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室,一炮而红。
“哎, 你听说无息贷款的事了吗?”
“怎么没听说,那报纸上都写了呢。”
“怎么样,说是白用钱, 不用给利息, 贷款不?”
“你这想的真美,还白用钱,你贷款了以后,到了时间还不上, 那是要坐大牢的,人家还写得明明白白的, 父债子偿, 只要还不上, 你子子孙孙都得还,你能玩的过上头的人?”
“啧, 倒也是。”
“我听我媳妇说, 她娘家不是在农村吗,那信贷员挨家挨户上门, 让贷款, 一个敢贷的都没有,谁敢欠国家的饥荒啊, 再说,现在这世道好,又不是吃不上饭,也用不着那个大钱,安安稳稳过日子得了。”
“你说的也有理, 可要是有好门路,做个小生意啥的, 正愁着手里没钱的人,这贷款拿着钱,就能做买卖,以后说不准就能成个有钱人呢。”
“谁能保证做生意一定能赚钱,赔掉裤子的也有,再说那政策一年一个样,现在是放开了,那以后再收严呢,再给你安上投机倒把那一套,谁受得了,那贷款的钱要是还不上,弄不好就是家破人亡。”
大街小巷,关于无息贷款的讨论声随处可见。
大部分人还是保守的,想也知道,这个花钱以分为单位的年代,让你贷以千或者万为单位的钱,这在普通人眼里,无异于天文数字。
京大,唐秀秀宿舍几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郝珍珍向来是发言最积极的,“无息贷款,贷款五年十年的,利息还不用付,这应该是很好的政策吧,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形式,以后的市场经济只会越来越活跃,如果能用这笔钱做生意,基本稳赚不赔。”
几人是学习经济的,自然看得比其他人更透彻。
徐芹嗯一声,“是个好机会,这是国家扶持一些有头脑,但是没资金的人吧,先富带动后富,总要有一部人先富起来才行。”
蒋丹丹跟着点头,“这话我赞同,不过,我心里虽然明白,可一想到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账压在身上,气都喘不开,根本不敢贷。”
小农经济下发展起来的思想,总是更保守一些的,陈晓水赞同郝珍珍的看法,可同样属于蒋丹丹那一派的,“我和丹丹想的一样,在我们村,我家一百多块钱的饥荒,都弄得我家里人天天急的不行,想方设法的还钱,这要是欠上千的钱,搁着农村,没几个人能受得了。”
这话倒是实话,金夏月也插话,“不用说农村,就是城里,也没几个人敢去贷款,未来是不确定的,形势是多变的,没有谁有一定赚钱的生意,我虽然知道这是好的,可是我也不会贷款。”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听着唐秀秀半天没说话,郝珍珍朝着她那边伸头看,发现她还靠在床上看那份报纸,“秀秀,那报纸看好长时间了,咋还没看完,快和我们说说你的想法啊,说不定明天上课,老师也会和我们谈论这个事情。”
唐秀秀心不在焉嗯一声,“我在看贷款要什么条件。”
“看那么细干什么,我们又不……”,这话没说完,郝珍珍立马转了话头,“怎么,你要贷款啊。”
唐秀秀把报纸看了好几遍,觉得有些地方还是说的模糊,回头得去银行再问问,她收了报纸,“对啊,贷款,你们要是有谁有想法的,我觉得也可以贷款试试。”
以大学生身份进行小额贷款的,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抵押物,这是个好机会。
徐芹笑着接话,“我们刚还说呢,没几个人敢贷款,你这就说要贷款,都知道是好事,可是也都怕还不上。”
唐秀秀摇头,如郝珍珍所愿,开始发表意见,“还不上应该是极少数的情况,大家想想通货膨胀,这笔钱,绝对贷的值。”
这名词不难理解,上课的时候已经初步接触过,城里出生的郝珍珍对这个概念触感不深,可蒋丹丹身在农村,认识就比较深刻,“我知道,就拿猪肉来说吧,现在我们那边是□□毛一块钱一斤,再往前,我爸小时候,他说猪肉四五毛钱一斤呢,再朝前,我奶奶说,她那时候钱更值钱,拿着两毛钱去买肉,不仅能提回来一斤,人家卖肉的还有煮好的大肉块,还能拿一块就在那里免费吃,从我奶奶那一代,到我们现在,这钱贬值好几倍,等下一代,可能就两块钱一斤猪肉?那我们的工资是不是可能翻一倍?这样算的话,现在贷款以后还,倒是很赚的”
郝珍珍还真不知道猪肉还有两三毛钱一斤的时候,蒋丹丹这话一说,倒是让她对通货膨胀这词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陈晓水作为资深保守派,同样知道蒋丹丹说的这些,宿舍几人如今都很熟悉,她也就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算工资会翻倍,那也是好多钱呢,要是还也不容易。”
果然,时代和局势,会限制人的眼光,不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