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在熙城的码头上停泊,依然还是万民接驾,把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一众嫔妃跟在皇后身后,接受万民的朝拜。
皇上率先下船,熙城的知府和各个县城的县令正在码头上等待亲自迎接皇帝并述职。
船上暂时只留下了后妃。
皇后笑着说:“唉,我记得这熙城好像是锦贵人的家乡啊?”
曲挽宁本在后面做小透明,被点了名却不好不回答:“回皇后娘娘,妾身是熙城松阳人士。”
柔贵妃拂袖掩嘴偷笑:“没想到锦贵人是这样小的地方来的呢,怪不得……”话没说完,但众人都听得明白,在嘲笑曲挽宁的出身卑贱,小地方出来的乡野村姑。
可惜此番出游,并没有和柔贵妃交好的嫔妃,自然也没有人接话。
明美人心里却十分认同柔贵妃所说,她虽然出身并不是特别显贵,好歹也是知州的嫡女,如今位份竟然还在一个小小知县之女之下。
明心月低头看了看,自已的身材虽不如锦贵人那么出众,可也算是凹凸有致的,怎么皇上就不愿意多看自已一眼呢……
还好,就算锦贵人那么受宠,还是没怀上孩子,这点上,明心月觉得自已和曲挽宁是同样的。
只要她能怀上龙嗣,那身份定然今时不同往日。
柔贵妃这般嘲笑曲挽宁,曲挽宁懒得和她辩驳什么,只是微微俯了下身子:“娘娘所言甚是。”
柔贵妃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本以为曲挽宁还会仗着有皇后撑腰,出声反抗几句。可她偏偏这般,反倒是让柔贵妃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有火发不出!
“好了,都是后宫的姐妹。”皇后看柔贵妃剑拔弩张的样子,不满道。
皇后都发话了,柔贵妃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也不好再说什么,冷哼一声便拉着自家儿子女儿站到了边上。
两个孩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二皇子顾君恒如今已读了不少书,可刚才母妃说的话,却与他所读的圣贤书截然不同。
小小的手拉了一下母妃的衣袖:“母妃,儿臣近日读了不少书,书中说为君之道应通晓众生平等,儿臣的理解是,无论这个人出身如何,都应当尊重,可母妃刚才却在嘲笑锦贵人的出身,可锦贵人不也是我天禧国的子民吗?母妃为何会这样说呢?”
儿子的提问让柔贵妃哑然,不知如何回答。
在柔贵妃看来,众生平等,本就是谬论,人自出生而来,便不平等。
比如顾君恒一出生便是皇子,虽是皇子,可终究也非嫡出,身份自然没法和嫡子相比。
当然,如今并无嫡子。
“君恒,人出身就分高低贵贱。”
顾君恒眨巴着天真的眼睛:“那母妃是说,这熙城的子民都是卑贱之人吗?”
柔贵妃不知如何解释,竟训斥了芙蓉:“给二皇子都看得什么书!全拿去撕了!”
顾君恒语塞,他知道是自已说的话导致了芙蓉姑姑挨骂,低下头也不再说话。
“君恒,母妃会找更合适你的书看。”
“儿臣知道了。”
相比较顾君恒的早慧,顾皎皎不受柔贵妃重视,反而没读过什么书,如今正是爱玩,天真烂漫的时候。
此刻她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风车,哇哇叫着:“哇!小风车转起来会有好听的乐声!”
风车随风而动,发出清脆的铃声,柔贵妃皱眉:“芙蓉,这哪里来的?”
芙蓉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回回……回主子,是……是大……大公主送的。”
大公主?
顾婠婠?
沐云冉的女儿?
“顾皎皎,把风车给我。”
顾皎皎对上母妃严肃的神情,乖乖递给了母妃。
柔贵妃接过,顺势就丢进了河里:“顾皎皎,你是公主,不必拿旁人的东西。缺什么开口跟母妃说,母妃会买给你。”
顾皎皎低着头,小小的手指绕在一起,她无法理解母妃说话的深层含义。
可她明明记得,她向母妃要了很多次,母妃都说这些是乡下人的玩意儿,没搭理过她。
婠婠姐姐出去玩,给她多带了一个,却被母妃这么丢了……
顾皎皎不由哭出了声。
柔贵妃厌烦,这女儿怎么就会哭,一点不比他的君恒聪慧懂事!
“芙蓉,把公主带下去。”
芙蓉得令,抱着二公主边哄边往船舱走。
主子这是怎么了,公主还不到四岁啊……
不过是一个玩具,她还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问题才给公主玩的。
怎么就……
唉……
静妃这边虽然不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却也猜到个大概。
顾婠婠看到柔贵妃将自已送给顾皎皎的风车丢了,颇有些不忿。
“哼,以后再也不送东西给顾皎皎了!”
静妃安慰地摸着大公主的头,柔声道:“婠婠,你看,皎皎妹妹已经哭了,她不小心弄丢了你的礼物,一定也很难过。”
顾婠婠不说话,小小的心里却在想,顾皎皎的母妃,一点不比自已的母妃温柔。
曲挽宁看着二公主的背影,心里也不由生出几分感慨。
她虽不喜柔贵妃,可对她的一双子女向来没有任何敌意。
却没想到,柔贵妃厌恶自已,已经到了波及到静妃和静妃的孩子了。
静妃许是猜出她的心思:“曲妹妹,柔贵妃与我本就算不上朋友。”
顾景行与当地官员交涉完毕,便让御林军隔出了一条路,好让妃嫔们下船。
路过人群的时候,曲挽宁看到了自已的父亲。
这些日子,她在宫里虽然依然没多少钱,可得了些旁的赏赐都拖人送了回去。想来家里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哥哥不愁没钱请先生读书了,甚至应该还能存下一些。
当然,曲镇洋此刻虽然知道自已女儿在队伍里,却是不敢抬头看得。
熙城比不得扬州,有专门的别苑,此番皇帝便是住在驿站中。
如果巡查顺利,想必在熙城也不过停留三四日。
晚上,顾景行去了皇后屋里,象征帝后和睦,伉俪情深。
在熙城也算传作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