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初一不是本地人,在城里没房子,亲娘二十四岁死了丈夫,立志要守寡带儿子用发簪把脸划得稀耙烂,活脱脱一个母夜叉,大男人看了都尿裤子。
小媳妇儿嫁人,七分嫁婆婆三分嫁汉子,日子怎么过得?
瞧上冯初一的,都说让他把娘送回老家,冯母眼纱遮面卖了二十年馄饨拉拔大儿子,儿子大了怎么会不要她?
冯初一就这么耽搁到二十五,他为人沉稳常给上峰跑腿,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宁宣。
冯初一提着果子糕点来宁家那天,段圆圆让小五躲在屏风后头瞧。
冯初一长得有些黑,高鼻梁深眼眶,瞧着很精神,体格比寻常男人都高些。
婆子丫头都说他要是打媳妇,一巴掌就能打得人耳聋。
小五回屋坐着不出声,想着这男人还算有孝心,有孝心的男人总比无情的男人好。
再说这是大哥给她选的丈夫,要是他不想自己嫁给冯初一,做什么费心费力地来办这件事?
小五还是答应了,冯初一靠着宁家吃饭,只要大哥不倒,她就不怕。
陈姨妈和段圆圆也没想到宁宣会插手两个姑娘的婚事,心里都奇怪极了,宁宣也没说为什么,只是让她们把小五的嫁妆备得厚一些。
段圆圆琢磨着里头有事,宁宣嘴巴比蚌壳还紧,只说自己不会亏待这两个妹妹,她问不出来,只能一头雾水地给小五备嫁妆。
再过五天,冯家就要来接人了。
段圆圆拿着嫁妆单子问小五够不够。
八百两银子,二十四抬嫁妆,一身妆花缎大袖子衣服,四身花纹不同的四季锦大裙子,两个嬷嬷两个丫头,还有个专门做针线的娘子跟着过去。
零零总总算下来也要三四千两银子,东西在在宁家族里比也不磕碜。
小五看着单子哭着磕头,心里感激陈姨妈和段圆圆,不管里头有没有鬼,钱都是实打实的,这些年的照顾也是真的。但在小五心底,自己的亲人仍然只有小七一个。
小七是个傻大姐!成天就知道吃吃喝喝,十三岁了还肥嘟嘟的。
小五不放心,她想把小七一起带走,等要成亲了再让她回来从宁家发嫁。
她话刚要出口,段圆圆道:“你嫁过去有个什么记得跟家里写信,我就派人把你接回来小住,等他们服软再让你回去。”
小七垂下眼,是了,是了,她怎么忘了自己是嫁人不是去享福?知人知面不知心,男人究竟如何,嫁过去才知道。
还是等她站稳脚跟再说这个罢。
小五捏着单子笑:“有这么些东西还活不好,天王老子来了也要指着人说这个女的要嫁八次人。”
陈姨妈笑:“先照着这个给你装,中途要是还有什么缺的你再说。”想了下她又开口:“你要成亲,也跟你娘说一声,过几日在院子里好好给她做几场法事。”
“太太——”小五膝行到陈姨妈脚边,叫了这一声哭得连鼻涕都下来了,最后站都站不稳,还是丫头把她扶着回去的。
陈姨妈心里还藏了一桩事,送走小五,她跟段圆圆为难道:“要不要让那东西回来一趟?”
这都过去六年了,谁晓得他是死是活?
陈姨妈有时候想问两句又觉得大喜的日子提了晦气,等晦气的时候她提起来想对冲一下吧,宁宣只是含糊地说人还在。
一口气是在,活跳跳也是在。陈姨妈脑子里跟唱戏似的,也不知道脑补了什么背过人还偷摸跟赵嬷嬷叹:“坟头草可能都三米了。”
如今小五要出嫁,该哭坟还是该吃席总得有个章程在啊。
段圆圆意会那东西是谁,回头就问宁宣:“小五嫁人,要不要让她去那头磕个头?”
大姑娘嫁人娘老子活着却不露面明摆着告诉人宁家不重视这个姑娘,再多钱也买不来舒心日子过。
宁宣听她说“那个人”还皱了一下眉,思索片刻道:“他病着不好动身,小五嫁人要回忠州,路上要过那山头,让她过去磕两个头尽尽孝心,回头我再跟冯兄弟打个招呼。”
这就是宁老爷即死也不能回家的意思了。
段圆圆心口大石总算挪开了,又觉得这老杂毛当真命大,熬了这么多年都没断气。
第二天下午,段圆圆让人把小五叫过来跟她说了这事。
小五一点儿也不在意,她也以为那头早死了,大哥没说是想留着他老汉的事做点文章。
原来还活跳跳的啊?
小五:“我都听嫂嫂和大哥的话。”
喜乐响了起来。
小五拜别嫡母兄嫂和妹妹话别以后上了花轿吹吹打打地走了。
穿着喜服的冯初一在前头骑着马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娶上宁宣的妹妹,宁宣还这么看中他,说要在老家给他谋个差事,让他衣锦还乡。
冯初一心头明白,知道自己这都能算半入赘了,他对着小五是挺不起腰杆子的。
一路上冯初一都很关心小五,路过饭馆还让婆子给她买了一碗荤豆花在轿子里慢慢吃。
小五小口小口地咬着里头软烂的小酥肉想,离了宁家冯初一还斯斯文文的,看来他不是个打女人的坏人。小五悬着的心放了一小半下来,剩下的多半还得看那个婆婆,要是她爱缠儿子,冯初一又听他的话就坏了。
走了两三天,轿子停到了一座小山头,婆子扶着小五进去。
宅子里早得了消息,到处都布置得热热闹闹的,丫头婆子知道这个是宁家出嫁的姑娘都热情得不得了。
宁老爷被人扶着坐在椅子上,两个老姐姐跟门神似的一人一边守着他,宁老爷头软软地低着,被人扶着才能坐起来,他浑身软得像条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