时纵火生乱,未料他们主要目的非先骚乱,反而是先行刺于我。
若我所料不差,军营中被收买之人应不超十个。此辈或有被胁迫之由,或心生异志,更大可能是被收买。
如此之人源源不绝,文和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此次清洗幽州之人,未来整个昭国境内仍会有新人被收买,永远不会彻底根除。”
贾诩当然明白大王这段话的意思,这是大王的身份到了这里了,这种冒险的事情就不应该干。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王身份贵重,以后不可再以身犯险。”
杨秋自认理亏,只能赶紧转移话题。
“此次是我冒险了,下不为例。
文和,我唤你前来,你可知缘由?”
贾诩虽然在外人面前低调,但他自认为自己还算是足智多谋,原本他和荀谌在后方吸引内奸,清除幽州境内的反贼。
结果这个事儿还没做完,杨秋就发了一封急信让他立即过来,贾诩一路上都在思考,他来能做什么?
到现在都亲眼见证了大王被刺杀,他还是没猜透自己到来的原因。
“只猜到大王欲使我做某特殊之事,然尚未猜到具体为何事。”
这话一说出来,杨秋露出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文和,你应已收到消息,董卓决意迁都长安。此事虽大臣们不同意,然董卓必定坚持。
我昭国在北方,董卓自然有所顾虑。李儒那边亦给我寄来一封密信,言董卓愿与我昭国交易,将洛阳宫室中的所有藏书典籍运送过来。
虽此事他们先前已应允,如今却提了附加条件,期望我昭国不会趁火打劫,阻止他们迁都。
其实此事我倒觉得并无大碍,毕竟我昭国当下战略不在关中之地,今年吞下幽州便已足矣。
但有些事宜总得提前谋划。董卓欲与关东诸侯分散而治,各自拥立半个天下,然我昭国断不可能退步不前。
所以我需你前往长安一趟。”
毕竟这一次没有吕布了,所以后续虽然可能还有刺杀董卓的计划,但估计成功的几率并不大。
而董卓在西凉军的威望又非常高,退守长安,这就意味着董卓回到了雍州大本营。
那里人全部都是自己的亲信,就连长安周围的兵卒都是西凉之人。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自然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但杨秋却并不想让董卓接下来就这样高枕无忧,她想让贾诩去使坏。
显然,贾诩也瞬间明白了杨秋的言下之意。
“我之身份在西凉军队人人皆知,且在昭国这几年已居高位。大王让我回去,恐怕董卓一开始便会加以防范,我在长安应是难以施展。”
“若是有李儒帮忙呢?”
此话一出,贾诩略微有些惊讶。
“文优兄已经投靠大王?”
杨秋轻笑了一声,随即摇头。
“文和,届时我会让你光明正大地以昭国使臣身份前往长安,谈判西域商队合作细节。
而暗地里,我需你联合在长安的暗棋,设法派人接近汉天子刘协身边。
若可行,文和你想尽办法让刘协尽快死亡,各种手段皆可。”
“而这件事情,我想李儒应该很乐意帮忙。”
此话一出,贾诩倒是露出了意外的神色,随即笑出声来。
“大王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若刘协死了,唯一正统不存,这天下诸侯还有谁能以汉室之名号令统治?天下只会彻底大乱。
董太师这辈子有野心,然野心尚不够大。若他胆子再大一点,恐怕李儒都会尽心辅佐于他。偏偏他竟效仿霍光之事,难道不知霍氏家族全亡?”
贾诩是瞬间就猜到了杨秋此举的用意。
刺杀董卓其实并无多大意义,那不过是关东联军所期望的结果,却并非杨秋所想。
在这天下,只要刘协尚在人世,那就会有许多人能够拉虎皮扯大旗,借着刘协这个正统的名义继续号令天下。
所以,即便董卓死了,也只是让西凉军剩下的人陷入内斗,他们依旧会利用刘协的名义来号令天下。
而按照历史上的轨迹,刘协落入曹操之手后,不过是让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