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位者,不都是这样吗,云华心里笑笑,面上低眉顺眼的应了。
看荣贵妃这般恭顺,太后心里急躁,也不好再冲着荣贵妃。
“好了,贵妃先回去吧,不过要是有了关于小三的消息,贵妃记得派人告知慈宁宫。”太后对胤初这小子,是真的关心。
胤初这家伙,嘴甜脸皮厚,长辈们最喜欢这样的孩子,这些年在太后这里混得,一点都不比养在太后膝下的胤祺差。
云华自然对太后的话,连连应下。
回长春宫路上,但凡遇到宫妃,必定会问一下老三的事情,云华回到长春宫后,只觉得胤初的那个账本都快记不下了。
一定要好好收拾那个家伙,云华下狠心。
回到长春宫都不安生,袁氏李氏王氏,都担心的过来陪她。
现在的胤初,并不知道自己额娘已经给自己记了好大一笔账,早上大军又开始行军。
胤初冒进的是一个破落旗人,自然也就是一个小兵,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还没亮,他们几个就被叫起来生火做饭,没办法胤初不想刚开始就被阿玛发现,就忍着,人家说啥就是啥。
别说一两天下来,他还有了点生火做饭的心得体会。
行军全靠两条腿,胤初觉得要不是自己体质好,第一天他就熬不下来了,第一天晚上,趴在简陋的草床上时,胤初心里是崩溃的。
又累又饿,双腿仿佛也不是自己的,全靠一口气撑着,胤初不想认输,这样灰溜溜的回宫,不是他的脾气。
就是累死,也绝对不能这样回宫!
毕竟年轻,身体素质一般人也比不了,第三天胤初就生龙活虎的,看的同行小兵都佩服了。
张全不敢停下来,不眠不休兼程,终于在第三日下午赶上了康熙的大军。
张全是个熟面孔,再加上有令牌,通报到康熙那时,他诧异后就让人上前来。
“贵妃有什么要事,你着急赶上来?”
张全连忙把信件递给康熙身边的内侍,“万岁爷,这是我们娘娘亲笔所书,务必让奴才交给您。”
康熙打开信件的手很快,荣贵妃性子他了解,没发生什么大事,绝对不会派人来送信。
一目三行看完信件,康熙不怒反笑。
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你回去吧,告诉贵妃放心,老三我会看好。”
张全想张嘴问话,到看着万岁爷的表情,他还是怂了。
没事,反正贵妃都说了,接不到三阿哥,他自己先回去,他现在差事也做完了,回去也能交差。
张全跟两个侍卫让到一旁,慢慢看着大军走得越来越快,直到再也看不见,只留一地尘土飞扬。
张全咳嗽着,然后打马就开始返程,贵妃还在等消息,张全跟两个侍卫稍作休息,就立马开始赶路了。
胤初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已经暴露了,还在战战兢兢的当一个好小兵。
康熙想找一个人那还是很容易的,不过他没让人把胤初带走,看那小子喜欢从军,那就在里面待着吧。
康熙只派人暗地里看着,不让他发生意外,其他的他全都要受着。
就让他好好磨炼磨炼,既然这么想从军,那这些苦都是必备的。
康熙乐呵的想。
云华得知康熙的意思,也明白了他的打算,顿时觉得让他吃吃苦也挺好。
事情已经告知了康熙,云华这边压力就没多大,又亲自走了一趟慈宁宫,把皇上决定告知太后。
太后娘娘也没话说了,等云华离开后,就告诫胤祺,“你以后可别千万不能干这事,你三哥是没苦硬吃啊。”
胤祺面上乖巧,其实心里非常佩服三哥,太有种了。
上书房的阿哥们都知道了这件事,虽然有点觉得危险,但大多阿哥都觉得三哥太厉害了。
太子气极了,然后狠狠罚了胤黼跟胤祉,让他们两个长记性,又给其他弟弟们讲了讲行军的苦头。
让他们知道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吓吓他们,省得以后还有不省心的。
胤褆看他这样,嘲笑道,“有什么好担心的,三弟也是不地道,我怎么都没想到这个法子呢。”跑了都不知道叫上他。
太子都不带搭理他,幸好老三没带老大,要不然到时候宫里都要翻天了。
太子不搭理他,胤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哼了一声就走人了。
本来今年说不定就能出宫建府,不过这事一闹,估计又要晚上不少时间了。
胤褆自己心情也不太好,不过想到自己的福晋,心情又上扬了。
而且福晋刚给自己生了嫡子,胤褆心情整体还是很好的。
福晋刚生完孩子,就遇到了这事,没办法,康熙除了孩子刚出去那两天见了见,剩下时间里基本都没看过了。
现在倒好,阿玛直接亲征了,要不是孩子刚出生,胤褆也想跟三弟一样,用点手段也要跟着一起去。
前线距离紫禁城说远也远,说近也近,后宫除了祈福风盛行,其余的也没多大变化。
前线战事云华她们也得不到什么消息,胤初的事情,从那天后基本没什么消息了。
康熙偶尔送回来的信件中,也没提过胤初。
搞得除了云华之外人都在担心他,茉雅奇尤甚。
“你现在还是想想自己吧,胤初那里,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你希望万岁爷信里说什么?”云华觉得茉雅奇就是太操心了。
轮到自己什么都不管了。
之前没有发生准噶尔之变,康熙想让茉雅奇多留两年,但现在情况不同,为了跟蒙古那边加深联系,茉雅奇很有可能明年就回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