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孩子的肠胃也能接受,但也不能无节制。
不过几个孩子都懂事,一天用个一两碗,有时候多一点,云华也没说什么。
天气一热,御花园里的花都开了,云华只在傍晚时分出去散步。
袁氏跟李氏亦步亦趋的跟着,云华也无所谓她们,一起出去转转,对身体也有好处。
回去后,云华觉得宫门前摆放的几盆菊花有点蔫吧。
“采莲,这花是不是被晒得,怎么看着不大精神。”云华问道。
今天早上看着还行,一天就变得蔫吧了。
采莲上前看了看,确实有点,不会生了什么病害吧。
“娘娘,我一会让人去找花房的宫人来看看。”她们对怎么养护花也是一知半解,每次从花房送花过来,他们就大概交代一下。
生了病害,还是得把花搬回去。
把这事交给采莲,云华回去时,还特意看了看其他的盆栽,还好就门口那两大盆菊花看着不太好。
廊下的碗莲依旧盛开,花朵幽香怡人。
袁氏见云华要用些东西,就拉着李氏回去了。
“主子,您先用些汤吧,已经不太烫,一会就凉了。”彩云提前把汤端过来,等云华回来后就差不多可以用了。
云华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就能吃上不烫的食物,挺舒服的。
用完滋补汤,云华在屋子里走一走然后再去书房练练字,一直练到手酸后,才开始梳洗。
今天一天就这样完美结束。
八月,云华傍晚逛园子的时候,碰到了惠妃。
云华也有些日子没见过惠妃,最近宫里比较受宠的是永和宫的德妃跟敏贵人。
有时候要看一个妃嫔受宠不受宠,看最近谁生孩子多就知道了。
近两年敏贵人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德妃年初刚生下胤祯阿哥。
惠妃之前受到大阿哥牵连,被康熙冷落了一段时间。
惠妃生病时,云华去看了看她,直到惠妃病愈后,她才没继续往钟粹宫去。
惠妃也看到了云华,“贵妃娘娘,快点过来。”
至于跟着的袁氏跟李氏被她选择性忽略。
袁氏李氏都习惯了。
她们两人有眼色的带着公主去了一边看花,云华就跟惠妃坐在一起说话。
“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你呢。”
惠妃脸上带着笑,之前病了也不是怕失去宠爱,而是关心则乱,怕胤褆被皇上厌恶。
现在病好了,胤褆又重新上朝,惠妃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要不是贵妃你,我肯定没有这般喜爱的儿媳妇,说到底还是我当时走了眼,虽然清怡性子比较冷,但她心肠很热,对我这个婆婆很恭敬。”
惠妃现在对大福晋很满意,尤其是之前她生病时,大福晋日日侍疾,从未假手于人,对她的呕吐物什么的,从来都没表现出厌恶。
惠妃现在觉得,能得到这样的媳妇,也许是胤褆的幸运。
这下看到云华,惠妃对她也感激。
当初要不是贵妃坚持,她可能真错过了清怡。
人心都是肉长的,清怡真心待她,惠妃也会真心待这个孩子。
云华也感慨大福晋是真厉害,还不到一年,把一家人都俘虏了。
不过她当初也是看大福晋心机手段都不缺,而且也不是什么没底线的人,所以才推荐她。
胤褆能跟大福晋过到一起,云华也为他们两个人感到开心。
“你可别谢来谢去,咱们都十多年的交情了,说这个没意思。”
“胤褆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能跟福晋举案齐眉,我也为他们两个高兴。”云华道。
惠妃也感慨起来了,是啊,她俩都这么多交情了。
一眨眼,孩子们都快成家了。
“现在万岁爷喜欢那些鲜嫩的妃嫔,我们这样的确实年纪不小了。”惠妃一般都不去想自己年纪。
这会想了想,原来自己这么老了。
“我脸上皱纹长了不少,你看看你,到底怎么保养的,脸上还是这般细滑。”惠妃凑近了看,才能看到一点细纹。
这个年纪,又生了这么多孩子,还能保养成这样,惠妃是又嫉妒又羡慕的。
云华缓缓往后面挪了挪脑袋,“现在年纪上来了,每天都要用滋补品,而且天天还要多走走,锻炼锻炼身体。”
她说了说自己的日常。
惠妃一对比,好像也没啥区别阿,滋补品别说她们这些年纪上来的妃嫔,就算年轻的妃嫔们也天天用,没一个妃子不想自己变得更好看。
所以不管有用还是没用,这都是必备的,只要有那就用。
唯一区别,她可能没荣贵妃运动的多。
但她自觉自己也不是懒的,每天都会动一动。
唯一说得通的就是,荣贵妃体质问题。
荣贵妃本来就跟平常嫔妃不太一样,她身体好的很,要不好也不会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来。
想到这里,她平衡了,体质上的差异,她根本比不了的。
想到孩子她就想起来大福晋了,就跟云华叹口气,“我可不是催,我就是为清怡着急,女人不抓紧为男人生个孩子,到时候万一其他女人抢先生下长子,这看着也不好看。”
惠妃这还真没什么特殊意思,现在喜欢大福晋,就为大福晋考虑了一下,按照她的思路,那肯定是早点生下长子比较好。
不过她也就是说说,现在太皇太后过世还不到一年,这时候有孩子,不是好事。
那是等着挨骂的事,惠妃想着这一年快过了,最好明年大福晋就怀上身子,这样她也能坐稳大福晋这个位置,也不让其他女人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