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的强弱划分对于刘季望来说是最没有意义的,同一种武功,刘季望在金手指的加持之下,完全可以轻松超越原本的限制。
武功最大的限制是修习的人,江湖上所谓的绝学难以修炼,是因为门槛高于普通人,天才的武功兑现本来就高于普通人。
百年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修炼任何武学都比普通人强,绝学是对天赋上限的兑现,天赋平庸者强行修炼绝学,还不如踏踏实实的修炼普通武学。
刘季望也从不强求练绝学,把基础武学融会贯通之后,绝学练起来会更省时。
各家武学都有看家本领,刘季望准备在接下来的十年全都学会,亲自修炼会加速修习过程。
刘季望更希望这个世界能多一些自创绝世武功的奇才,最好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刘季望就能在这里吸收到源源不断的资粮。
呵,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你们帮我负重前行罢了。
刘季望决定要给这个江湖按下快进键。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找个大叔乘凉,然后把手指里面的武功找合适的武学奇才传播出去,推陈出新,大家一起进步。
这个行动刘季望暂时命名为:拔尖计划。作为快进计划的开篇,刘季望明天就去找找看,遇到合适的就传播出去。
一夜好睡。
第二天,这里的人越发的多了,三清观老祖寿辰也越发的近了,大家都想瞻仰一下老祖的仙姿。
山下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凡是想参加寿宴,但没有请柬的江湖好汉,只要能完成以下几个条件,就可以参加寿宴。
第一:考验内力,运内力于手指,能在青石上留下半寸痕迹者。
第二:考验轻功,水中放一根毛笔粗的竹子,能踩在上面一个呼吸不沉者。
第三:考验暗器,以弹丸为暗器,能击穿三丈外手掌大的牛皮者。
第四:其他奇门武功,经过山门下长老评价,也可上山。
这些都是给没有收到邀请的江湖人一个机会,只要有过人之处,三清观愿意结个善缘。
刘季望看着山门前已经在等着上前展示武功的人,心里有些忐忑。
因为自己也不知道内力轻功这些有没有达到标准,急切之间有没有地方试验。
寿宴不日就要开始,山门下的测试也不过七天就要结束,现在已经是第六天。
要是错过了时间,就只能干瞪眼了。
“下一个,黔州府玉面飞龙。”
一个白脸书生越众而出,空中翻了个漂亮的跟头,这一下众人就知道,这位的轻功不是吹出来的。
在场的都是有过人之处的,要不然也不会来这里,当然不排除一些浪得虚名之人,在看过前面这些人的武功,不想颜面扫地的话就该提前放弃了。
能留在这的都是行家,眼力都是一等一的好,能不能达到标准,管中窥豹即可。
只见这玉面飞龙并没有走向测试轻功的地方,反而走向了测试内力的地方,这一下众人都有些惊异。
这几项测试看着普通,但只要能达到其中一项,在江湖上也可以算是二流高手了,要是能达到了两个,起码是个准一流。
一流高手已经是这个江湖里站在顶端的一小撮人了,每一个都是长老掌门级别,即便在三清观这种江湖圣地,一流高手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玉面飞龙走向测试内力的石碑,以手做刀凌空劈下,就在石碑上留下一道半掌宽的深沟,再看玉面飞龙的手掌,丝毫不见破损。
这一下看的众人忍不住叫好,能以轻功打出名声,内力还如此的不俗,人群中已经有想要提请前交好的人了。
有眼光的都看得出来,这又是一位必定站在江湖顶端的大佬,提请交好绝对有利无害。
山门前的三清观门徒看到合格,也恭喜道:“测试合格,恭喜这位大侠,前面有三清观弟子带着你上山。”
说完又单独向玉面飞龙补充了一句:“这次寿宴有一份大礼送给所有江湖来客,能带走多少,还要看各位的机缘了。”
听到三清观的道长说参加寿宴的有机缘,场下的江湖客瞬间遐想起来。
能让三清观的道长列为机缘,那对于其他江湖散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机缘。
众人也都不再藏拙,争取早日拿到上山的资格。
以往大家一半是谦让,另一半是不想漏了自己的底细,毕竟人在江湖,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对上。
现在吗,自然是早一点上山,得到所谓机缘的机会就大一些。
不到一时三刻,在场就剩下俩寥寥几个人。
刘季望倒是不着急,有手指在身,其他的真算不上什么机缘。
剩下的三人互相对视几眼,稍微抱拳施了一礼,当下不再犹豫,各自走向测试区。
刘季望也有样学样走到内功测试的石碑,自己的崩山拳也略微有些成就,正好试试。
运起内功,一招逢山开路平平无奇的打出,负责测试的老道士在这里一连坐了几天,往往别人一出手,他就大概知道这人能不能达到标准。
老道鉴远看刘季望周身气劲混元如一,这是内功有成的征兆,但论内功已经算是二流中的好手。
再看行走间每一步都犹如尺矩量好,起落间不见尘土带起,轻功也算是有成。
鉴远不禁感叹,这江湖豪杰真如过江之鲫,天下豪杰辈出,真不知未来是一番什么景象。
每每江湖人才辈出的时候,就是纷争不断麻烦不断的时候,鉴远年轻时,当时的江湖上可谓是腥风血雨,不少老一辈都死在那场纷争之中,好在那一场持续三十几年的大清洗已经是尾声,要不然鉴远自己也说不准能不能活下来。
再过十几年,这一代又要成长为一流高手,眼看着没几年好日子过了,也不知道老祖是怎么想的,居然还要散出绝世秘籍。
有好东西自家留着不行嘛,最多留一点给相熟的门派和武学世家,怎么现在几乎人人有份。
想不明白,但鉴远知道老祖活得久,江湖阅历更是无出其右,几番江湖大战之中仅存的大佬。
总之老祖如果没有老糊涂了,他做出的决定也一定有别人不知道的理由。
再抬眼看刘季望,一招拳法,虽然看不出是哪门哪派,但招式稳重势大力沉,已然有些火候。
刘季望出拳之际,收了大部分力气,只出三四分,即便达不到要求也不会被反震受伤。
拳头一接触青石,刘季望就感受到一股阻力,如插棍入泥,虽然迟滞但不至于毫无寸进。
一招似快实慢的拳法用出,直到气力用尽,石碑上留下一道半寸深的拳印。
这一下可让旁边的鉴远吃惊,拳法内力相配合的情况下能做到如此的举重若轻,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
内力与招式相配合,这是二流高手的标志不假,但配合成都程度可大有讲究。
十次能配合成功一次,这也算成功,次次都能成功也是二流,能随心所欲控制招式快慢,内力多寡,其间连绵不断,这种也是二流。
但功力相差犹如云泥。
这一式逢山开路本是快打的路子,刘季望却用出了轻灵之感,想一想如果对敌之时,对方看这一拳绵软无力,打上来却似山崩。
更别说虚虚实实,对方看不穿哪一拳是真哪一拳是假,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除非同样达到了举重若轻,内力招式配合随心所欲的境界,不然的话根本没得打。
鉴远练了几十年,自问也做不到这般程度,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巨大。
这与练的时间长短关系不大,练的时间长最多做到熟练,能把武学的基本效果用出来,像这种如臂使指的境界,一般人只能看看。
因为想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做到的,徒增烦恼罢了,天才就是不讲道理的,鉴远身处的三清观就有不少天才,如果每次都要比一下,早就走火入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