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以外,容嬷嬷还给王丫另外配备了一批丫鬟,这些里面,只有二等跟三等的,以后也许会用到,也许不会用到,但是像知琴跟知画,应该是不会用到了,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好,是因为一个年纪大了,想要调教,但是能力有限,而且到时候也会嫁出去,若是留在王丫身边,估计都该留成仇了。
之前买来的这些人,被调教的时间短,即使是经过磨合,容嬷嬷却还是不满意,不管是王丫身边的丫鬟,还是王氏身边的丫鬟,但是,容嬷嬷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
第四十七章 热闹的上元节
去年夏天的时候,跟王氏嘀咕了一番,就又从外面买来了二十个丫鬟,二十个小子,这些丫鬟全部都是四岁五岁的年纪,小子却不一样,年纪是从六岁到八岁之间,刚刚懵懂,却又能让人看出以后的性子会是什么样的。
容嬷嬷跟苏小妹就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新来的丫鬟进行调教,至于那些小厮什么的,容嬷嬷还真是未能为力,顶多就知道好的小厮是什么标准,训练的话,就要另行找人了。
好在王管家不愧是王家花了重金买回来的,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甚至比容嬷嬷还厉害,自行用了自己的法子来训练,当然,训练之前是跟王生打过招呼的。
因为意识到丫鬟小厮的重要性,王家对于这个也很看中,就把后面一片没有用上的空房子划出来给这些小厮丫鬟们,专门培训用。
不管怎么说,经过容嬷嬷跟王管家的完善,王家甚至自成一套完善的训练丫鬟小子的法子,不管以后是要做什么,识字是统一要学的,丫鬟呢,还要学的是女红厨艺还有粗浅的功夫,然后,容嬷嬷再根据里面表现的好的,或者是自己自愿的,然后学些其他的手艺,侧重点培养,就是比如说这个丫鬟擅长梳头、配衣服,那个丫鬟擅长绣活、做衣服,等等的。
容嬷嬷就是要给王丫配备一套完整的,完全可以用的丫鬟,以后王丫配的四个一等丫鬟,配合起来,什么都会做,完全不需要王丫操心,当然。这四个一等丫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会功夫,其中的两个,功夫那就更是一等一的好,寻常的两三名大汉是打不到的。
对于这些,王氏很赞同容嬷嬷的说法,也就没有插手,由着容嬷嬷他们去折腾。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王丫就突然想要跟着出去热闹热闹,这会儿。街上人来人往的,肯定很热闹,想到王丫已经很久没有说要出去了,王氏不用说,从来都是准的。不准的只有容嬷嬷跟苏小妹,这一回。俩人也准了。
王氏也没有见过这边的上元节。有些意动,王生见了,心里一动,道:“今天我沐休,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吧。”
王氏有些惊喜的看着王生。王丫也很开心,这样,自己不就可以在外面走动了,容嬷嬷还不会有意见。
想到这里。王丫就不禁笑眯了眼,王氏却以为王丫是因为有王生相陪,所以这么高兴。
王生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少在家了,所以自己难得跟女儿出去一回,女儿竟然这么高兴。
王生想着,心里都有些愧疚了。
带着妻女,三人一辆马车,小厮跟丫鬟做一辆马车,不过是刚刚进城,外面就传来了阵阵的吆喝声,还有人家说话的声音,果然是热闹极了。(解释一下,这前文里有提到了冬天的时候,王丫他们就住在了农庄里了。)
王丫不禁掀开了车帘看,外面摆摊子的实在是多,王丫就眼巴巴的望着王生跟王氏,王生二话不说的同意了,王氏却不同意,道:“不行,小丫,你看这里,人来人往的,太噪杂了一些,一会儿人更多,容易出事,我们还是去酒楼,站在上面看着吧。”
王丫一撅嘴:“那有什么意思啊,娘,我们就下去呗,反正有爹,就算是出事了,也不怕,不是吗?”
王氏也有些意动,本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之前为了能够融入集体去,就变了个,可是,骨子里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日子。
难得出来一趟,王氏也是被约束的狠了,想着,偶然一次,也没事吧,想着,王氏却还是有些犹豫,不禁看向王生。
这一下,王生更是道:“我们先去把马车停放好了再过来吧,以前也没有这么多讲究,走吧,难得我陪你们娘俩出来一次,有什么事,不是还有我了吗!”
这一下,彻底的让王氏意动了,王丫高兴了,拉着王氏,对王生道:“爹,那赶紧叫人停好了马车,我们下去逛逛呗!”
不愧是繁华的京城,这会儿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一些花灯已经给挂上去了,画面上是那美轮美奂的图案,花灯的制作手艺更是让王丫看的目瞪口呆,在心里真心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王氏跟王生也没有看过这么热闹的上元节,或者应该说是没有看过这种规模的上元节,跟五羊城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街上,卖花灯的摊子最多,还有卖其他的东西的,甚至有杂耍卖艺的,卖些零嘴小吃的,还有卖荷包,商品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
王氏跟王丫自从下了马车,就被那些各式各样的花灯给吸引住了,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走马灯等等,尽管制作工艺还没有现代那么美轮美奂,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工艺了,以这个时代的条件,能做出这些花灯来,已经非常好了,并且,也许是因为萌芽初期,大家奇思妙想的比较多,每个摊子制作的花灯大部分都各不相同,不光是图案上,还有各种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