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然和姚培康两兄弟相继去世了,姚家另外在省城生活一支血脉姚墨哲一家,随着老叔老婶儿的逝去,下一代人联系的越来越少了,因为路途遥远,他们之间的拜年改为了电话或网络。
在凤城,姚家下一代的男人除了姚锦翊,其他的哥几个虽然不常聚,但是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的时候,来往还是比较频繁的。
这一代人中,年龄最大的是姐姐姚锦初,其次是三叔家大儿子姚至华。姐弟几人见面相聊甚欢,这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如今也相继步入了人生的下半程,大家说起了种种过往,纷纷感叹时间飞逝,时光不饶人,转眼间几个人都年逾半百,齿摇发落,最年长的姚锦初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说话间姚锦初情绪突然变的很激动,她话锋一转,对着兄弟几人大倒苦水,历数姚锦翊的罪行,抱怨起了姚锦翊对父母不孝,这么多年可怜两位老人对他望眼欲穿,他却对父母不闻不问,他一个人搞得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时之间只见她慷慨激昂,口沫飞溅。
见姚锦初情绪如此激动,其他几个人停止了回忆和感叹,大家不知道说什么。只有姚至华不停地安慰姚锦初,其他的几个人噤声不语,刚刚的亲切画面陡然间加进去丝丝的不和谐。
姚至华说:“姐姐别生气啊,冷静冷静!你们家的情况,我们哥几个也略有耳闻。今天我做为老大提个建议:把小翊叫来,当着哥几个的面儿,你们姐弟三人当面锣对面鼓的把事情理顺清楚,解开你们彼此心中的结,你看行不?”
至民和至国也附和着……
“亲兄弟之间,能有多大的仇?你们各该让一步,让过去的恩怨翻篇儿吧,大家还是一家人,这样两位老人也就了无牵挂,让他们安享晚年不好吗?你看大伯大娘为了这事整天疯疯癫癫的,魂不守舍,日夜不宁,我们看着都心疼。”
此话一出,客厅里寂静一片,刚刚还满腔义愤的姚锦初哑声了,姚锦熙唯唯诺诺,说再商量商量吧,这时候姚培宇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他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
新冠疫情到了强弩之末,大街上的人慢慢多起来了,商店、市场、车站等公共场合的疫情管制逐渐放松,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姚培宇身体日渐老衰,现在他非常不愿意下楼,天天窝在家里足不出户。白天他喜欢坐在阳台上那张老沙发上,在炫目的阳光里眯起眼睛发呆。在宁静的夜晚,阳台上凉风习习,星光落到人间,他可以看到对面一家的客厅灯火通明,老人孩子人影绰绰,欢声笑语一团和乐。
“孩子们永远长不大多好!”他常常暗自喟叹。
阳台上的花已经死去多半,李嫂从家里带来一些太阳花,把空出的花盆插满了,一朵朵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小花,开的热热闹闹的,看着让人欣喜。剩下的几盆儿仙人掌还在坚强地挺立着,这些可食性仙人掌,在李嫂的关照下,叶片肥厚饱满,恢复了生机,片片长势喜人。不过姚培宇已经好久没有拿它做菜了,他再也不想忍受那种酸腐的味道了。人活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他不想违背自己的喜好,勉强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现在他家里很少有人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他也习惯了这种安安静静的生活。一个人要学会独处,要学会自己和自己玩,毕竟孤独才是生活的本质。
没人关心没人问,活着就好。
姚锦熙在家里给父母按了一个监控,他来的次数就更少了,他说通过监控啥都能看到。生活用品姚锦熙会及时给他们三口补充,其实他们三个人平时所需的东西很少,无非就是吃个饭喝个茶,他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无所谓了,反正自己不在乎,再说也不出门见客,穿什么还不是一样?年轻的时候穿戴比较讲究的老伴儿,现在比他还随意,一件套头大布衫完事儿,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人,穿衣服简直就是累赘。
老伴儿现在吵闹的频率骤减,大多数情况下,她一个人躺在床上不发声,仿佛有睡不完的觉。除了李嫂帮她处理大小便、擦洗身子之外,大多数时间里她在睡觉,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按道理,一个常年卧床的人,饭量都不大,但是她却食量惊人,胃口极佳,她竟然比以前胖了,脸色也红润不少。她最喜欢吃馒头炒菜喝粥,老太太每顿饭都不少于一个馒头,饭量和姚培宇不相上下。
姚培宇现在离不开电视,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以前他和老伴儿喜欢看戏听戏,但是这几年电视机前就剩下他一个人,热热闹闹的戏曲在他眼里也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吸引力。他甚至有点烦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感觉被吵得脑壳疼。
央视新闻成为了他的新宠,CCTV-13新闻频道是一个全天24小时直播的专业电视新闻频道,主要播送新闻、评论、访谈等内容。该频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报道,包括国内外新闻、经济、军事、科技、法治、文娱、人物、公益等多个领域的资讯,以及热点新闻和特别策划节目。这个频道是姚培宇的最爱,也是他了解社会的最重要的渠道。
有时候看电视太累,他就闭上眼睛听电视,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声音,让他感到很亲切。
第九十八章 躲不过的宿命
也许昨晚姚培宇在阳台待的时间太久了,他有点儿受凉。也许是保姆李嫂感冒传染给他了,不知啥原因,晚上他感觉浑身乏力,呼吸沉重,鼻塞头痛。半夜他勉强起身找来体温计一测,体温高达三十八度,他发烧了,于是他赶紧吃下一片儿阿司匹林,咕咚咕咚喝下一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