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宪见王生那样子,自然知道王生根本就记不得这个事情了,所以,当时就托那信差也给王生家里送信。
所以,五天后,王氏跟王丫恰好在家,就听见郑蓉进来说外面有一个信差说王生中了进士,并且还是探花郎,当即就惊喜的站了起来,赶忙出去迎接那个信差。
那个信差笑眯眯的把这个喜讯再说一遍,王氏跟王丫高兴的不得了,王氏甚至都忘记打赏了,还是郑思眼力劲好,见王氏跟王丫都忘记这回事了,而那信差报了信却还不走,显然是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从那钱柜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这个信差,果然,没有一会儿。信差就提出要走了。
王丫见到钱,这才想起,是自己的疏忽了,忙道:“这位叔叔且慢,大老远的赶来,也不急于这一时回去吧,不如在这里略微用些膳食再离开不迟!”
信差推辞一番,也就接受了,在王家吃了一顿新鲜又好吃的食物,对王家的印象就好了。不然,之前见王氏跟王丫不拿钱,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
这些信差,其实都是官府的人,有的人由官府专门指派的。也可以由中举的进士指派人报信,而不管是自己指派的。还是官府指派的。总之这个信差都是不能得罪的。
王生自然是不知道这一些,没过两天,再参加了两场宴会后,王生就不再参加宴会了,而他们的命令也已经下来了,陈子涵、柳三思、王生三人被钦点为翰林院的编修。每人可以有三个月的假期,三个月后,就必须来翰林院报道,趁着还没有回去。王生就每天都在京城里闲逛,趁机买些礼物,好回去给家里人带,王家的还好说,以后都要来京城了,就是王家村的,还有村长之类的自然是要带些礼物回去的。
王生觉得家里的生意肯定是不能丢的,所以,一定要有人帮忙照顾,那么杨师爷跟王村长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就是要搞好邻里的关系也很重要,以前的同僚,也要买些礼物相送。
这么一来,王生要买的东西就多了,王生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主要是按照个人的喜好了,比如杨师爷跟村长喜欢抽烟,王生就给他们买了京城最流行的抽烟的烟嘴,还有些其他的东西,也很多。
前三甲回乡,朝廷是给了很大的面子的,会派专人护送,还有小型的仪仗,这样一来,这才能让大家看到前三甲的荣耀,让大家羡慕。
所以,王生买了这么多的东西根本就不用担心,完全是有人可以帮忙拿,因为人多,又是坐马车,赶车的时间就慢了。
杨孟宪托王生的福,带着他那新得的美妾上了车,王生看了,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说什么,他不是不高兴杨孟宪搭他的车,而是不高兴杨孟宪竟然把那天晚上的歌姬竟然收房了,难道他不知道这对他的名声不好吗?
王生也不是没有说过杨孟宪,但是死杨孟宪却是不在乎的,说是家里有妻子,正好再添一美妾,人生一大乐事。
王生还能说什么,反正自己已经错过了,而杨孟宪要回家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一番前去是要接妻女的,杨孟宪攀上了一个贵人,速度还挺快的,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就给他安排了临河县的县令,让杨孟宪三个月后务必到地方走马上任,临河县离五羊城不远,也就是相隔两个县而已,倒是也便宜。
俩人回家,王生自以为隐秘,却不知道,早就有人前去通报了,所以,等到进了五羊城的城门的时候,整个道路两边,都站满了乡贤,以卢知县为头,大家一起夹道欢迎,一些员外站在前头对王生道喜,然后又邀请王生去悦来客栈吃饭,说是在那里已经包场了。
王生却是拒绝了,道:“某离家多日,甚是想念,且此番旅途劳顿,实在是疲倦不堪,诸位好意,子贤心领了,改日,改日,子贤一定做东道主,宴请各位!”
不说王生很客气,就算是王生不客气又能怎么样,等到乡贤褪去以后,王氏以前的几个同赴考试的举人也都纷纷的来道喜,王生一一的作揖,谢过,这才回家。
王生是单独对卢知县很客气的,卢知县对王生本来就客气,原来以为他能中个乙等前十,已经是顶天了,谁知道,王生竟然这么争气,竟然中了探花,现在就更加的客气了。
王生对卢知县也是按照先前的说法,卢知县连连道:“应该的,是应该的,子贤且去吧。”
说是累了,想念家里了,确实是实话,还有一个就是,王生不愿意去参加这样的宴会,这明显是乡贤讨好自己的,王生也是有听过,有人会趁机塞礼物,塞钱什么的,王生又不是没有钱,所以,对于这种行为,王生不能说深恶痛绝,但是却不喜欢这样。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还不如过几日,在自己家里,宴请这些人,一来也不会让他们难堪,二来,也显示出了自己的诚意,也不会接受别人的礼物。
当然,王生也担心送自己回家的那四个衙役有意见。解释道:“劳烦诸位辛苦护送子贤回来,且随子贤家去,定备上好酒好菜,不能说比悦来的好,却保证不差!”毕竟。如果王生去参加宴会的话,他们也是要参加的。
于是。一路浩浩荡荡的又回到了客家客栈。原来王生他们过来的时候,是有经过客家客栈的,按照王生原来的意思是要直接回家的,谁知道,杨孟宪告诉王生,卢知县等人都在县城里等着呢。还是要先到五羊城里,再回去,这才多费了一段路程。
王氏跟王丫现在就算是消息不灵通,不去打听。都有人会来禀告说王生的行程,这是对他们的一种示好,但是对于这一次来拜访自家的人,所有的人留下的礼物都被一一检查,如果是贵重的就送回去了,如果是一般的东西,不值一两半钱的,王氏跟王丫也就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