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儿童成语故事解说 > 第67章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

很久以前,有个叫范吉的农民,他听说城里有人以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闻名。一天,范吉经过一座寺庙时,看见寺庙大门上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铃,铜铃看起来十分华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范吉心里顿时起了贪念,心想这铜铃要是拿回家去,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可是,这铜铃的周围都围着高高的围墙,还有几条凶狠的大狗在四处巡逻,想要把它偷走实在不易。不过,范吉是个机灵的人,他很快就有了主意。他找来一些厚实的棉布,自已做了两个大耳塞。他想,只要塞住自已的耳朵,不就能听不见铃声了吗?这样他就可以安心地把铜铃偷走了。

夜幕降临,范吉趁着夜色悄悄来到寺庙门前。他戴上耳塞,信心满满地走到铜铃前,伸手就要去摘。然而,他刚一碰到铜铃,那清脆的铃声立刻响起,直冲云霄。范吉被吓得差点摔倒,连忙捂住耳朵。可是即便如此,那铃声似乎依然在他的脑海中回荡,让他心烦意乱。他以为自已已经听不见了,但现实却告诉他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范吉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情不是靠“掩耳盗铃”就能解决的。真正的智慧在于了解现实,正视困难,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于是,他放弃了偷盗的念头,默默地离开了寺庙。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做过这种愚蠢的事情。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用来比喻那些自欺欺人、妄图掩盖事实真相的人。他们总是试图逃避现实,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但最终往往适得其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正视它、面对它、解决它,而不是试图用愚蠢的方式来逃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取得真正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人为了逃避责任或惩罚而故意掩盖事实真相;有些人则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面对挑战;还有些人则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些行为都是“掩耳盗铃”的表现,它们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正视问题、正视自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踏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面对它们、接受它们并努力克服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范吉的醒悟,让他成为了村里众人传颂的智者。他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财富,而是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帮助邻里、传授农耕知识以及改善生活条件上。他的故事像风一样,在乡间传播开来,激励着更多人以诚实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随着年岁的增长,范吉开始撰写书籍,记录下自已的经历和感悟,希望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智慧。《范吉语录》逐渐成为村中孩童启蒙的必读书籍,其中关于“正视现实”的教诲,更是被一代代传承下去。

有一天,村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庄稼枯萎,水源干涸,村民们愁眉不展。范吉却并未因此陷入绝望,反而带领大家挖掘新水源,学习古老的灌溉技术,甚至鼓励大家种植耐旱作物。在他的带领下,村庄逐渐从困境中走出,迎来了新的生机。

范吉的故事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被其智慧与勇气所打动,邀请范吉进宫担任顾问。在宫廷中,范吉不仅参与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还致力于推广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使得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然而,范吉深知权力与名声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更有责任与考验。他时刻提醒自已,勿忘初衷,保持谦逊与真诚。在一次朝会上,当一位大臣提出一项不切实际的政策时,范吉勇敢地站了出来,用“掩耳盗铃”的故事作为比喻,提醒国王及所有大臣,真正的智慧在于面对现实,而非逃避或伪装。

国王听后大为赞赏,立即下令停止该政策的研究与实施,并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正视现实”的教育理念。从此,“掩耳盗铃”不再是一个讽刺的成语,而是成为了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问题,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范吉的一生,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他用自已的行动诠释了“正视现实”的真正含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而“掩耳盗铃”的故事,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道路,提醒他们:唯有正视问题,方能找到出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