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臣的拥护下,皇上和皇后携手共同坐龙椅。
接下来是宣旨:嫡长子陈喆为太子。
大臣等着听其他,比如,后宫四大妃、昭仪、婕妤等,还有谁会被封为郡王。
皇上可是有好几个儿子呢。
可是封完太子之后,没了。
没了?
众大臣悄悄抬头看皇后,又低头。
谁说以前的顾王妃贤惠来着?
唐敏才意外,但也斜眼看众臣,你们谁想弹劾皇后,哼哼!
他回家要好好找找资料,喷不死他们。
接下来是皇上慷慨陈词的说了一堆,又向群臣表示感谢,说自已会尽心尽力治理国家。
大部分人心里都想:皇上别像以前那样就谢天谢地了。
皇上说道:“朕准备年前再搬进皇宫,”
众臣……
刚想着皇上千万别像以前那样胡闹,这就开始了?
难道要大修宫殿?
“朕认为民在朕之前,劳命伤财是事朕不会做,大雪纷飞,朕关心子民是否有热饭、是否有暖衣,所以,朕决定一个月后再住进皇宫,好随时体侐民情。住在宫里进进出出不方便,朕一出宫,不说全京城,就你们都知道了,给我看的都是你们想让我看的,把朕当傻子糊弄?”
众大臣……
自已拥护的皇上,自已听着吧。
顾心柔微笑,她两个晚上给皇上讲康熙微服私访,让皇上用这个借口说暂时不搬进皇宫的理由。
第141章 乌鸦嘴
顾心柔说自已是神嘴,这会觉得皇上是乌鸦嘴。
登基那天,皇上说大雪纷飞他关心子民是否有热饭、是否有暖衣。
如今,京城四周皇上的子民,就有房屋被雪压塌、面临没有热饭吃、冻得浑身和撒的百姓。
这种事情不是太稀奇,不说年年发生,隔几年都会发生一次,要不哪来天灾这个词。
不是突发事件,没有准备也有经验,京城的百姓都知道难民要涌进城了。
大佛寺都有给病弱老小提供的住所。
大户人家准备施粥。
皇上皇后太子每天早上早早进宫,神色凝重。
早朝之后,太子留在宫里,皇上皇后出宫。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大臣认为皇上是体恤民情去了,各家留意。
顾心柔把卢总管留给陈喆,赵嬷嬷和钱嬷嬷留在王府,王府仍旧是所有人只能在自已院子里活动,她从顾家要了十几个老成有经验的下人,代表王府去街上施粥。
而她,给皇上化妆,化成年老体弱的老头,自已化成老妇,一帮护卫扮成破衣烂衫的讨饭人。
还有唐敏才,让他自已收拾。
开始微服私访记。
顾心柔穿个破棉袄,不知哪找来的,一股味,哈着腰,走路不稳,还得拽着一脸别扭的皇上。
“老头子,去那家看看。”
唐敏才在他们不远处,第一天只想发笑,第二天笑不出来。
往年高高在上看难民,可怜他们,尽可能熬粥熬的稠一点。
如今混在难民中间,可怜、同情、又可恨。
施粥的主家在场,规规矩矩排队,老弱病残在前,可是主家不可能一天到晚的站在外面,也就出来一会。
其他时间,竟然有“维持秩序”的人,也是难民,短短两天之内形成了势力,别人叫他们头子。
能成难民的都是房子塌了没钱没地方住没吃的穷苦人,头子不可能收保护费,他们为了什么?
有主家拿点饭菜的,他们留着,他们看顺眼的排前头,妇人长得好点的,晚上陪睡,第二天能给她一家吃上饭菜。
皇上亲眼目睹这些,颠覆了他对百姓纯良的印象。
还有一个妇人只要了一碗粥,自已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给两个孩子。
顾心柔给皇上说,这个妇人是想着她们母子都饿不死,她活着才能照顾孩子,如果她都给孩子吃了,她饿死了,孩子也会死。
皇上竟然问了一句:“她男人呢?她男人干什么去了?”
唐敏才挨着皇上,忍不住捣捣皇上,那妇人的男人正喂一个他半抱着躺在地上的老妇。
妇人喝完粥,把孩子留给丈夫,她又去排队,被人推搡出来,她站着,无力的流眼泪。
这时,装成难民的护卫领了两碗粥回来,顾心柔端了一碗给那妇人,妇人跪下磕头,端回去给丈夫喝了。
皇上喝了一口粥,皱眉,递给唐敏才,唐敏才喝了,心里记下谁家施粥,粥里有沙子。
天黑回到大佛寺,换了衣服回王府。
皇上跳脚大骂。
“难怪每次难民死伤无数,每天都有饿死的冻死的,这些个官员知不知道?”
顾心柔说道:“如果你没微服私访,你知道吗?”
皇上不说话了。
他以前也是象征性的出来一下,听到赞美的声音后回府,大不了捐点银子。
现在知道了,施的粥和捐的银子有多少用在真正的难民身上?
皇上问道:“那捐的银子不会有人克扣吧?”
顾心柔反问道:“你以为呢?”
皇上又是一跳脚,“我草你个祖先……妈的个巴拉子……”
一顿粗话输出。
顾心柔等他骂完,才说道:“这次不会,我弟弟让顾家那个被先皇叫回来反省的顾知府负责,他在地方上任职多年,有经验。这次重用,他那是卯足了精神干。”
一听小舅子安排,皇上放心。
又问:“我怎么不知道?你怎么知道?”
顾心柔白了他一眼,“你能私访,别人就不能私下里做事?我知道是因为我不是找了顾家十几个人来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