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惟庸是老朱家福将
对于胡惟庸来说,水泥这东西,实际上在上辈子见过太多了。
但是具体的土水泥怎么做。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怎么生产出来,胡惟庸真的只知道个大概。
就这,还是他在某本据称写手查资料查得特别厉害、特别谨慎的网络小说里看到的。
这不,胡大老爷此时就在指指点点的让人开始试制了。
“嗯嗯,生石灰,就是这玩意儿,先把它磨碎!”
“得弄细一点,弄得越细越好!”
“还有黏土,也得用碾子碾几遍,反正这俩玩意儿都得弄细,你们赶紧弄!”
胡大老爷此时真就只负责动嘴了。
他此时其实也是在尝试。
毕竟,他虽然大概知道怎么做。
可是具体的比例,他实际上是不怎么清楚的。
更何况,这年头的测量器械,也委实让人没法信任啊。
真要精密测量的话,怕还是得用那种小秤一点一点的慢慢来呢。
不过,至少大概试试还是没问题的。
或许前期弄出来的水泥效果没有他印象当中的那么好,但绝对比现在靠黏土当粘黏剂要好得多。
此时干活的,都是工部手艺最好的一批工匠,旁边甚至还有几个官员负责打下手同时也是监督和学习。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是真心喜欢动手自己干点什么。
眼见着生石灰和黏土被碾子给碾得如同能入口的面粉一般,胡大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这样,刚刚让你们准备的煤渣和铁渣呢?”
“拿过来,同样碾碎,还是跟刚刚一样的要求,得碾得细细的!”
“而刚刚碾出来的生石灰和黏土,按照一比一的分量掺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放到窑里面烧去!”
胡大老爷不愧是只负责动嘴的,这几句话就把满场人都给安排上活计了。
得益于早就说过其中有煅烧这一道工序,因此,工部早就把原料和一应工具给搬到了火窑附近。
因此,这边胡大老爷才刚刚一吩咐,那边就开始细细的称量出合适分量的生石灰、黏土,而后放在一起搅和了起来。
工部这一次试制弄得很严谨,基本上每一步完成以后都得让胡大老爷看上一眼。
只有胡大老爷点头了,他们才会进行下一步。
同时一旁还有两名专职的记录员。
他们手拿着纸笔,但凡胡大老爷吩咐点什么,他们都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
显然这就是最最原始的试验记录了。
对于工部的这番安排,胡大老爷自觉还不错。
至少对于胡大老爷来说,能够只动动嘴就把事情干了,那还是不错的。
反正只要这一次试制成功了,那之后的事情就跟胡大老爷没关系了。
胡惟庸其实很有自知之明。
他就是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混子而已。
上辈子带给他的,固然有超越整个时代的见识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知识。
但他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就小看古人。
在朱元璋高高举起的鞭子的催促下,这帮人绝对能把事情干得非常好。
无论是找矿、备料还是建设工坊,对于这些工部官员来说,他们反而比胡大老爷这个压根没在工部工作过的大佬更加熟悉。
这样就很好了嘛。
只要这次事情办好,那剩下的活儿包括剩下的功劳,都是这些人的。
胡大老爷可不在乎这点事情。
接下来,胡大老爷又开始指指点点的让人再次开始煅烧煤渣、铁渣。
这两个东西也是要掺和进去的。
而等到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以后,胡大老爷这次也难得的激动了不少。
在他的细细叮嘱下,手最稳的老匠人,把四样东西按照比例小心的放到一个大盆里,而后慢慢的搅和了起来。
等反反复复的搅和了好些遍,感觉基本上到位了以后,胡大老爷终于松了口气。
“嗯,本官觉着差不多了,弄点水过来,咱们先试一试效果!”
一听这话,一旁等了半天的工部官员们眼睛都亮了。
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溜溜。
甭管之前胡大老爷说得多好。
这玩意儿到底如何,还是得看效果啊。
不少人其实心里也在暗戳戳的想着,或许,弄不好就是个笑话呢?
可实际上,不知道该说是运气好,还是胡大老爷上辈子了解到的知识太过精辟。
反正,仅仅只是放在那儿半天时间,大家伙吃了个午饭回来。
原本如同稀泥一般灰扑扑的水泥,就已经勉强凝结成硬块了。
而胡大老爷看了一眼后,点点头,吩咐人记得浇水,但用量也别太大。
说完,他便扭头回自己职房去了。
至于记录的问题,以及多弄几个“对照组”方便发现问题这种小事儿。
压根不用胡大老爷开口,早就有各种试制经验的工部直接就已经上手了。
开玩笑,堂堂一国的工部!
看似在六部之中不起眼,那也是大明六部之一啊。
他真正发动起来的时候,谁能怀疑工部的能量?
这不,胡大老爷老爷仅仅只是弄出来了一份看看效果。
这边工部转头直接就是弄出来了几百份。
然后按照比例不同、温度不同、浇水量不同等等不同的变量开始了试验。
而到了第二天,眼见着试制结果不错的工部尚书章善,直接就在朝会上把这一喜讯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下朝之后,半刻都不想耽搁的直奔工部而来。
他确实是想看看效果。
毕竟如果真跟胡惟庸所描述的那样的话,那作用可就太大了啊。
可等到朱元璋真正看到那烧制出来的“灰桩子”,在扛住了刀削斧凿各种劈砍,甚至还亲自上手砸了两锤子以后。
朱元璋彻底惊呆了!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有了这等刀枪不入的神器,那以后大明有福了啊。
不仅仅是堤坝、桥梁,那么以后边关是不是能用这东西。
还有,是不是建造房屋也能用这东西?
可以说,单单这一件东西,对于大明来说就足以改变太多太多了。
朱元璋这一刻不仅再次感叹起来。
惟庸,真乃我老朱家的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