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于英州把蜂群卖掉,外出兜售蜂蜜,一去就是几个月,他回来后就急急忙忙赶到了杨慧贤家,急切的想见到杨慧贤。可是,等他赶到后发现,大门紧锁,他给杨慧贤多次打电话,也没人接,把他急坏了。
他在出租屋里等了几天,每天都去杨慧贤家门口去等,一个邻居从家门口经过,告诉于英州,杨慧贤去了县城妹妹家。于是,于英州根据邻居说的地址找到了杨慧贤的妹妹,但是,妹妹说姐姐已经走了。于英州想办法让妹妹联系到了杨慧贤,杨慧贤说自己在一个朋友家,说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聚聚,几天就回去,于英州只得回出租屋等。
几天后,杨慧贤的确回家了,于英州着急的问道:“我给你打电话、发信息你为什么不回?”
杨慧贤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回答:“你找我什么事?”
于英州看到杨慧贤的态度,眼睛瞪大,生气的说:“我们什么关系你忘了么?我出去几个月没见你,天天盼着早点回来见你,一回来我家都没回就来找你了,你却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你把我当什么了?”
杨慧贤仍旧对于英州的话嗤之以鼻,说道:“你都说了,你有家,我也有家,我们这样也长久不了,我们还是散了吧。”
于英州眼睛比刚才瞪得更大,提高声音说:“散了?在你心里我们的感情是不是就像一场戏,说散就散?”
杨慧贤不耐烦的说:“我们都是各取所需,何必那么认真呢?行了,我还有事,没空和你啰嗦了,你赶紧回去吧。”说完,杨慧贤锁上大门朝村里文化广场走去,留下于英州一个人愣在原地。
于英州怎么也想不通,他就出去了几个月,回来后情人怎么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走之前两人还卿卿我我,回来就变得这么绝情。
于英州为了找到答案,他并没有回家,偷偷跟踪了杨慧贤好几天,他发现杨慧贤这几天住在了县城的一间房子里,与她同住的有个男人。于英州在杨慧贤家看到过她丈夫的照片,他知道,那个男人并不是她丈夫。他知道,杨慧贤移情别恋了,本以为他会遇到一个知冷知热的爱人,让他感觉心里上有了个依靠,没想到,那份安全感那么短暂。
于英州不死心,闯进了杨慧贤的新情人家里,新情人看上去和他年龄相仿。情敌见面两相恨,于英州将男人暴打了一顿,让男人离开杨慧贤,并祈求杨慧贤回到自己身边。
于英州恳求杨慧贤:“贤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好的要想办法一直在一起,这些你都忘了么?你跟我回去好不好?这个男人他有什么好?他给你的,我也能给你。”
而杨慧贤却当着新情人的面,对于英州说了一番侮辱的话:“我告诉你,他哪里好,他比你有钱,他更会关心人,还有......还有他在那方面更能满足我。”
杨慧贤说完,于英州只是无力的说了一句:“可是我爱你啊,我愿意为了你离婚。”
杨慧贤轻捏的说:“哼,我又没让你离婚,实话告诉你,我不想离婚,而你呢,一次次的催我离婚,你强迫我做我不愿做的事,这是爱我么?”
于英州苦笑了一下,觉得自己真是自作多情了,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男人的家。
回到出租屋后,于英州并没有想放弃杨慧贤的打算,他变得颓废丧气。一天,喝了酒,他又来到杨慧贤的新情人家找杨慧贤,再次祈求杨慧贤跟他回去。不用说,又是被一顿侮辱。不仅是杨慧贤对他说了一些伤感情的话,就连男人也瞧不起他,对他一番羞辱。
男人说:“你都这样了,还敢回来,我听说你有些无能啊,在床上都没让女人反应过来就撒气了。”说完大笑了起来。
于英州气急败坏的扑向前,和男人扭打在一起,但是男人不敌于英州。杨慧贤见自己的新欢被打,赶紧上前拉架,冲于英州大喊:“有事回去说,干嘛在这里胡闹,感情的事情是不能勉强的,你这么胡闹,更让我厌烦。”
于英州哪里听得进杨慧贤的话,情绪更加控制不住,喊到:“我胡闹?你知道我有多想你么?我见不到你,就失魂落魄的,我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你。我告诉你,如果你不跟这个男人散,我也不会跟你们散,我就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事,我了解过,这个男人也是有家庭的人,他能像我这样敢离婚么?”
杨慧贤觉得于英州疯了,担心他真能像说的那样去做,就缓和了语气说道:“毕竟我们在一起过,我也是对你有感情的,你先回去,我会给你个交待的,我晚上去找你怎么样?”
于英州见杨慧贤终于同意给自己一个交代,整理了下衣服踉踉跄跄的走出了男人的家门。
等于英州走后,杨慧贤跟新情人合计,如果要是放任于英州这样下去,迟早两人的事情会让两人的家人知道,杨慧贤提议,一不做二不休,只有让于英州闭嘴,才能万无一失。
情人也为了自己,同意了杨慧贤的提议。晚上回去,杨慧贤将于英州约到了自己家,并且准备了酒菜和安眠药,将于英州灌醉,之后,杨慧贤喊来了躲在不远处的新情人,男人用榔头狠狠敲击于英州的头,直到脑浆蹦出。两人连夜将于英州的尸体埋进了荒废的农田里。
于英州的家人半个多月联系不到他,选择了报案,警方调取了于英州的通话记录,顺藤摸瓜找到了杨慧贤杀害于英州的证据,她才承认了罪刑。
成年人贵在有自控力、责任心,如果这两点都没有,那就不要谈感情和结婚,因为这样就会伤害到身边的人,甚至给身边的人带来灾难。
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做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喜欢伦理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