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整天马不停蹄的忙碌,终于完成了对西湖灵源的详尽调查。此时夜幕已然降临,要不是按图索骥跟着情报中记录的灵源地址调查,恐怕今天完不成对西湖周边灵源的调查。
况且只需要记录这些历史遗址中灵源的气息,不用像游客一样细致的游览。
对于夏先衍来说,他所需做的便是大致掌握这处诞生遗迹的悠久历史便足矣,其余工作皆交由那神秘而强大的华夏守护之灵来处理。
华夏守护之灵只要到达灵源的范围内就可以记录下灵源的气息。
当晚,众人选择留宿于西湖景区之中,如此一来既能让疲惫不堪的夏先衍得到充分休憩,其他人又可趁着夜深人静之际潜心修炼。毕竟此地灵气浓郁,环境清幽宜人,实乃修行者梦寐以求之所。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宽阔的钱塘江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众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再次来到钱塘江江畔,在与富春江两江交汇不远的地方,静静地坐落着一座美丽而神秘的湖泊——湘湖。
湖水碧绿,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树。而就在这湘湖之中,隐藏着一处远古的遗址——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萧山湘湖景区,是远古文明的重要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更早,距今8000左右。遗址中发现大量陶器、石器、木器和独木舟等,展示了古人制陶、造船技术。
陶器是跨湖桥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遗物之一。这些陶器形态别致,色彩丰富,既有日常使用的碗、盘、罐等生活器皿,也有祭祀用的礼器。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显示了当时人类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制陶技术。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艘被誉为“华夏第一舟”的独木舟。这艘独木舟长达7.5米,宽约1.5米,由整根树木挖空而成
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稻谷米的遗迹,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这是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遗存的茎枝类草药对研究华夏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漆弓、华夏最早的“草药罐”、华夏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华夏最早的水平踞织机。跨湖桥遗址发现的家猪是华夏迄今为止发现的南方地区最早的家猪。
八千年的回响——跨湖桥文化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造型形态,从“独木舟”中获得启发,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用了“舟”形的形态组织。博物馆像一叶轻舟,泊在浩瀚的时空中。“跨湖桥文化”是华夏先民留下的巨大财富,博物馆的建成启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八千年文明史的平台”。
诞生的灵源以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圆心,扩散至湘湖之中,然后又融入周围,自灵源诞生的灵气不断的滋养着周边的居民。
接下来就是余杭的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良渚文化灵源诞生之地——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之名,寓意着“美丽的水中之洲”,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在浙江省余杭市那河网如蛛网般交织密布的平原地带。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成为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华夏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华夏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并真实、完整地保存下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
五千年前,华夏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起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史前稻作文明。良渚古城规模宏大,内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9道城门中,有8个水门,古城内河道密布,四通八达。陆续发现的灌溉面积可达100余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考古学家在反山王陵,出土了象征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包括迄今为止个体最大、重达6.5公斤的玉琮王。在池中寺遗址,发现近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遗存,这些稻谷仿佛在诉说着昔日良渚古城的繁荣昌盛,展现出了其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及发达的稻作农业。
考古学家在良渚遗址瑶山祭坛和汇观山祭坛的核心,均发现了“回”字形灰土框遗迹,通过测量发现灰土框东北角方位接近当地夏至日出方位,西北角方位接近当地夏至日落方位,东南角方位接近当地冬至日出方位,西南角方位接近当地冬至日落方位。
这向世人昭示着,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遥远时代,聪慧的良渚先民就已然具备了制定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历法的能力!
距离良渚遗址仅 2.5 公里之遥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良渚博物院。这座博物院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良渚文化的点点滴滴尽收其中。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基本陈列展览主题是“良渚是实证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重点展出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华夏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每一处遗产,都是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沧桑变迁。它们承载着先人的记忆与情感,传递着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守护与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国家打造了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国家版本馆。
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华夏文化种子基因库,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其中,位于良渚遗址与良渚博物院之间的余杭国家版本馆(又称文润阁)便是其中一。
国家版本馆所复制备份的版本资源,宛如华夏文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帧帧“截屏”,似历史记忆中的一个个“闪存”。将华夏文化,实现永久保存。
每一个国家版本馆都是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所设计建造。文润阁,山水入眼皆有历史的厚重,宋韵文化传承。
在这里,一种韵味,两端风姿,温润而灵动,只此青绿,一眼千年。
走进文润阁,其点睛之笔便是那一排高大的青瓷屏扇门。它们的设计灵感源自宋代屏风,选用碧色的龙泉青瓷精心制作而成,兼具江南水乡的温婉气质和玉石般的润泽质感,可以自由地转动和开启。
穿越光影缝隙,渐变的梅子青让建筑显得灵动、深邃、雅致,让影韵有迹可循,与馆内的水榭楼台交相辉映,远看犹如一幅《千里江山图》。
文润阁,在最初构思之时,并没有现成的范例可供借鉴,聪慧的设计师们却巧妙地从宋画中的山水意境汲取灵感,将其作为美学参照。
人在阁中走,宛若画中游。以时间执笔,宋代园林的风韵,以新的面貌,“走”出古画,“走”到了现代,来到了文润阁,传统与现代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们相互交融、彼此辉映,在这里凝成了新的“传世之作”。
每一个版本都是文化的载体、文脉的印记。文润阁内部更是犹如一处洞天福地,灵气充沛至极。这里的灵源之强盛程度甚至超越了华夏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孕育出的灵源。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即便不刻意修炼,仅仅只是呼吸吐纳之间,便能感受到对身体带来的莫大裨益。当天夏先衍一行人就没有离开这里,一来是总结在余杭的收获,二来需要为在这里修行的人传授功法。
御灵部为了功法的保密,只有在首都存留着夏先衍手书在宣纸上的功法,夏先衍的爷爷夏江麟了解到情况后将自己手中的那一幅上交封存了起来。
鉴于这种特殊情况,现阶段无论夏先衍走到何处,都会不辞辛劳地亲自将修行功法传授给当地军队中的那些修行者们。经过整整一夜在文润阁内的忙碌,夏先衍终于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为在这里修行的战士传授了修行功法。
至此,他的余杭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