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怎么溜走的?怎么赵小小就长这么大了?
凌一第一次理解了为什么人类在送别子女时,会显得有些可怜,因为她现在就是这样。
赵小小拒绝了凌一帮她铺床,凌一也拒绝了赵小小送她,因为赵小小还要回寝室铺床,凌一独自走过会阳二中的林荫大道,看着人来人往的父母子女,一股难言的酸涩涌上心头。
一个人回到茶水镇,一成不变的生活突然让凌一觉得有种死一般的寂静,她甚至想,要是赵家伟来闹事纠缠,都好过这样死一般的沉寂。
秋天的时候,茶水镇的大路开始装上路灯,一路通明,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不用去接孩子放学,凌一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每天早起买菜,回来开店,守着自己的凉菜店,一守就是一整天,晚上再推着车去磷肥厂的夜市摆摊。
磷肥厂的夜市以前还有马戏团表演,今年开始有些不景气,人流量少了很多,要不是凌一没事干,她也不会来摆摊。
不过,凌一卖的夜烧烤和卤菜,倒是给日渐萧条的夜市吸引了不少顾客。好多人晚上不睡觉,就冲着她这儿的美食来。
赵小小后来每个月回家一趟,学校给的月假是两天,她回来和凌一住两天,吃点妈妈做的好菜好肉,这两天就是凌一不出摊不上班,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两天假期。
两母女坐在长椅上看电视,一如最开始搬来排排楼时的模样,那时候,身旁还有一个人。
高一上结束的寒假,赵小小在冬日里盖着毛毯坐在铺上棉垫的长椅上,扭头看凌一,语气平淡:“妈,你一个人也太孤独了,要不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吧,我说真的,我可不像赵轩耀,那么抗拒自己爸妈寻找幸福,只要是你喜欢的,对你好的,我都接受。”
凌一淡淡地瞥她一眼:“你是我妈还是我是你妈?你还催起我来了。”
赵小小磕着瓜子,往后一倒:“唉,谁叫你不让人省心。”
凌一瞥见赵小小那副小孩装大人的叹气样,开始疑惑,怎么小孩长大了,开始管起她来了,这么一对比,以前赵小小什么话都听她的,可爱多了。
春节两母女过得还算开心,这是她们一起度过的不知道第几个年头,比赵小小十岁前度过的每一个春节都开心。
年后赵小小连十五元宵都没过就要返校,没办法,现在高中压力都大,会阳二中的学生都是冲着考大学去的,学业压力大得很。赵小小又是自己年级里的火箭班,全都是优等生,天赋、努力,班里的学生一样不缺。
即便火箭班的奖学金是全覆盖的,但赵小小也不甘心认输。她是以全市第一,自然也是会阳二中全校第一的成绩进来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她,看她以一个农村孩子的身份来到大城市的尖子班,见到无数和她一样不缺天赋不缺努力,甚至教育资源从小就比她好的学生,她会不会感受到落差,会不会挫败因此成绩下降。
但很可惜,这些人的期望落空了,高一上学期,赵小小稳坐全校第一。她的确没有下课后还能找老师补课的资源,不知道所谓的夏令营、竞赛对她以后有什么帮助。她只有一成不变地学习,一成不变地渴求成功,在别人故作轻松把一切努力都推给天赋的时候,丝毫不掩饰自己为了学习用尽全力。
走之前,赵小小最担心的不是自己分科后会面临学校里多少被文科科目拖了后腿的理科天才同学,她最担心的是,镇口送她上车的妈妈。
一次次的离别,送三姐离开,送夏风离开,最后送赵小小离开,凌一不喜欢这种感觉。但她不会主动去挽留,生活就是这样。
但是,在凌一慢腾腾回到家时,客厅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第61章 回来
电话那端传来熟悉的女声:“凌一,是我。”
夏风的声音,凌一怎么会听不出来,她接起电话的时候愣了一下,说:“找小小?她去学校了。”
“不,我找你。”夏风的语速变得很慢,一字一句咬字清晰,仿佛在说一件非常严肃郑重的事。
凌一点头,也不管夏风看不见:“嗯,有什么事吗?”
“我暑假要辞职,没地方可去,”夏风说出这四个字,禁不住长出一口气,“我想问,你家的房子还有空房间吗?”
夏风和凌一重聚又分别的那个晚上,她看着被吵醒的父母,最终还是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内心,她不能做到无拘无束地活着,但她想要让更多的孩子有可以挣脱束缚的机会。
和父母的谈话,一直到清晨的微光照进客厅才结束。那一晚上,夏风坦白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性取向,父母都是教书的,想要以理服人,但夏风前些年和凌一学的那些话,堵得父母直呼“歪理”。
夏风已经不是刚毕业的小姑娘了,她几年的支教生活,什么样胡搅蛮缠的人没见过,父母的一些犀利言辞,在她现在看来,都还算温和。
教了半辈子书的老两口,一夜的时间,仿佛老了许多。自知劝不动夏风,只能告诫夏风,如果她选择这条路,她们不会承认她,也不会承认她未来可能出现的同性恋人,这个家,不会再有夏风的一席之地。
夏风早猜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却仍因此难过。她问过父母,是想看着她痛苦地找个男人结婚,浑浑噩噩过一辈子,重复她们二老的生活,还是想看她找到真正的幸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结果父母的回答是第一个,她们认为,第一个才叫幸福,平庸且毫无波澜,只要不碰上酗酒、家暴、**、出轨、赌博、xidu、无能的男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