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八年(公元 197 年)八月,长安。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吏部尚书荀彧,礼部尚书蔡邕,兵部尚书贾诩,刑部尚书程昱,工部尚书马钧,镇东将军张辽,镇西将军高顺等人,听闻六路诸侯联合围攻,又得知我的命令和部署后,正群策群力商议着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文丑大军。
此时,我自领首辅之位,而文武百官以六部尚书为尊。六部尚书平日里皆各司其职,我曾明令,我不在之时,涉及谁的管辖范围便以谁为主。此次文丑来攻,事关兵事,自然由兵部尚书贾诩主持大局。
吏部尚书荀彧轻抚胡须,目光深邃而睿智,缓缓说道:“大将军在外御敌,我等当竭力守护后方。文丑虽勇,但性急无谋。张辽,高顺,两位将军治军严谨,军纪严明,若正面迎敌,必能挫其锋锐。”
“竭尽全力,大破敌军!”张辽、高顺齐声轰然应答,声震屋宇,尽显豪迈之态。
户部尚书程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如今战事吃紧,人力调配需精准无误。我当统筹安排,确保各方物资兵源充足,无后顾之忧。”其言辞恳切,责任在肩。
礼部尚书蔡邕则轻捋长须道:“我可安抚城中百姓,稳定民心,使城内秩序井然,为作战提供坚实后盾。”蔡邕神色从容,尽显儒雅之风。
刑部尚书荀攸面色严峻道:“我将负责整肃军纪,若有临阵脱逃或违抗军令者,定严惩不贷!”其话语铿锵有力,令人敬畏。
“我亲自督促匠人赶制马镫,斩马刀,让长安大军的装备更加精良。”工部尚书马钧语气坚定,眼中满是决心。
“此次诸侯发兵六路,攻打长安、洛阳、兖州、徐州、寿春、江东等六个要地。此六处被我等经营多年,钱多粮足,兵强马壮。尤其是长安城,乃是中枢之地。张辽、高顺两位将军更是治军严谨,训练的飞熊军、陷阵营也是无可匹敌的精锐之师。为大将军一直招募训练兵源,可谓是兵多将勇,固若金汤。袁绍明知道文丑打不下长安城却依然前来攻打,目的只是前来袭扰,防止我们去援救兖州。
大将军以命郭嘉、甘兴霸镇守江东,赵子龙驰援洛阳,黄忠、徐庶镇守寿春,自已应对曹军,我等固守长安。料想刘表必不是郭嘉、甘兴霸的对手,黄忠将军也必破刘璋。公孙瓒与袁绍数次交战,已损兵折将实力大不如从前,黄甫嵩与赵子龙里外夹击也是颇有胜算,所虑者只有袁绍攻打的兖州最为危机!”贾诩分析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我等追随大将军多年,都是大将军的心腹爱将,得大将军如此看重厚待,如今大将军领兵在外,四处御敌,我们要为大将军分忧!”高顺对主公最是忠心耿耿,听完贾诩此言,激昂说道。
贾诩接着说道:“这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生性刚猛,但刻薄寡恩,不得人心;次子袁熙,为人懦弱,才能平庸;三子袁尚,容貌俊美,袁绍甚为宠爱,欲传位于他,故而袁谭、袁尚兄弟之间素有嫌隙。”
“如今袁绍命三子镇守冀州,我们可先命张郃的锦衣卫与冀州城内散布谣言,就说袁绍已决意传位给袁尚,且欲削弱袁谭之势力。如此一来,必能挑起他们兄弟之间的争斗,使其内部生乱。”贾诩目光炯炯,胸有成竹。
“妙哉!此计一出,袁绍后院起火,定自顾不暇。”荀彧点头称赞,对贾诩之计深表认同。
“而后,张辽将军可率精兵强将,直取袁绍老巢。高顺将军则坚守长安,抵御文丑。对于长安防守,可多设鹿角、拒马,增强城防工事。高顺将军之军可分班次轮流值守,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文丑突袭。且城中应备好滚石、热油等防御之物。而张辽将军攻打冀州,当以奇袭为主,趁夜色掩护,迅速突破敌军防线,直捣其要害之处。”贾诩继续有条不紊地部署。
高顺抱拳,大声说道:“末将必死死守住长安,文丑休想越雷池一步!”其声如洪钟,壮志凌云。
张辽亦慨然道:“末将定当速战速决,搅他个天翻地覆!”其豪情满怀,英气勃发。
“那袁绍,闻得冀州被攻打,冀州又防守空虚,没有大将镇守,必然焦急万分,到时袁绍必引兵回援,到时长安众将士与兖州臧霸,太史慈,关羽,许褚一起出城反击,则袁绍大军必败,长安兖州之危顿解。”贾诩,信心满满地道。
众人齐声应和,各自领命,士气高昂,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众志成城,共抗敌军。
顿时,长安城中,一片繁忙景象。高顺整顿兵马,加强城防;程昱调配物资,确保军需充足;蔡邕安抚百姓,城中秩序井然。而张辽则挑选精锐,准备奇袭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