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柔大长公主点头道:“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不过,我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了,你们都走了,谁来给我送终呢?”
华柔大长公主这话着实不祥,怀宁郡主骇了一跳,道:“祖母,您身子还健朗着呢,咱们也不是去了就不回来了,等稳定了西北那边的局势,咱们还是要回京的。”
莫磐也道:“等西北那边有了头绪之后,我就上书陛下,每年在西北呆半年,在京城呆半年,既不耽误公事,也不耽误为祖母尽孝,算是折中,您看如何?”
华柔大长公主眼睛顿时就亮了,又有些迟疑道:“这个法子,好是好,不过,西北路远,这一来一回的,是不是太辛苦了?”
行路难,是现在出门的常态。
莫磐就笑道:“祖母放心,我会上书陛下,疏通河道,修桥铺路,一路兴修驿站,既能便捷传递消息物件,又能便利通行,不止是方便了咱们,也方便了来往两地的百姓呢。”
若是莫磐跟她说他们年轻,不怕辛苦,华柔长公主再是不放心的,但现在莫磐跟她说为了走的顺畅安稳,会想法子把路修的好走一些,她就放心了。
笑道:“我是知道你的本事的,别的不说,这几年你主持修的那几条道路,又宽又稳,修路的费用不仅能挣回来,还能有结余,为朝廷创收,这朝中上下谁不佩服你?你既如此说,我就信你,你只管去上书,其他的,我去给皇帝说。”
她这是要拿身份压庆和帝必须答应的意思了。
莫磐笑道:“祖母且不急,我先上书,听听陛下怎么说,再来回禀祖母不迟。”自从四月初那次打围之后,庆和帝心里就窝着一团火呢,他若是自请上书戍边,想来庆和帝会考虑的。
唯一的顾虑就是,庆和帝会不会为了压制他,避免他这一脉势力太过庞大,功高震主,将他换掉,换做其他人去总领西北之事?
不是莫磐非得争权夺利要有多大的权势,只是他这十几年,在西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很多现在来看先进的技术,若是去个三不着两不懂瞎指挥的,他实在是怕这些年的心血会付诸一旦。
而且,虽然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但纵观全球,国际大势还是总体不变的,西方航海事业蓬勃发展,已经快要扣响国门了,国朝的航运事业却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今西北渐渐成了一个庞大的吸金漩涡,大周完全可以以西北之财,支撑国朝的航海事业,这是莫磐的下一个五年和十年计划。莫磐不希望将时间耗费在争权夺利扯皮身上,因此,若是庆和帝真的要限制他,要么他直接请华柔大长公主出山为他说情,要么他自己选出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代理人,然后自己去发展航海事业。
上本之前,他要先去找庆和帝谈一谈。
庆和帝也正在考虑西北之事。
在庆和帝看来,只要在他接受范围之内,走私什么的,都是小事,自古以来,凡是做官的,哪有不贪的?至于百姓如何,他只要平顺就行了,若是有不平顺的,派兵去镇压,再好好安抚,也就行了。
庆和帝看中的是,鞑靼狼子野心,竟敢冒犯于他,若是不给他们一个教训,他作为□□皇帝的威严何在?他想对鞑靼用兵,但也知道,两国开战不是小事,一个弄不好,就是穷兵黩武的后果。
莫磐来找庆和帝,跟他请求与怀宁郡主择日就番。
庆和帝吃了一惊,他问道:“你跟姑母说过了?姑母愿意?”
若说国朝王爵藩属,唯一能让庆和帝放心就番的,也就只有莫磐和怀宁郡主这一对了,无他,莫磐他们就番,能给朝廷创造的利益,绝对大于藩王就番带来的风险和麻烦。
莫磐笑道:“祖母答应了,不过,有一个前提。”
庆和帝好奇问道:“是什么?”
莫磐道:“等西北那边捋顺了之后,咱们就半年在西北,半年在京城,这样,既不耽误公事,也不耽误孝顺京城长辈这边。只是,还要陛下准许才行。”
庆和帝听了,更放心了。番王在外就番,皇帝最怕的就是尾大不掉,藩王不听话,与朝廷各自为政。现在,莫磐主动提出每年只在西北之地半年,其他时间还是在京城,京城里的父母亲族长辈都在京城,有了牵绊,莫磐这只雄鹰,最终还是要飞回巢穴的,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只是,庆和帝跟华柔大长公主有一样的担忧:“这来往两地之路,实在难走,耗时又耗力,就怕太过劳民伤财。”
莫磐建议道:“等走到西北之后,臣会亲自给陛下上一本沿途路况图,看当地情况重新修缮道路,疏通河道,这条官路修起来,不止方便达官显贵来往,更能作为商路和兵路沟通,因此,劳力和财物之事,臣建议可以摊派到行走与此路之上的大商贾之上,朝廷只许出一些便利和好处,臣想,应该有很多商贾愿意出资修建才是。”
就跟山西大同到京城的这条煤炭运输通道一样,一条好路,能为朝廷带来多少的便利和利益,现在庆和帝已经看到了,若是再修一条专属商路,猛的一看耗资巨大,劳民伤财,但实际摊派下来,不仅能以最小的耗费修建,还能拉动沿途的民生经济,更何况,若是作为内部的行军路线,那就可以大大的缩小军资耗费了。
因此,庆和帝瞬间觉着大有可为。
但莫磐只是提出建议,具体要不要修,要怎么修,还是得经过内阁朝臣们好好商议才行。
庆和帝笑道:“朕答应了。不过,朝廷也不是朕的一言堂,你回去,上个奏本,经内阁议过之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