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现代言情 > 烟火人间事,毕家岁月长 > 第40章 社区文化建设

在公司于税务服务创新领域成绩斐然,稳固自身运营根基、持续拓展商业版图之际,毕超将关注目光投向了生活的“根基”——社区,深感社区文化建设犹如构筑一座精神大厦,对凝聚邻里、传承文明、营造温馨家园氛围举足轻重,然而当下社区,虽邻里相邻而居,却常如一盘散沙,交流匮乏、情谊淡漠,文化活动单调乏味,亟待有人添砖加瓦、重塑活力。

社区初始,硬件设施逐年完善,花园亭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可精神文化层面却“营养不良”。邻里间多是电梯偶遇的点头之交,老人日常孤独在家,孩童课余无处释放活力、探寻趣味知识,传统节日氛围寡淡,文化传承几近断档,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仿若漂泊船只,未寻到安心港湾。

毕超决意从兴趣小组组建破题,穿梭楼栋宣传,邀书法爱好者汇聚。消息一经传开,便在社区激起了小小的“涟漪”。退休教师张大爷第一个响应,他平日里就爱在家中挥毫练笔,苦于无人交流切磋,听闻此事,兴奋地翻出自已珍藏多年的湖笔和徽墨,早早来到社区活动室占座。银行职员小李,虽是忙碌的上班族,但自幼研习书法,也怀着对笔墨的热爱,下班后顾不得疲惫,赶来加入。还有赋闲在家的赵大妈,本是抱着凑凑热闹的心态,却也被现场热烈氛围感染,决定跟着学一学。

然而,居民参与进来后,困难也接踵而至。像赵大妈,起初对书法工具一知半解,握笔姿势都难以规范,练习时常常洇墨,宣纸被弄得一团糟,心里又急又沮丧,觉得自已“不是这块料”,差点打了退堂鼓。上班族小李工作繁忙,时常加班,活动时间与工作冲突,错过好几次课程,担心跟不上进度,对能否继续参与忧心忡忡。

针对这些问题,社区邀请书法老师专门为零基础居民开设“启蒙小课堂”,从工具认识、基础笔法,到纸张特性一一耐心讲解,手把手纠正握笔,还制作示范视频供居民课后复习。对于时间难协调的上班族,灵活调整课程安排,利用晚上和周末增设课程,并建立线上学习群,分享教学资料、布置作业,老师在线点评答疑,让大家能自主安排学习节奏。

首堂书法课于社区活动室开讲。几张长桌摆开,笔墨纸砚铺陈,老书法家义务执教,从握笔姿势、横竖撇捺基础讲起。张大爷听得认真,频频点头,还不时拿起笔示范给身旁的赵大妈看,纠正她略显生疏的动作。小李则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的示范,手中的笔随着讲解在纸上轻轻比划,墨香氤氲中,大家屏气凝神、挥毫泼墨。起初赵大妈笔画颤抖、字形稚嫩,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引得自已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可在大家鼓励下,她反复练习,渐渐有了感觉。“福”字渐有模样时,她脸上满是成就感,激动地拉着旁人分享。新春写春联活动更将气氛推向高潮,大红宣纸、金墨挥洒,居民们分工协作,有的裁纸,有的研磨,有的书写,张大爷笔锋苍劲有力,写下“瑞气盈门吉祥宅,春风拂槛富贵家”,引来阵阵赞叹;小李也不甘示弱,精心书写“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吉祥如意”,寄托美好祈愿。大家将写好的春联挂满活动室,满室红联映红笑脸,邻里借此熟络,情谊在笔锋游走间升温,社区文化种子悄然种下。

少儿科普营同步搭建,联合科技馆、高校志愿者,周末将活动室变“科学实验室”。消息在社区家长群里一经发布,瞬间报名火爆,家长们都盼着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课余体验。简易机器人组装活动现场,零件散落一桌,孩子们眼神好奇又专注。十岁的明明眼睛瞪得像铜铃,紧紧盯着桌上的零件,小手迫不及待地拿起螺丝刀,学着志愿者哥哥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拧螺丝,可螺丝总是不太听话,急得他鼻尖都冒出了汗,但仍不放弃,在志愿者指导下,终于成功拧紧第一个螺丝,脸上乐开了花。旁边的婷婷小姑娘心灵手巧,专注于连接电线,小舌头不自觉地伸了出来,那认真劲儿像极了专业工程师,当看到机器人在程序驱动下“活”起来,挥舞着机械臂,她兴奋得跳起来,拉着小伙伴又喊又叫。

但活动开展中,难题也不少。部分孩子年龄小,理解复杂科学原理吃力,组装步骤稍多就手忙脚乱、失去耐心;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操作工具不安全,不太放心让孩子独立参与。为此,科普营将知识讲解漫画化、故事化,把深奥原理拆成有趣“小片段”,还制作简易操作手册,图文并茂引导孩子。在工具使用上,志愿者提前进行安全演示,配备防护用具,全程贴身指导,打消家长顾虑。

天文观测夜,望远镜架于广场,对准浩瀚星空,志愿者讲解星座故事、行星奥秘。八岁的阳阳听得入迷,一边听一边仰头望着星空,努力在繁星中找寻着射手座和天蝎座,小手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声喊着:“我看到啦,我看到啦!”其他孩子也纷纷围拢过来,争着用望远镜一探究竟,求知欲被点燃,社区成课外求知乐园,智慧光芒在互动中闪耀。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重头戏”,中秋佳节,社区庭院变身“月宫仙境”,玉兔花灯高悬、桂花暗香浮动。居民围坐,分享手工月饼制作,消息传出,擅长烘焙的王姐自告奋勇当起“师傅”,带来自家的模具和秘制馅料。年轻妈妈刘女士带着女儿积极参与,小姑娘一开始手忙脚乱,面团在她手里怎么都不听话,不是太干就是太黏,急得眼眶都红了,王姐赶忙手把手教她,边示范边讲解:“宝贝,揉面要均匀用力,像这样,慢慢就光滑啦。”在大家帮助下,小姑娘渐入佳境,认真包起馅,压实,再用模具印出漂亮花纹。一旁的李大爷则发挥创意,用红枣和果仁摆出各种精巧图案做点缀。

不过,筹备时物料采购曾遇波折,像优质馅料供应不足,模具数量不够,影响活动开场。社区紧急联系周边多家超市、烘焙店,协商调货,还发动居民分享家中闲置模具,及时补齐物料,确保活动顺利。欢声笑语中,传统习俗不再是书本文字,化作指尖甜蜜、舌尖美味;端午时分,艾草菖蒲挂门楣,糯米粽叶齐上阵,邻里竞赛包粽子,老手带新手,技巧相传。擅长包粽子的陈奶奶手法娴熟,粽叶在她手中一折、一舀、一裹、一系,眨眼间一个饱满粽子成型,引来周围人阵阵惊叹。年轻人纷纷围拢请教,上班族小赵学得最是用心,一开始粽叶怎么都包不严实,米漏得到处都是,在陈奶奶反复示范下,他逐渐掌握窍门,包出的粽子有模有样,还和旁边的人打趣:“这粽子包得好,下锅肯定香,我这厨艺都要跟着涨啦!”翠绿粽叶裹紧糯米红枣,系上彩绳,煮熟剥开,粽香弥漫,文化纽带在协作与分享中编织得愈发紧实。

文艺舞台亦在社区中央搭起,“社区达人秀”定期开演。歌唱选手引吭高歌,通俗、美声、民歌交织,音符飘飞。音乐老师周大哥一亮嗓,醇厚歌声回荡全场,一首《我的太阳》技惊四座,观众们沉醉其中,有的闭眼聆听,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组织过程里,报名者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缺乏舞台经验,怯场严重,排练常出错。社区邀请专业声乐、舞蹈老师开展“舞台特训营”,从发声技巧、肢体语言到心理调适全方位辅导,组织模拟演出,让居民提前适应舞台氛围,增强自信。舞蹈队伍各展风采,民族舞裙摆摇曳似彩云飘动,广场舞活力四射燃动全场。广场舞领队张姨带着队员们整齐划一地舞动,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手臂有力挥舞,脚步轻快跳跃,彩色扇子开合间,宛如绽放的花朵。还有小品相声,演员妙语连珠,演绎生活趣事、邻里温情。社区的“活宝”父子俩,父亲老吴和儿子小吴登台表演相声,幽默调侃社区里的健身“打卡族”和宠物趣事,包袱不断,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居民从观众变身主角,才艺绽放,自信洋溢,社区凝聚力在艺术共鸣中增强。

文化传承不止于娱乐,口述历史项目悄然展开,走访社区老人时,许多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倾吐往昔岁月。退伍老兵孙爷爷回忆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神情激动,目光中透着坚毅,手比划着当年冲锋陷阵的动作,讲述战友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故事,听得记录人员热泪盈眶。曾在工厂劳作半生的李奶奶,说起旧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日夜赶工的日子,满是感慨,回忆大家为完成生产任务齐心协力、攻克难关,虽辛苦却充满干劲,这些故事从记忆深处唤醒,整理成册、编印成书,置于社区图书馆,青年翻阅,仿若穿越时光隧道,先辈拼搏精神薪火相传,社区根脉在历史回溯中清晰深刻,文化底蕴沉淀厚重。

伴随文化建设深入,居民自发成立“文化守护团”,维护设施、策划活动;社区图书馆藏书丰富,阅读沙龙定期举办;环保公益融入日常,垃圾分类宣传、绿植领养,绿色理念扎根生活。社区从陌生冷漠“聚居地”,变身温暖活力家园,情谊流淌、文化传承、精神富足,成为城市文明璀璨明珠,吸引周边社区观摩学习,为基层文化建设贡献样本力量。

然而,前行亦遇荆棘,资金筹集常遇瓶颈,活动道具、场地布置等开支庞大,仅靠微薄物业费与有限赞助难以为继;场地协调困难,活动室空间有限,大型活动需外借场地,审批繁琐、租金不菲;志愿者流动大,学生毕业、工作变动致人员更迭频繁,传承培训耗时费力。

为破资金困局,毕超牵头成立社区文化基金,联合街道、企业、慈善组织,举办慈善义卖、文化众筹,居民捐闲置物品、创作艺术品义卖,企业按捐赠配比出资,款项专款专用,保障活动持续;场地协调上,与周边学校、商场“结对子”,错峰使用场地,资源共享,签长期合作协议,简化流程、减免租金;志愿者管理强化培训体系,新老交接有章可循,设立荣誉激励,颁发证书、奖励积分换礼品,提升归属感、忠诚度,以不懈努力攻克难题,护航社区文化建设稳健前行,铸就和谐美好精神家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