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升迁的秘密 > 第744章:新的发展(二)

“其实,我们政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引导。大浦镇的商业中心为什么没有在别的地方形成而就是在这一块地方形成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我们政府机构在这里。”

“因为政府机构在这里,所以,自然而然地,大家就围着政府周边进行发展了,加之,我们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一些基本的设施引导商业的发展,比如鼓励房地产,建立了农贸市场等等,而这些也是我们发展的关键。”

“所以说,要建立一个新的城镇,单靠政府的力量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我们可以引导,这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宁致远侃侃而谈着。

听到宁致远这么一段话,王文超思想突然沉寂了下来,见到宁致远停顿了下来,便说道:“你继续说”。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确立一个发展规划,然后通过我们的一些政府行为来引导和带动这种民间的自发发展,这样就能够加速这个城镇化的过程,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城镇化的发展经验,就能够确保新的城镇化不会出现现有的城镇化中犯的错误了。”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在那一块地方,新建立一个小城镇,意义绝对不比引起一个上亿的企业以及设立一个合作社小。”

“我们大浦镇是以我们现在的政府所在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镇上为中心的,可我们的基层设施、民用生活设施根本就不配套,现在的大浦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其实已经超负荷运转了,每年新加入这个城镇化的人口确实不断增加,我估计,要不了五年时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农贸市场你早上过去看,是人满为患,买点东西甚至需要挤着进挤着出,因为需求增加,那么供给自然增加,所以很多老百姓就会在沿街一带摆摊,我也看了,我们有专门的人来制止这种行为,但是,这是治标,不是治本。”

“另外,看看街上跑的汽车和我们有的公用停车场吧,街上跑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一到高峰期,道路都是拥挤不堪的,而道路除了现在的几条主干道,其余的根本没有办法加宽,因为当时的发展没有进行规划,两边都是房子,留出来道路实在是太窄。”

“解决这种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城镇人口,而我们当然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加入城镇,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流,另外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城镇。”

宁致远显然是有别而来,因为他是做了笔记的,王文超看见他翻开的笔记上面,写了整整几页纸。而宁致远说的这些存在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这说明,宁致远是做过调研的。

“这些我能够理解,也都清楚。你详细说说你前面说的这个关于政府的引导和带动的具体方案吧”王文超点点道。

“我是这么想的,要想发展小城镇,如果真的靠民间自发的发展的话,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所以,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拿出一个规划出来。这样,肯定会有很多商人因为我们的政策而闻风而来,自主加入抢得先机。”

“一般,政府要在某个地方发展新区,只要放出去一点风就会有很多的发展商趋之若鹜了,这就是政策的力量,也是大家对政府的一种信任。”

“第二点,我们政府也必须拿出点资金来设立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比如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的农贸市场,这一点很重要,农贸市场一建立起来,有人在里面卖东西,自然周边的人就不会舍近求远去别出买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农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那么人流量也就起来了,而只要有了固定的人流,那么其余商业的发展就会自然而然了。”

“另外,我也看到了一个我们政府明年的工程,有一个安居工程,就是安置房对不对,我们把地点换到那边,在那边划出一块地来建这个,我们不指望他能够带来多少人流,但是这个对房地产的引导作用将是巨大的,只要,房地产商看中了这边并且加入进来,那么,这个城镇化就基本上不成问题了。”

“我想,要不了三年时间,这个小型的城镇就能够初具规模,五年左右时间,就能够大致成型了”宁致远非常肯定地说道。

听到这,王文超补充道:“你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