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5年,即后唐同光三年的春正月甲午日(初一),李存勖皇帝在明堂殿接受了朝臣们的祝贺。仪仗队列威严整齐,护卫如常规一般,彰显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丙申日,李存勖下诏,因考虑到唐昭宗和唐哀帝的陵墓尚未修缮完备,便命令有关部门另行选择园陵进行改葬。然而,不久之后,由于当年遭遇饥荒,财政状况困难,这一计划不得不被迫停止。与此同时,契丹军队侵犯了幽州,边疆局势顿时紧张。
戊戌日,李存勖再次下诏,对官员的任命和待遇进行了调整。诏令规定,从今以后,特别恩赐授官以及侍卫诸军将校、内诸司等官员的任命文书,将由官府统一提供,旧例中需要缴纳的朱胶钱、台省礼钱一律停征。对于其余应征收的台省礼钱,也将比旧数减征五分之四,只征收五分之一,特别恩赐的则不征收。此外,兵部、吏部两司每月将各支取四十贯钱,作为吏员的食宿费用。少府监在铸造钱币、制造印文时,今后也不得再征收铜炭的费用,所需物料将由官府统一提供。
庚子日,李存勖车驾离开京师,前往邺地。同时,他任命前许州节度使李绍冲为太子少保,前邠州节度使韩恭为右金吾大将军、充两街使,前安州节度使朱汉宾为左龙武统军,对一系列官员进行了人事调整。庚戌日,李存勖的车驾顺利到达邺地。他随即命令青州节度使符习修缮酸枣河堤。原来,在后梁末帝时期,为了阻挡后唐军队,曾决开河堤,引水东流至郓州、濮州。如今,李存勖下令修缮河堤,以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秩序。
丙辰日,幽州传来奏报,节度使李存贤不幸去世。李存勖对此深感痛惜,并立即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二月甲子日(初一),李存勖再次下诏,对兴唐府管辖范围内的百姓给予了税收减免的优待。诏令规定,随丝盐钱每两减免五十文,逐年所表的蚕盐每斗减免五十文,小菉豆税每亩减免三升,都城内所征收的税丝则永远免除。这些措施有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丙寅日,定州节度使王都来朝见李存勖,汇报了定州的政务情况。丁卯日,李存勖在近郊打猎,展现了他的武勇和豪情。己巳日,他召集从臣在鞠场击球,与臣子们共度欢乐时光。辛未日,许州传来奏报,襄城、叶县按照敕令割隶汝州,但扶沟等县请求仍隶属本州。李存勖经过审慎考虑后,同意了这一请求,体现了他的灵活和务实。
甲戌日,李存勖任命沧州节度使李绍斌为幽州节度使,依旧任检校太保;同时任命大同军留后安元信为沧州节度使。这一人事调整旨在加强边疆地区的防御力量,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乙亥日,李存勖前往王莽河射雁,享受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丙子日,李嗣源上奏称在涿州东南打败契丹军队,生擒首领三十人;符习也上奏称修堤的役夫因雪寒逃散。枢密使郭崇韬则上表辞去兼任镇州之职。
当时,李存勖命令李绍斌镇守幽州,但考虑到李绍斌当时的声望还不够重,他想以李嗣源为镇帅,并且作为李绍斌的声援。为此,他调郭崇韬兼任汴州节度使。李存勖召见郭崇韬商议此事时,郭崇韬认为这一安排非常合适,并恳切地辞去了兼任之职。他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李嗣源在镇州的工作,为国家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庚辰日,李存勖正式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李嗣源为镇州节度使。辛巳日,他又任命皇子继潼、继嵩、继蟾、继峣都为检校司徒。这些皇子都年幼尚未出阁,但李存勖已经为他们的未来做好了规划。同时,突厥、渤海国都派遣使者进贡特产,表达了他们对后唐的尊重和友好。李存勖也前往近郊射雁,享受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甲申日,李存勖任命枢密使郭崇韬为依前守侍中、监修国史、兼枢密使,并增加了他的食邑实封。这一任命体现了李存勖对郭崇韬的信任和重用。广南刘岩也派遣使者向李存勖奉书,称“大汉国王致书上大唐李存勖”,表达了广南对后唐的尊重和友好。
乙酉日,李存勖在郭泊射鸭,享受了狩猎的乐趣。丙戌日,他册封定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王都为开国公,并增加了他的食邑实封。这一册封体现了李存勖对王都的赏识和嘉奖。
戊子日,李存勖再次前往近郊射雁,展现了他的武勇和豪情。然而,就在这一天,工部尚书崔柅不幸去世。李存勖对此深感痛惜,并赠予他右仆射之职,以表彰他一生的功绩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