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现代言情 > 恋上那片月光海 > 第15章 苏瑶与李公子的知音之遇

在古代那悠悠时光的长河里,苏瑶恰似一艘历经惊涛骇浪后,终寻得宁静港湾的扁舟,

于相府的复杂漩涡中巧妙周旋、站稳脚跟,又决然将苏琴这等祸端送出府门,自此,生活似被清风温柔梳理,渐渐步入平和且满盈诗意的正轨。

也正是在这般顺遂之际,命运的妙笔悄然勾勒,牵引她与一位名叫李公子的文人相逢,仿若星子与月色在澄澈夜空中欣然邂逅,碰撞出一段绮丽而隽永的佳话。

那是个春光旖旎的时节,京城中最负盛名的清风诗社,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日诗会。

诗社坐落于城郭东郊,四周遍植垂柳,嫩绿丝绦随风轻舞,仿若翠色的帷幔,将其与尘世的喧嚣轻巧隔开。

园内繁花似锦,粉白的杏花如雪般堆砌枝头,嫣红的桃花恰似天边云霞坠落人间,馥郁花香与墨香相融,

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引得城中雅士闺秀纷至沓来,皆欲在这春日盛景中一展才情抱负。

苏瑶身着一袭淡紫色绣着梨花的罗裙,裙袂飘飘,宛如春日梨林里的精灵。

青丝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颈边,更添几分慵懒与灵动。

她手持一柄素白纨扇,漫步于园中的曲径通幽处,抬眸赏景间,灵感恰似春日清泉,在心田汩汩流淌,正欲吟诗抒怀,却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清朗吟诵之声:

“春枝凝翠映琼花,风拂幽林隐暮鸦。墨韵寻香诗社里,才情寄处是吾家。”诗句清新雅致,仿若一幅徐徐铺展的春日画卷,兼具情致与风骨。

苏瑶循声望去,只见一公子哥儿立在杏花树下,身形修长挺拔,一袭月白色长袍剪裁合宜,恰到好处地衬出他宽肩窄腰的身形,腰间系着的浅蓝色丝绦,垂下一枚温润玉佩,

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散发着内敛的光泽。再瞧面容,剑眉星目,眼眸深邃似幽潭,藏着无尽才情与智慧之芒,鼻若悬胆,唇形优美,

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尽显儒雅风姿。此人便是李公子,彼时正沉醉于园内春景与墨香交织的氛围之中,灵感忽至,脱口成诗。

苏瑶不禁为其才情折服,轻移莲步上前,盈盈施了一礼,柔声道:“公子佳作,宛如神来之笔,

将这诗社春日之景、文人雅趣描绘得入木三分,小女子钦佩不已。”李公子闻声回首,目光触及苏瑶瞬间,恰似清风拂过湖面,泛起丝丝涟漪,

只觉眼前女子气质脱俗,仿若空谷幽兰,淡雅又馥郁,当下还礼,谦逊道:“姑娘谬赞,李某不过是触景生情,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方才听得姑娘夸赞,想必亦是腹有诗书,不知可否赐下墨宝,让李某一开眼界?”苏瑶俏脸一红,轻摇纨扇,略作思索,启唇吟道:

“杏雨纷飞落锦笺,梨香幽绕墨池边。诗心沉醉春深处,雅韵悠悠漫绮园。”诗句出口,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用词精巧,意境契合当下,引得李公子眼中异彩连连。

“姑娘好才情,此诗对仗工整,意象灵动,实乃佳作,今日得遇姑娘,实是李某之幸。”

李公子由衷赞叹,言语间满是欣赏。苏瑶浅笑回应,二人相视一笑,仿若旧友重逢,就此拉开了情谊的序幕,开启此后频繁往来、以诗会友的时光篇章。

自那诗会别后,李公子常差家中小厮,送些稀罕古籍、自已新写诗词手稿至相府,每一份馈赠皆精心包裹,附以短笺,或分享读书感悟,

如对《诗经》某篇新解,剖析字句深意、时代背景,见解独到深刻;或倾诉创作心境,像描绘在月夜下苦思诗句,为一字一词反复斟酌,直至破晓的痴狂,言辞恳切,满纸热忱。

苏瑶收到后,总会于暖阁窗前,伴着茶香,细细研读,以工整小楷写下所思所感,回复于他,探讨诗词格律之严谨、意象运用之巧妙,你来我往间,

恰似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于文学瀚海并肩遨游,知音之感愈发醇厚浓烈。

随着情谊升温,李公子邀苏瑶共赴山水之约。一日,天破晓,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李公子便候在相府侧门,此次出行,他精心筹备,

身旁小厮牵着两匹骏马,一匹通体雪白,四蹄矫健,鬃毛随风飞扬,恰似踏云天马,乃是为苏瑶所备;一匹黑马油亮,肌肉紧绷,双目炯炯有神,

透着不羁与豪迈,是他平日心爱坐骑。苏瑶轻装简从,着一身湖蓝色骑装,窄袖束腰,勾勒出她纤细却不失力量的腰肢,裙摆开叉处,

露出里头同色的劲装裤,行动便捷,头戴一顶小巧的帷帽,垂下的白纱轻掩面容,添几分神秘与俏皮。

二人翻身上马,马蹄声哒哒,踏破清晨静谧,朝着城外翠屏山疾驰而去。

沿途风光旖旎,田野间麦浪翻涌,金波闪烁,仿若大地铺就的锦绣;路边野花肆意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芬芳馥郁,随风摇曳,

似在为他们热情引路。行至翠屏山脚下,弃马步行,沿着蜿蜒曲折、铺满落叶与青苔的山间小径深入山林。

古木参天,枝叶交错,日光透过缝隙,洒下细碎光影,仿若金色雨丝,林间鸟儿啁啾,似在欢唱迎宾曲。

寻得一处山涧,清泉自山岩缝隙涌出,汇聚成一泓碧潭,潭水澄澈如镜,可见水底圆润石子与摇曳水草,周围怪石嶙峋,青苔附生,恰似天然水墨画卷。

二人于潭边寻一平坦之地,铺开毡毯,摆上文房四宝,准备吟诗作画。

李公子率先提笔,饱蘸浓墨,笔锋游走于宣纸之上,山峦以浓墨勾勒轮廓,层峦叠嶂间尽显巍峨磅礴;

再换淡墨渲染,云雾缭绕之态仿若触手可得,山间清泉用细墨勾勒,潺潺流淌之景跃然纸上,留白处尽显天地空灵悠远,一幅《翠屏幽涧图》须臾间成,仿若将眼前山水凝于墨间。

苏瑶在旁,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赞道:“公子画技出神入化,此图有吴道子笔意,墨韵灵动,意境深远,将这翠屏山之神韵展露无遗,实在妙极。”

李公子谦逊一笑,递过笔来:“苏姑娘才情卓绝,今日山水清幽,正合姑娘诗意心怀,还望不吝赐墨,为李某这拙画添彩。”苏瑶浅笑接过笔,略一思忖,在画作留白处题诗一首:“

翠影遮天隐径幽,清泉漱石韵悠悠。林深但觉尘嚣远,坐忘时光静处流。”诗句与画作相得益彰,恰似琴瑟和鸣,墨香与诗意相融,李公子看罢,抚掌大笑:“姑娘此诗,犹如神来之笔,点睛之妙,让此画瞬间活灵活现,满溢生机,李某佩服!”

言罢,二人相视而笑,山间回荡着他们爽朗笑声,时光仿若在此凝滞,唯余这纯粹的雅趣与深厚情谊,于山水自然间沉淀升华。

此后,他们多次结伴出游,或于盛夏泛舟于碧波粼粼的湖面,荷叶田田,如绿伞撑起,粉荷摇曳其间,清香扑鼻,二人于舟中摆下棋局,对弈厮杀,

棋子落定声与湖水轻拍船舷声相和;或在金秋漫步于古寺庭院,银杏金黄,落叶飘飞,如蝶舞翩跹,踩着落叶沙沙作响,听着晨钟暮鼓,

感悟禅意人生于红墙下探讨诗词佛理;或在寒冬踏雪寻梅,白雪皑皑世界里,红梅傲立,点点朱红似燃烧的星火,苏瑶折梅轻嗅,李公子在旁为她拂去肩头积雪,相视浅笑,温情脉脉。

李公子对苏瑶的爱慕,恰似春日暖阳下的藤蔓,悄无声息却蓬勃生长。出行时,他会在路边摘下带着朝露的野花,精心编成花环,戴在苏瑶头上,看着她娇羞模样,目光满是宠溺;

苏瑶专注赏景时,他会悄然解下披风,轻轻披在她肩头,以防着凉;苏瑶偶感烦闷,他便搜肠刮肚,讲些趣闻轶事,逗她开怀,细微举动,皆是深情厚意。

然而,身处古代礼教森严之世,二人这般频繁往来、情谊深厚,虽无邪念,却也引得诸多侧目与流言蜚语。

相府中,不乏好事者添油加醋,暗中诋毁。苏琴虽远在边疆,可往昔余党仍在,借机在相国大人面前煽风点火,称苏瑶“抛头露面,与外男私会,罔顾礼教,败坏家风”。

相国大人闻之,雷霆震怒,责令苏瑶闭门思过,严令断绝与李公子往来。苏瑶满心委屈,泪湿鲛绡,深知封建礼教枷锁沉重,一时难以挣脱。

李公子得知,心急如焚,先是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向相国大人阐明二人不过以文会友,追求雅趣,绝无半分逾矩之举,对苏瑶,唯有敬重与爱慕,望大人明察。

而后,他归家恳请族中德高望重长辈出面,亲赴相府递话,详述自家门第清白,家风严谨,自已学业仕途顺遂,愿以正途、三书六礼求娶苏瑶,给她名分与安稳余生。

在李公子不懈努力下,相国大人态度渐缓,暗中派人详察李公子品行作为,见他言行一致,才学出众且为人正直端方,

对苏瑶情深意笃,遂默许二人继续往来,然再三叮嘱务必严守礼数,不可授人以柄。

苏瑶对李公子此番担当与付出,铭记于心,二人此后相处,虽更加谨慎,情谊却似久经淬炼的金石,愈发坚不可摧。

岁月悠悠,白驹过隙,李公子赴京赶考之时来临。临行前,二人于城外长亭话别,苏瑶彻夜未眠,亲手为他缝制赶考行囊,

里头备齐笔墨纸砚、干粮衣物,每一针每一线皆缝入担忧与期许,将行囊递予李公子时,眼眶泛红,柔声道:

“公子此去,山高路远,定要保重身体,考场之上,心平气和,发挥自如,平安顺遂。”李公子紧握她双手,目光炽热坚定,仿若要将她面容刻入心底:

“苏姑娘放心,我定不负所望,待功成名就,便来迎娶姑娘,与你携手一生,再不负这相知相惜之情。”

言罢,二人相拥,秋风萧瑟,卷起落叶纷飞,似在为这对有情人暂别而呜咽叹息。

放榜之日,李公子果然不负众望,高中榜首,名动京城。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