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古城一巡 > 第13章 老庙

刘振东一想也对。几人把帐篷挪到山墙根,刘振东又把车开到帐篷另一面。三人商量谁先休息,都说不瞌睡。无法,刘振东说我先睡会,两个小时后叫我。

刘振东和衣躺在帐篷里,身上盖着一条毛毯。想睡还一下睡不着。今天确实吓得有点猛,看来这探秘确实不好探。不去想了,抓紧睡一会,心里乱想着,想到了儿子。儿子平时虽然不说,也能感觉到对自己的看不上。哼!我一定要找到些什么,就是找不到,光凭这勇气和经历也会让那小子崇拜的。想着想着,睡着了,毕竟爬山加惊吓,人也累了。

正睡着迷迷糊糊,刘振东感觉有个女的在叫他,让他跟上来,迷糊中的感觉又是山上那个哭声的女人叫他。忽的一下坐起,一激灵往后一躲,才看见是王晓茹。“你去看着,我睡会,坚持不住了。”王晓茹打着哈欠说。刘振东看看手机,刚过零时,自己躺了一个多小时。

出了帐篷,和应德坐在一起开始抽烟。人在特别困乏时也没有说话的欲望,加上跟应德说话还吃力。一根烟抽完,应德不断的打哈欠,吸着鼻子,刘振东这时清醒了些,刘给应德说:“去,车门打开坐着眯会,我坚持不住了叫你。”应德也知道坚持不住了,去车上坐着,车门打开着,没一会就听见呼噜声。要不山里凉,蚊虫少,不然第二天都有受的。

刘振东坐着难受,站起活动了一会,又靠向山墙坐着,不知什么时候睡过去了。还是早上让尿憋醒了,刘振东一看,天基本亮了,帐篷里没动静,车上应德还在打呼。看着灭了的火堆,刘振东又给生起来。早上,山间很冷,身上穿的夹层的冲锋衣都觉得冷。

火旺起来,烧了些水,喝着身上慢慢暖和了。这时,太阳已经升起,照的树叶野草上的水珠一闪一闪。刘振东看时候不早了,大声喊道:“天亮了,出太阳了,起来了。”不一会,王晓茹和应德揉着眼睛走向火堆。

“抓紧擦把脸,清醒清醒,吃点喝点了收拾东西,今天全部装车上,我们三人都去转山。”刘振东决定采用应德的建议。“为什么?车放这儿安全吗?”王晓茹问。“安全,这儿一两个月见不到人影,没人偷咱们东西,再说应德说的对,人要紧,三个人一起去,人多势众,不怕一切鬼怪。”

王晓茹懂了似的点了点头。三人烤着火,吃了些带的饼干,喝了些热水,将产生的垃圾和没灭的火用土填埋。除带的必要装备,所有物品塞车上后向东面山上走去。

经过河道,泥浆铺着河道,只能踩着凸起的石头走过去。东面山下,倒有路,不过路也看上去很久没有人走过。三人决定顺着这条路直上,左右观察是否有古墓。

一路上,树林中发现了十几处坟墓,坟墓前还有应该是前半年清明祭扫的灰烬,与泥土搅在一起,黑乎乎的。刘振东说:“这些应该不是我们要找的杨爷墓,如果杨爷墓有人祭扫,放到现在应该是一个文化遗址,祭扫时必然很隆重,咱们看到的这些墓都是村里人最普通的祭扫。”刘振东把自己的分析说给两人让肯定。

应德没说话,继续在前探路。王晓茹说:“差不多,我们没那么好的运气一下子就找到,这片山还有好多没走完,慢慢找吧。”刘振东看着王晓茹淡定的神情,很难想通这就是昨晚吓得半死要回去的人。终于感受了女人的善变和喜怒无常,唉!单身就是爽。刘振东腹诽着。

三人走了一个多小时,隐约看到山顶上有个建筑。难道上面住着人家?刘振东加快速度往上走,边走边说:“你们不着急,跟上就行,再看看附近的坟墓。”王晓茹气喘吁吁的在后面跟着应德,应德压着步伐等着。

刘振东不一会就看不见了。两人转过一个弯子,看见刘振东站在一个小高地上,凝视着远处有建筑的方向。当两人逐渐靠近时,才看清那座建筑原来是一座庙宇。这座庙宇显得十分陈旧,但却并不破败。透过茂密的树林,他们还能够隐约看到土黄色的院墙。与周围的环境相比,这里似乎只有这一座破旧的庙宇存在,给人一种荒凉而又必然的感觉。

三人静静的看了一会,谁都没说话,朝着旧庙走去。走到跟前,踏着半人高的野草,转了两个墙角,看到了进口。进口是个只有木框的门洞,没有门扇。门前有两级土台阶,看上去最近有人走过。院内很小,一眼看到底,除了庙的正殿,西侧有一间矮土房。正殿和土房门都闭着,没有上锁,院内只有大约两个乒乓球桌大的地方没有长草,其它地方全部长着和庙外一样的野草。

进入院子后刘振东喊:“有人没?”喊了几遍,没人应声。王晓茹想通过窗户看正殿的情况,结果玻璃窗后用红色的绸子遮住着。刘振东看的土房也一样,窗子后面是很多年前农村流行的床单做的窗帘,遮的很严实。应德在院子里转了一会,见庙中没人。直接走上去推开正殿的门,“吱呦呦”的门显得很沉重。

刘振东王晓茹跟上去,进了大殿,殿中间是一尊半人高的雕塑,色彩已经脱落大半,头部被红绸遮住。供桌前摆着苹果,点心等贡品,一个看上去很古旧的黑铁色香炉里没有点燃的香烛。庙内房顶上挂着红色绸缎,上面的字已经不能辨认。地上和两侧除了尘土,看上去还算整齐。庙内没有任何能确认供奉神像的牌匾,神位牌。神像头部遮着,三人都没想着揭开。整个内部不是很大,门到供桌前最多两米。

“老庙了,没人管,晚上可以住人。”应德说着挺有经验的一般。“嗯”的一个长音,王晓茹说:“住这里怪怪的,咱们到那个土房子看看。”说着三人退出正殿,刘振东拉上门呈原来的样子。

王晓茹走在前,上去一把推开土房的单扇门。房内布置很简单,对于刘振东来说很熟悉。小时候,农村家里大都这样的布置:南边是炕,中间是炉子,北边是灶台。唯一不同的是刘振东记得中间的炉子都是铁炉子,而这个房子里的是用泥块砌的,烟道是市面上常见的铁皮烟囱。炕是老式的土炕,铺着竹席,褥子床单,被子叠放在墙角,上面放着黑色的枕头。看着浮尘能划出道,可见房子的主人或看庙人好久没来了,可能永远也不来了,毕竟这方圆十公里就没见到过人家。

三人不约而同的退出土房,拉上门,站在院内。

“喝点水,休息一会,咱们到前面的那个山上再看看,要说下午有发雨是。”刘振东指着庙前的一座山说着。“只能这样了,这老庙应该是荒废不用了。咱们还是找你的杨爷墓,说不定是个大官,里面有值钱的东西。”王晓茹半开玩笑的说。应德还是那样,很少插话。

休息了半个小时,王晓茹第一个招呼大家动身。三人向前出发,这时太阳快到头顶了,山上风大,树荫遮着日光,倒也不热,反而凉爽的舒适。

走下老庙所在的山,照样是一条长着杂草的山路。刘振东说:“把对讲机打开,遇到小路,分别走去看下,随时联系。”王晓茹补充道:“对讲机没应答或听不到另两人的说话,就证明走远了,这类对讲机平原没遮挡的接收的最大距离是五公里,山区短的多,但几百米是有的。”

“好,都小心点,发现联系不上了就往山顶走,如果实在走散了找不到了,就往老庙走,行不行?”刘振东安排后问两人。两人都嗯嗯的同意。

三人往上走了一会,碰见第一条小路,刘振东让应德和王晓茹继续往前走,自己去小路看。分开后,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刘振东的声音:“听到不,你们谁进了小路?”对讲机里应德的声音:“听到听到。”

过了一会,刘振东在对讲机里说:“我这儿看到一座坟,不是要找的。你们俩都在吗?”“在呢,我和应德还没有走到有小路的地方。”王晓茹在对讲机里回应着。“我上来了,在你们后面。”“收到收到,我俩在前面,我要下去了。”应德的意思是要走进一条小路。三人不时联系着,报着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约一个小时后,王晓茹好像走到路的尽头了,前面是悬崖,左面是杂草丛生,右面是密林。“我走到没路了,要折回。你们在小路还是主路?”王晓茹在对讲机上问。

一分钟过去了,没回应。王晓茹沿着自己认为来时的路,快步往回走,边走边在对讲机上问:“喂喂,听到吗,听到吗?”还是没有应答。

王晓茹急了,小跑起来。显然对昨天的鬼哭声还心有余悸,对讲机联系不上,怎么办,是不是他们的都没电了?人在情急时最容易迷智,王晓茹此时把带的手机忘用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