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 > 第113章 燕云十六州这块有毒的地方

现代时空。

“雪耻?如果真要雪耻,宋朝的耻辱多了去了,为何当时宋朝的那些皇帝文臣没想着雪耻?”

“虽然说北宋是念念不忘,想把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

“联金灭辽就是当时北宋宋徽宗的国策。”

“可是,只要当时的文臣皇帝,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战略思维,就知道联金灭辽,是一个很离谱的操作。”

“宋辽两方虽为敌对国家,可是当时的辽国与宋朝已经和平了百年之久。”

“而女真建立的金国呢?充满了侵略性与扩张性!”

李恩凡说到这的时候,真的是感觉有一肚子的气,宋朝当时的离谱操作太多了。

真的是完全看不出一点的战略思维。

“檀渊之盟你们应该很熟悉吧?”

在座的众人都缓缓的点头,而苏轼看着手机上的屏幕,则是紧皱着眉头。

“檀渊之盟在我们后世看来确实是耻辱。但有一点不得不说!”

“檀渊之盟签订之后,你们知道当时的北宋和辽国和平了多久吗?”

“1005年签订的檀渊之盟,1125年辽国灭亡。”

“在这120年的时间里,辽国和宋朝,没有发生一次的战争!”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辽国当时已经成了扞卫宋朝北境的屏障!”

“金国崛起,第一个面对的就是辽国!宋朝当时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行了!”

随后,李恩凡把当时大宋君臣的离谱操作都一次性的说了出来。

“当时的辽国上下所有臣子,也感到宋、金夹攻辽的严重性。”

“所以派遣了肖客、韩昉为使臣,对当时的宋朝奉表称臣,乞念前好。”

“也就是说,辽国当时是愿意俯首称臣的,希望宋朝不要和金国联盟攻辽。”

“韩昉当时见到了童贯、蔡攸在军中,直言女直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

“辽国当时都说到这份上了。”

“贯、攸斥出之。”

李恩凡双手一摊,很是无语的对着众人说着这些事情。

“除了这些之外,当时的高丽国王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很清楚,宋辽既为“兄弟之邦”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灭辽后会有更多更大的麻烦。”

“所以,在1118年宋重和元年,宋朝当时派遣医官杨宗立等人到高丽,为高丽的睿宗王俣医病。”

“王俣特地捎话:闻朝廷将用兵伐辽,辽为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扞;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业已然,愿二医归报天子,宜早为备。”

“而结果呢?”

“医还,奏之,帝不悦。”

“高丽眼睁睁看着宋朝联金灭辽,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对金俯首称臣。”

在座的众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李恩凡,没想到当时居然还有高丽的事?

“没想到当时高丽竟然还劝过宋朝。”

“不止,当时国内国外,除了金国,可以说绝大多数能看清这一点的人,都劝过了。”

“劝宋徽宗不要联金灭辽!不要联金灭辽!”

“可宋徽宗就是一意孤行,非要做出这种离谱的操作。”

罗阳这时候开口,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我记得当时是金国先后攻占了辽国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

“当时的宋朝君臣都认为辽国必死无疑,所以他们就想乘机恢复辽国所夺的燕云十六州。”

对此李恩凡点点头,很是无语的说道:

“确实是这样,但只能说,和平了一百多年的宋朝,真的是完全没有一点的战略思维。”

“你想夺回燕云十六州,那就等他们两败俱伤啊。”

“要知道困兽犹斗,辽国自知必死的情况下,会不拼命的反抗吗?”

“只能说和平的太久,早已把五代十国时的武勇和战略思维全部阉割掉了。”

“而且你打就打了,但是你打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众人听到这,也都轻笑了一声,因为都知道宋朝在出兵时的灭辽行为。

“你不动,金国可能还有所顾忌,因为当时已经和平了百年,金国也不知道宋朝具体的武备实力。”

“但就刚好动了,金国顿时就知道当时的宋朝武备到底是多么的糜烂。”

“随后就是宋朝最为耻辱的事件发生。”

“靖康之耻!”

李恩凡说到这里,真的觉得宋朝当时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一次联金灭辽,一次联蒙灭金。

这两次,可以说是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两次转折点。

本来是慢慢的走下坡路的,结果就这两次操作,直接让当时的宋朝跳了两次楼。

“檀渊之盟说真的,如果当时的宋徽宗冷眼看着辽国和金国打生打死,最后再慢慢的出来收拾残局。”

“收拾完了残局,再把燕云十六州顺势收复了。”

“那后世对檀渊之盟的评价,就是宋朝忍辱负重百年,一朝崛起顺势统一。”

“对宋朝的评价可能要上好几个阶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建也是对此颇为赞同,对众人缓缓的说道:

“其实当时最好的策略是什么?是派兵直接到边境,冷眼看着辽国和金国打生打死。”

“最后金国把辽国灭了,金国是绝不敢直接下手攻伐宋朝。”

“当时的宋朝只要语气强硬,让金国把燕云十六州交出来,那你们说金国会不会有所顾忌?”

“本来辽国准备拼命,但宋朝一参战,直接把辽国的兵力分散了。”

“金国当时强大的实力,没有任何的意外,直接顺势攻下辽国。”

宋朝武人地位的低下,直接就造成了后来的很多悲剧。

但这些悲剧本来就可以避免的,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战略思维。

可宋朝的君臣,似乎只能看见眼前那微小的利益,眼光从来都没有那么的长远。

“小凡之前说的联蒙灭金的原因,确实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因素。”

“但除了金国正在窃取宋朝正统的地位之外,金宣宗的南掠政策,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南宋当时的朝堂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想冷眼看着金国和蒙古两虎相斗的。”

“并且,还一直根据时局的变化调整对蒙对金的策略。”

“联蒙灭金决议的出台也是几度峰回路转。”

“并且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想过,扶持金国,让金国去对抗蒙古。”

“但后来在诸多意外事件的促成之下,南宋不得不走上了联蒙灭金的道路。”

冯建其实研究过那段历史,南宋当时真的是很无奈的,教训什么的都吸取了,但最后是不得不走上那条道路。

“在南宋的初期,当时朝廷就有人意识到了蒙古这支力量的存在。”

“当时的文学家洪皓就是第一个意识到的。在建炎三年(1129年),他出使金国被扣留的时候,他了解到了当时金国内部的许多情况。”

“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一直通过书信告诉朝堂金国的种种情况。”

“在绍兴十三年(1142年),洪皓就在书信中提到了金国“彼方困于蒙兀(蒙古)”。”

“但绍兴和议当时已经签订,整个南宋当时上下掌权的人,都无意北伐收复故土,所以此事直接被搁置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发动“正隆南伐”的时候。”

“为了减轻军事压力,刘锜、吴璘便传檄蒙古、契丹诸部共同攻金。”

“但当时的蒙古尚未统一,并且由于金国和西夏的阻隔,宋朝也一直未能与蒙古联系。”

冯建说起这段历史的时候,真的是很遗憾的。

南宋当时是有仁人志士意识到了蒙古是一支不弱的力量,但种种的意外,促成了后来的悲剧结果。

“12世纪末的时候,蒙古诸部统一,对金的威胁日益严重。”

“当时是有一部分南宋的大臣意识到了蒙古的威胁。”

“庆元二年(1192年),时任左相的余端礼就向宋宁宗指出:“万一鞑靼得志,直犯中原,或虏酋逃遁,逼近边界;或恐中原有豪杰。”

“当时的宋宁宗其实也是颇为认可的,直接私密下令,让沿边诸军加强戒备。”

“次年,卫泾出使金国归来后,向宋宁宗表达了进一步的担忧:“一弱虏灭,一强敌生,犹未足以为喜也。”

“当时南宋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蒙古会是未来最大的劲敌。”

“本来在韩侂胄当政,想通过北伐缓解内部矛盾的时候,想再次联系蒙古,让当时的蒙古和宋朝一起攻打金国。”

“这就是开禧北伐!”

“但开禧北伐最后失败了,嘉定和议的签订,南宋又终止了和蒙古的联系。”

冯建此事也是颇为无奈的对着众人说着。

“除此之外,金国当时也是有骚操作的!”

“嗯?”

曾宇等人听到这话,顿时好奇了起来,金国还有骚操作?

“是的,金国当时也是很离谱的。”

“当时金国的大臣,右司谏许古就指出宋人“且知北兵方强,将视我为屏蔽,虽时跳梁,计必不敢深入”, 所以金国可以放心地全力对付蒙古。”

“当时金国内部的主和派官员,是极力劝阻金国不要徒耗实力、腹背受敌。”

“但当时的金宣宗完颜珣与丞相术虎高琪等人一心主战,极力打压主和派官员。”

“最后,金国以“岁币不至”为理由发动南侵,共计二十多万军队在江淮、京湖、四川三个方向对南宋发动了攻击。”

“这个理由其实压根不成立。《金史·食货志》明确记载金国南侵是因为“贪其淮南之储。”

“而这场战争打了七年,金国不仅未能达到“取偿于宋”的目的,反而损失惨重。”

“四川方向,在对蒙作战中有着出色战绩的名将完颜阿邻战死蜀口。”

“京湖方向,猛将黄掴阿鲁答被俘。”

“而在两淮战区,时全更是“一军全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史》所言:“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国家精锐几近丧”,“枢府武骑尽于南”。”

这个时候,李恩凡突然插话对众人说道:

“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你们知道南宋做了什么吗?南宋当时的朝堂上下非常的清醒!”

“没有对金国落井下石!”

“但,宋金联合的可能性,随着金国内部的改革与庞大的野心,已经不复存在了。”

“而且金国怎么说呢...”

“此前蒙古进攻西夏时,西夏也曾向金国求救,但金国却趁火打劫。”

“以致后来入侵南宋时,西夏坚定地站在了南宋一边。”

“所以说,金国是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到孤立无援地位的。”

李恩凡挠了挠头,觉得北方那块地方是真的有毒。

北宋的时候,当时的朝堂做出了令人窒息的操作。

而金国,在占据了北方那块领土的时候,居然也同样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我后来看那段历史的时候,真的是很意外南宋朝廷当时无比的清醒。”

“但金国呢?他却又像失了智一样。”

“一步一步的把南宋推到了对立面,让其再无联合的可能,并且还把周围的那些小国也一步步推到了对立面。”

在那几百年里,燕云十六州真的好像是一块有毒的地方。

北宋为了它就好像魔怔了一样,不管不顾的联金灭辽。

金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之后,仿佛老子天下第一,周围每一个国家都要打。

之前儿皇帝石敬瑭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认契丹作父,把燕云十六州卖了出去。

这块地方真的就好像被诅咒了一般。

而脱离了那块地方,对燕云十六州没有幻想了,宋朝的朝廷一下子就清醒了。

上面的皇帝清醒了,下面的大臣也清醒了!

“军队、军队、军队...”

苏轼看完了宋朝的历史,把手机还给了李恩凡,嘴里小声的念叨着什么。

在苏轼看来,宋朝一切悲剧的根源,都是对军队的防备。

太过防备军队,让军队的实力低下,宋朝的朝廷也有心无力了。

如果不是防备军队,岳飞或许已经北伐成功。

而军队的实力不是那么的低下,之后的几次北伐,或许都能成功的。

......

喜欢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