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说,“这里是教学楼的出口,不是洗手间的方向。”
荀烟稍有语塞,“我……”
李徽从来不担心学生犯错,只怕学生犯了错态度还无所谓。
她看见荀烟还要辩解的样子,简直气得快疯掉。
“回去上课!”李徽狠狠推了荀烟一把,把人向教室拽,“现在是上课时间!”边走着,她又问,“荀烟,你看过自己的考勤表格吗?”
“老师,我……”
“啊,也是,那里面每一次缺勤,都是你亲力亲为写上去的。”李徽冷着脸说,“考勤表格有多难看,你应该心里也有数。”
话音落下,她们走到教室后门。
“回去上课!”李徽再次说道,“荀烟,我就在后排看着你。你有什么小动作一清二楚。”
“还有,下课后留一下。”
李徽气在头上,没控制音量。教室里,就连任课老师也循声看过来。
荀烟被推得几步踉跄。
转回身,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落在她身上,有困惑也有幸灾乐祸,大多都看热闹不嫌事大。
迎着那些目光,荀烟不自觉垂下眼。
直至她坐回座位,那些视线依旧不消散。
任课老师在讲台上拍拍手,“好了好了,注意力都收回来。我们继续讲十八世纪的洛可可风格……”
荀烟看向PPT,调整情绪,装得像个没事人。
她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受。
羞愧?懊悔?难堪?但荀烟发现自己居然都无所谓——知道做错了,也知道别人的戏谑、嘲笑都是情理之中。却没有丝毫自责,只是苦恼运气实在太差,居然撞上李徽。
九十分钟的课说长不长,荀烟看着PPT,思绪在图文上游离。
下课铃打响时,周围的学生叮铃桄榔收拾课本,火速逃离战场。谁也不想被李徽的怒火殃及到。
荀烟认栽,坐在座位上等着李徽过来。
而李徽一靠近,却开口问了课上内容:“新古典主义的艺术信念?”
“艺术信念?”荀烟猝然意识到这是李徽在让步。如果答得好,说不定能拿一张免死金牌。
她庆幸自己好歹听课了。
“新古典艺术反对巴洛克、洛可可繁琐品类,重振古罗马、古希腊的艺术。”
李徽看着她,再问:“它最早出现于什么时代,什么领域?”
“十七世纪中叶,建筑家居领域。”
“Neoclassicism代表人物?”
“巴利,弗拉克斯曼……”
“原来你还是认真听课了。”李徽这才缓和面色,“荀烟,你知道今天我在楼道里碰到你,是什么感受吗?”
“不知道……”
“我很痛心,也感到悲哀。”李徽说,“我听别的老师说你逐渐不学无术,甚至还不愿意相信。转头在楼梯口碰到你……”
她语气稍顿,轻轻叹息,“真像给了我当头一棒。”
荀烟低下头,“李老师,对不起。”
空旷的教室里,气氛有一瞬间的停滞。
是李徽揉了揉眉心,“小荀,你才二十岁,我不想看着你误入歧途。你最近是怎么了?是恋爱了吗?我听别的学生说,经常是谁一条信息,你就随叫随到……”她认真看向荀烟,“荀烟,你告诉我,这是谣传还是真的?”
听着李徽的话,荀烟第一次尝到内疚的滋味。
李教授是真的担忧她,也想把她劝上正路。
可荀烟该怎么说?
她与宋汀雪的故事,本就是一桩旁人无法插嘴的隐秘心事。
没有人会理解她,也没有谁会与她感同身受。
荀烟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也怕遭到质问。
所以当她开了口,仍然下意识扯出一个凄苦故事。
虚假,但更合情理的。
“李老师,我……家里有人生病了……”荀烟哑了声音,泪水随着话音落下来,“我不得不去照顾……”
潸然的神色,声泪俱下的诉情。
——两年前被李徽盖章承认的好演技,在这一刻又成功骗到了她。
李徽猛然意识到,那些把荀烟拽出课堂的短信,很可能是医院发来的疾讯。字字关乎性命,却被曲解、被编排。
“抱歉,小荀,我不知道是这样的情况……”
真诚如李徽,哪里想得到荀烟会接二连三地骗她?
*
荀烟走出教室,告别李徽,拿袖口擦去脸上泪痕。
重新垂下手的那一刻,面上悲戚荡然无存。
只剩下些许疲惫。
她走出几步,在无人处重重叹了口气。
又下意识撒谎骗人了。
这些近乎本能的举动告诫荀烟,她骨子里还是七九。
虚伪又恶劣的七九,对不起李徽的善意。
而想到李徽的话,她又犹疑起来。原来在别人的视角里,她对宋汀雪的依恋,居然这么畸形吗?
她当然明白,在与宋汀雪的关系里,她向来只是下位者。可是……
手机的震动打断她思绪。
电话里,宋汀雪懒洋洋问她:“小栀,你在哪儿了?”
宋小姐的声音一如既往动听。
她对荀烟说:“我好想你……”
*
我好想你。
这样的话,就连几年后想起,仍让荀烟隐隐心悸。
而对二十岁的荀烟而言,这世上再没有别的话语比这四个字更有吸引力。
像有一种魔力,驱使着她二话不说跑出学校。
立刻把李徽教授的话弃于脑后。至于先前那些似是而非的想法,也顷刻丢弃得一干二净。
半小时后,她赶到风投公司。
直行电梯里走下面熟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