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眉头紧皱,没有立刻冲进去发怒,转头先回营账和队友们商议。
营账中的玩家们正在讨论着阵营任务,按照以往的情况,要么就是不得不完成,如果无动于衷必定扣分。要么就是明确告知,没有扣分条件,但奖励也微乎其微。
这次各个阵营的任务却是无动于衷没关系,去实行的话反而有倒扣的风险。
诸葛亮若有所思,道:“四个阵营任务没见过全部冲突的,这一回的阵营任务,倒是有些大家都不兼容了。”
魏阵营:传播佛学,信众转其他教派会扣分。
蜀阵营:传播道学,其余同上。
吴阵营:不信神信自己。
汉阵营:爱信不信,想信什么就信什么。
曹操没发表看法,略有心虚,一直以为高级副本的难度高一点,所以才导致大家的阵营任务冲突。
他小心试探道:“如果实在是冲突,可以合力帮助一个或者两个阵营完成任务,签订君子协议今后相助。”
既然如此,就得先明白佛道两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荀彧若有所思,说:“光武帝之子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建白马寺,乃是我朝第一座官立佛寺。自此佛家思想略有传播,但终究是少数,寺庙僧众为外来者。我朝以忠孝治国,不兴剃度,信众朝拜皆为自发。至桓帝灵帝,比先前多有传播,桓帝常有祭祀。众臣跟随,并非是信佛,只是尊礼。”
所以对于佛家要传播出去的东西,他们并不清楚。在士人大族之间,仍旧是以庄、老的儒、道思想为主。
但这个道,是老子的道家,并非道教。
相对于佛教,众人对道教倒是略有熟悉的,汉末处处都有道教,最熟悉的是张角为首的黄巾军他们所信仰的太平道。
系统提到的张陵他们也熟悉,汉中张鲁正是张陵的孙子,其与益州牧刘焉有往来。刘焉死后,子刘璋因与张鲁嫌隙而杀其家室,张鲁便于汉中自立,创五斗米教,以教教化百姓,政教合一。
同样,无论是对张角为首的太平道,还是张鲁为首的五斗米教,诸侯们也都无法明白其要传播的教义主旨,凭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一个外姓之人,在刘氏天下立足。
不过是给口饭吃,便跟着谋逆?
这些人里,经历过曹操屠城的诸葛亮曾颠沛流离,看过民间疾苦,虽为世族大家,也是能理解一些的,他在南阳时也会教授百姓农民们一些耕作方式,自己也种田种菜陶冶情操。
“我曾研读过一些道法书籍,是基于黄老学说的流派。五斗米主张修身养性,辟邪斗魔。信奉米饭神、土地神、山水自然之神,归根结底,还是百姓想吃饱饭而已。”
所以他明白,这世上唯有刘玄德才能打动他,换了曹贼,三十顾茅庐都没用。
此时还没干过屠城之事的曹操也琢磨了一下,说:“我曾在洛阳久居,白马寺也去玩过几回,都是些不求上进的人,上两炷香就指望发财平安,哪有这样的好事。若是人人都信,大汉休矣。”
孙策不信鬼神,此时却反驳了曹操所言,说:“百姓求平安又有何错?那些借着由头敛财、蛊惑人心的歹人,装神弄鬼才是可恨。”
这边一组玩家中,除了孙策,祖辈都是在朝为官的,甚至是不乏世家大族。
曹操父亲曹嵩,任太尉,位列三公,其爷爷虽为宦官却极受桓帝信任重用,为中常侍费亭侯。
颍川荀氏、琅琊诸葛氏、汝南袁氏,皆是世家大族,自不必多言。
而孙策的父亲孙坚,是白身,其爷爷孙钟是个瓜农,因卖瓜便宜人又亲和,当地人都夸奖。
孙坚一直到十六岁都跟着父亲卖瓜,后因到钱塘贩瓜时遇到水贼,他杀之有功才得了官职。
孙策在父亲的教导下,对寻常百姓也十分亲仁,他接任江东之后军队法度严明,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对当地豪族则没什么好脸色。
他父辈吃过苦,自己也是从寄人篱下开始,能明白老百姓们的祈望,所以更深恶痛绝那些欺骗百姓钱财的神棍,以及蛊惑百姓不作实业不事生产只祈求上天的行为,是在害百姓呀!
归根结底,信什么都一样,只是一种寄托。
经过这么一整理,诸葛亮恍然大悟,看向荀彧。
荀彧略一思索,也明白了。
白马寺建立于光武之后,纷争平息,家国大统,是天子安抚民心的措施,人在苦难中总要有个寄托,他们进贡的每一炷香都是对长久稳定和平的期望,没有战争,没有苦难。
无论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教,都只是乱世食不果腹的百姓们一种寄托:给我饭吃,不会让我饿死,你就是神仙。每一个信众,都有着对活下去的渴望,没有战争,没有死亡。
这两个教派能够发展,都是基于百姓对和平的渴望,远离战争,远离死亡和苦痛。
反观目前所在的这个军队,或者说是这个信众团体,是十分排外的,他们以宣传圣理的借口要消灭一切不信奉主的人,是鼓励战争的。
两军对垒,可以募兵甚至强征,终究是一个把民变成兵的过程,会和平民彻底区分。但十分忌讳让百姓直接参与作战,或者伪装成百姓作战,这会让今后许多无辜百姓都受到“是士兵假扮”的猜忌而遭遇横祸。
“如此说来是十分古怪,我只当是他们异邦本就如此,不讲究这些。”曹操分析道,“十字军也不全是‘兵’,按照那长官所言,总兵力是六万,另外有四万信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