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时空。
历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在小的时候,李恩凡看《三国演义》还有一些历史电视剧的时候,对宦官抱有很深的敌意。
因为他们总是在电视剧里和电影里扮演着反派。
除了反派,也就是反派了。
而历史上唯一一个名声最好的太监,可能也就是明初永乐时期的郑和了。
等李恩凡到了大学,有一天就突然想到,太监这么坏,那太监真的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吗?
说的不好听一点,太监再怎么嚣张跋扈,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只是在朝堂上。
压迫百姓,剥削底层的情况,在封建时期各种掌权派里,太监其实是最少的。
从最早的大一统王朝秦朝的赵高开始。
赵高有做什么压迫底层的事情吗?后世从墓里挖出来的秦简法律,其实解读来看,并不是那么的残暴。
残暴的有说是之前的秦始皇嬴政为了修长城和直道与陵寝。
还有的说是原六国基层官员压迫着底层的那些百姓。
但说的这么多,其实也都不归宦官赵高什么事。
况且,赵高也并不是什么太监,只是一个宦官,那时候的宦官还没必须要净身。
净没净身的太监,区别其实是很大的。
所以要说起太监这个事,不应该说秦朝开始说起。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历史上,也就是许多国人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太监。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我们对太监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十常侍了。
那十常侍做了什么压迫底层,剥削百姓的事吗?
并没有!他们一直都是汉灵帝刘宏手中的一把刀,一直在对付着那时候的世家。
从之前的世家角度,还有政治角度我们分析过,汉灵帝为了汉朝做了很多的努力。
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就发生在汉灵帝刘宏时期。
“党锢之祸”这个词其实就包含着史官对士人的一种怜悯。
为什么会发生“党锢之祸?”“党锢之祸”的前因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为什么汉灵帝和汉桓帝两人都要实行党锢?
这些都没有一一说清楚。
后世的诸多史学家和士人,基本都在痛骂着宦官集团。
但到了现代,因为视角的原因,如果现在去搜索的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这其实就是立场的问题。
你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这些都是不同的。
史学家和士人,肯定是站在士大夫一党的角度,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士人。
可站在皇帝的角度呢?那些重用宦官太监的皇帝,真有如此的昏聩么?
除了士人和皇帝的立场角度,那站在底层的角度去看待呢?
皇帝和士人,有什么差别吗?
都是从底层吸血,然后来反哺自身。
东汉的最终灭亡,宦官集团确实要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士大夫一党,就不用负有责任了?
把责任全部推给皇帝和宦官?
一个王朝的灭亡,任何人都逃不开责任!
随后,这就又要说到话语权的问题了。
整个封建时代,话语权虽然偶有旁落,但基本上一直都在士人的手中。
哪怕话语权旁落,可再等个一两百年,黑的描成白的,白的描成黑的,其实都是很正常的操作罢了。
每到王朝灭亡,士人总是谈论着皇帝如何的昏聩,太监如何的奸恶。
可又有多少去谈论贪官、恶官呢?
很少,哪怕谈论这些,也都只是在说什么贪吏、恶吏。
似乎士这一个阶层,对王朝的覆灭影响是最小的。
但真的如此么?要知道整个朝堂上所有的阶层里,士这个阶层的人数是最多的,权力也是最庞大的!
吏的权力是最小的,而皇帝的权力,有时候是最大的,但有时候又是最小的。
“你们知道太监的名声为什么这么坏吗?”
李恩凡脑海里的思绪繁繁杂杂,看着众人轻声问道。
众人没有说话,都看着李恩凡。
“因为在儒家和士人的观点里,总是认为皇帝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把朝堂上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他们士人,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做的。”
“皇帝么?只需要如一个旁听者就行,不要发表什么反对的言论,也不要尝试着掌握什么权力。”
“但皇帝甘心么?肯定不甘心的,所以皇帝总会想法设法的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可皇帝深处皇宫之中,有谁能值得信任?”
“后宫?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女子就不能当官,也不能掌握权力。”
“那整个皇宫还有谁?”
“皇宫除了皇帝之外,又不能存在什么男人,所以也就只有一直服侍皇帝的太监。”
“因为一直跟在皇帝的身边,皇帝也对太监了解的很深,所以为了夺回权力,也为了稳定权力,太监就只能是最后的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李恩凡想起了历史上那些权力大的帝王,也想起了那些任用宦官的帝王。
“其实我们把任用宦官的帝王与那些开国的帝王相比较,你们其实就能很简单的发现一个问题。”
“朝堂上有没有皇帝的人的问题。”
“那些开国的帝王,为什么不去任用宦官?因为本身那些官员,都是属于支持着皇帝一派的人。可以说是保皇派!”
“如李世民身后的军事贵族还有山东世家。”
“他们从一开始就支持着李世民,从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依然还是支持着他。”
“李世民需要宦官去掌握和稳定权力吗?不需要的!”
“明初时期的朱元璋也同样是如此,为何他厌恶宦官?因为他自身掌权的庞大权力压根就看不起宦官!”
“明初之后的皇帝,朱棣也同样是如此。为何朱棣也不需要任用宦官去掌握权力呢?”
“靖难之役本身就是一种开国的形式!他也压根不需要用什么宦官。”
“朱高炽也同样如此,他是跟随着朱棣靖难,并且当时的文人集团也都在支持着他。”
“朱瞻基有这种条件么?没有的!”
“那为了掌握和稳定权力,朱瞻基只能培养自己信任的宦官来帮助自己。”
“从朱瞻基开始任用宦官这一点去推测,朱瞻基的权力其实很小,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庞大,至少没有他父亲和他爷爷的权力大。”
“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培养宦官?”
众人缓缓点头,也都认可李恩凡的推测。因为他们仔细一想,历史上真正有权力的皇帝,从来不需要任用宦官,也不屑去任用宦官。
如汉朝的许多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等等。
有人说汉朝最开始任用宦官的汉宣帝刘询要为西汉覆灭负有一些责任。
可为何不想想,汉宣帝刘询不任用宦官的话,他的权力从何而来?
权力、权力,没人听你的话,权力叫权力吗?
刘询其实就是出身的原因,才会任用着宦官。
因为他上位皇帝之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除了霍光之外,朝堂上有谁是他提拔上来的?
没有一个人是他提拔上来的!全是霍光的人!
霍光死后被抄家,而免除了其他人的罪责,也能从中看出,汉宣帝刘询忍让了许多。
不然的话,要朝堂上真有他的人,汉宣帝刘询也不用这么的憋屈,为了妥协而只诛灭霍光一家。
毕竟要真是只有霍光才让海昏侯和汉宣帝两人如此的憋屈,霍家早就被清扫干净了。
所以,汉宣帝刘询想贯彻手中的权力,只有从宦官开始,随后,又从外戚开始。
不然的话,朝堂上没有他提拔上来的人,谁听他的?而想要对抗官员的势力,只能凭空再创造一股势力。
宦官势力,外戚势力,后宫势力等等,这些其实可以说都是皇帝为了夺回权力做出的诸多努力。
汉武帝刘彻最早开始任用卫青其实也都是相同的思路。
军方没有他的人!宦官能参军吗?后续的朝代可以,但汉朝不行。
所以汉武帝只能从外戚去寻找一个人来保管着属于他的军方权力。
卫青对这一点就看的很清楚,从来不作妖,也从来不奉养门客,只是安静的守护着这属于汉武帝的军权,而不是属于他的军权。
那朱瞻基为何要培养宦官?
从他的战略收缩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军方压根不听他的话!
永乐朝的勋贵,基本上都是洪武年剩下的,还有就是永乐朝靖难时起来的。
有属于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勋贵吗?
朱瞻基的战略收缩,除了永乐朝本就打了许多的战争,致使朝堂贫穷之外,就是因为军方阳奉阴违,一直不听他的话。
要知道军方之前一直可是支持着朱高煦的。
而军方的阳奉阴违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朱棣死后,就已经开始了。
从明仁宗朱高炽停止大型基建,也停止北征蒙古开始,军方就已经开始不听话了。
而朱瞻基说出的话能听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他父亲,朱高炽一个派系的。
军方本来就是属于朝堂上的一个派系。
但现代的人在看着明朝历史的时候,因为现代军队的缘故,总是对历史上诸多的军队带着一股滤镜。
军方和文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有时候阳奉阴违起来,皇帝都没有办法,只能从其他的手段去掌控着军队。
从唐朝开始的太监监军开始,以及之后宋朝所谓的发放阵图,还有诸多限制军队的手段。
其实就透露出了一个意思,军方不值得当时皇帝的信任!
可能有人会想,那这么限制军队,怎么打胜仗?
但不限制军队的话,赵匡胤就明晃晃的摆在史书之上。
除了赵匡胤之外,唐末藩镇,五代十国的混乱,也都摆在史书之上。
唐朝什么时候开始的太监监军?唐玄宗开元六年,高仙芝征讨小渤律,朝廷就派去了宦官边令诚监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为何要用太监监军呢?因为在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 年)以贺拔延嗣充河西度使开始,节度使制度就已经出现了。
这就是为何要太监监军的原因,因为节度使制度在唐睿宗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唐玄宗明摆着就是不信任军方,因为军方他的人很少。
皇帝是一种权力的怪物。
只要没有掌握在手中的权力,他都会限制或者削弱这样的权力。
朱瞻基战略收缩,削弱军方然后以此来掌握军方是一点。
太监监军也同样是一点,而宋朝给军队发放阵图,也是一样的道理。
明末的边军其实就很好的说明了军方如果不受控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努尔哈赤的女真能慢慢的发展起来,只看利益的八大晋商是一个原因,但没有边军养寇自重的原因么?
同样也是有的,明朝中后期的军方掌权者很聪明,知道要是没有边患的威胁,那自己回到了朝廷,肯定会被卸磨杀驴。
或者说,要是边患没有了威胁,那皇帝肯定要裁撤边军,削弱那些将军手中的权力。
朱瞻基能毫无心理负担的战略收缩,就是因为北方当时没有了大的威胁。
有威胁,也只是小的威胁,但这些小的威胁,处于北方门户的北平城就能自己简单的解决。
而朱瞻基的宣德一朝,文有“三杨”,武有英国公张辅,但这几人,有谁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连当时的于谦都是永乐十九年的时候,登进士第。
朱瞻基从后世的角度去看,能稳住当时的朝政,已经是很厉害了。
再想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能说很难。
从底层的角度去看,中上层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权力的斗争,政治的斗争。
绝大多数的人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拼、去争、去斗。
而从古至今,底层遭受的苦难,都是一场又一次的无妄之灾。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从古至今、从古至今。”
李恩凡看的越清楚,内心越是止不住的叹息。
......
喜欢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