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清穿之成了荣妃的我开始养生 > 第11章

人家马佳氏也犯不着害她和四公主。

所以张氏很放心跟马佳氏来往,甚至在心里默默祈祷自己四公主以后能和三公主一样健壮。

三公主比四公主大半年,看着三公主一个比她两个。

“姐姐,你怎么把三公主养得这样好?”张氏询问云华的养娃秘籍。

云华也不藏私,“茉雅奇出生身体就比较好,所以一岁后我也不拘着她,多跑跑多动动,运动量大她吃得也多。”

“吃得香自然身体长得快,不过妹妹你和我情况不一样,四公主身体禁不住大量运动,你没事多带带公主出来走走,一直待在宫里难免闷得慌,心情好了身体好得也快。”

“公主身体弱,自然就得多费力照顾,再长大点就好了。”

只要张氏不抵触和她来往,一直有泉水调理,四公主自然会越来越健康。

张氏若有所思,在马佳氏找她之前,因为害怕四公主外出生病,她基本没把孩子带出来过。

四公主身体不舒服不愿意下地走路,一直让嬷嬷抱着,她心疼孩子也只能这样。

听了马佳氏的良言后她下定决心以后不惯着孩子了,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兆佳庶妃的五公主也有半岁多,知道两位公主每天都会在御花园晒太阳玩耍后她每天也把孩子抱出来跟两个姐姐一起玩。

几个公主年岁相符,多在一起相处也可以互相照拂。

五公主刚出去没多久皇后就殡天了,外人看来康熙不是很在意这个女儿,也可能是公主多了才不在意。

云华带来的东西并没有刻意让五公主吃,但茉雅奇喂给五公主她也没反对。

时间一长,三个孩子长势喜人。

养孩子跟种庄稼一样,你用心自然会有收获。

张氏跟兆佳氏对云华那是感激的不行。

康熙对此是喜闻乐见的,他的妾室如此互帮互助,也衬得他眼光不错。

对于马佳氏更宠了几分。

弄得每次钮祜禄氏看见她都要深深看她几眼。

皇后殡天不到一年,前朝就出现了让皇上重新立后一事的折子。

钮祜禄氏就是其中最有力的人选。

不过康熙的态度很暧昧,什么表示都没有,不反对也没肯定。

只是冷处理。

钮祜禄氏为了皇后之位脾气都变得平和了。

云华再得宠,钮祜禄氏只是多斜她几眼,就再也没别的表示。

像以前那样和云华吵嘴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北京的上空冷空气来得越来越快,紫禁城就这样悄然进了隆冬时节。

这里的冬天极冷,也有云华没见过的雪花。

天气冷得很快,针线房都忙不过来了,云华宫里基本都是自己做。

内务府已经把冬天的皮子、各种料子送到各宫。

彩玉也把长春宫的红螺炭领了回来,这些东西是过冬必不可少的,她这里能完完全全领回份例,炭火一点不少,那些小庶妃估计只能烧那种不好的炭。

一烧就到处都是烟,云华从记忆里翻出原身被烟呛的记忆,不由失笑。

在这后宫可由不得你咸鱼啊。

云华也没送料子去内务府做,原身以前留下了不少袍子和氅衣,但为了维持皇帝女人体面她还是让采莲带人做了两套新衣服。

内务府送来不少好的猞猁皮毛,就带人做起了护手。

她自己没做多少衣服,倒是让人给茉雅奇做了不少棉袍、坎肩、马甲。

到时候可以迭穿在身上,暖和些。

内务府这次送了不少品质好的兔毛,云华看着这白色,和茉雅奇很配,就让人给她做了白围脖。

到时候一定很可爱。

现在十二月初,一个月时间也够用了。

皇宫没了赫舍里氏的第一个腊月就要到了,钮祜禄氏事事亲力亲为,争取把这个年过好,以此证明她并不比赫舍里差。

年还没来,就已经有了年味。

10 第十章

◎赐福字◎

清朝的年从进腊月开始,腊月初一康熙在乾清宫书房亲自书写福字,写下的第一张让梁九功贴在乾清宫正殿,写好第二张康熙犹豫了一下,还是让梁九功给钮祜禄贵妃送去,钮祜禄氏已经被封为贵妃了。

第三张他没有犹豫让人给云华送去了。

从这福字顺序都能看出在他心里的轻重。

要不是钮祜禄氏是贵妃,康熙要给属于她的体面,第二张他是想给云华的。

对马佳氏谈不上什么爱,他只觉得和云华相处很舒服,那种感觉在后宫里很难得,一般妃子见到他要不是曲意相迎要不就是战战兢兢,像云华这样的独树一帜。

要云华说康熙就是贱得慌,越是真心喜欢、体贴他,他越不舒服。

云华和康* 熙相处她是把自己和康熙放在平等位置的,不过她藏得好,康熙并没有察觉出来。

每次康熙召她伴驾,云华都演得一副高高兴兴的样子,不管内心怎么吐槽,反正脸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幸好小康没有小说里的读心技能,要不然康熙能当场把她下大狱。

云华收到这代表康熙心意的福字后,非常开心的样子收了赏赐,让采莲把这福字贴在长春宫正殿。

康熙连写数张福字,得知云华收到他的字很开心,心里很自得,马佳氏果然爱惨了他。

以前的马佳氏在他心里慢慢淡化了,反而现在这个脸上时时带笑的人让他越发印象深刻。

写完了各宫福字,又多写了几张赐给前朝倚重的大臣。

“走吧,好久没见朕的茉雅奇了,摆驾长春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