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i说。
林元枫闻言一怔,突然想起了那些她以为再也不可能发生的剧情。
至爱无所依,至亲无所近。
即使身处高位,也是孤独一生,郁郁而终。
这是燕行露原本的结局。
她做了这么多,她却还是要走上这样的结局吗?
林元枫扶额,倒吸了一口冷气。
但她还是没什么动作。
没回洛京去,亦不寄信过去。
她甚至不再有意无意地去打听有关燕行露的事,只专心做自己的事。
梨市重开,一年一度的聚雅集也在不矜苑里顺利举办。
规模是大不如以往了,但好歹根基还在。
只要给够时间,总会慢慢恢复的。
就像她,离开燕行露后,起初是不适应,但时间久了,竟也觉得自在。
不过就算她不去主动打听皇帝的消息,也总有相关事迹三三两两地传入耳内。
这个国家已经在她的治理下越见昌明,百姓都称“长景之治,盛在贵主”。
长景,正是燕行露定的年号。
林元枫心想,天下贤才众多,燕行露总能找到可以辅佐朝纲的。
就像那个侍于帝侧的位置,缺了她,对方也能找到新的可人儿。
还更娇俏,天真,不会有那么多恩怨纠葛。
人心易变,或许,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4 09:14:18~2023-03-15 23:59: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geao 8瓶;天王星引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凌凰25
春去秋来, 转眼已一年矣。
相里谷在这期间断断续续修建了不下十次,但规模形制比原来缩减了不少,许多本是院落厢房的地方, 再重建时统统改为了园林,栽上梅竹松柏等做景。
陶鸿哲请了好些师傅进来, 专门辟出地方给他们修学研经。
只是谷内的人到底少了太多,入了夜, 四处还是空空荡荡的。
宫里时有消息传出。这一年里朝廷全在改化旧制, 年初, 女帝便下令实行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八大行省,统领各地州县。如此划分之下,各省相邻的险关被切开, 以防省官居险而守, 割据一方。
行省辖区内各级官吏每三年会迁调一次, 并需定期接受考课及朝觐述职, 御史台还将不定期派出监察御史及廉访司对这些地方官吏进行巡察按问。
为确保官吏廉洁为民,朝廷严格规定了各品各级官员所用的形制, 超出一分一厘皆将受到盘查,并且一人为官,则其三代以内的亲属都不得入仕。
洛京宫城外在女帝的吩咐下放置了四座铜匦, 效仿则天皇帝, 用以广收天下奏疏,百姓可上奏申冤、谋仕、言政、献策,并设专门的理匦使和知匦使进行管理。
此外, 女帝还下令广开女禁, 废除青楼、勾栏等场所, 严禁人口买卖,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居养院和免费的医馆,使得老幼病残者皆有所待,并用统一的色纸发行纸币银票等用于市场交易,建立典银司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来印制相应的银钞数额,于多地设立官营的钱庄银号,用于金银的兑换和存放。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正是这些诏令的颁布,让大凌迅速脱离改朝换代的混乱,繁荣稳定地发展起来。
而其中,有些是她与燕行露提过并写在治国宝策中的,至于那些她没提及的,要么是燕行露自己想出来的,要么就是贤臣进言的。
当然,除了这些关乎民众生活的国策外,女帝的日常生活也备受关注。
听说楚国的广雅王又来国都使访,前前后后共有三次了。女帝还亲自陪同他将洛京城内外巡游了一遍。
而那宫内不知来历的少女,仍留在燕行露身边,不过没有像其他女官那样册有品级,只知道她常伴御驾身侧,与之谈笑自如。
林元枫听到这些消息后,并没什么大的反应。
她的眼睛瞎了,再做宰相多有困难。
至于侍君,她每想到这,都是一笑而过。
燕行露如今有佳人玉郎在侧,这样的事,应该也轮不到她了。
那队被燕行露留下的人马仍在相里谷内住着,她的二叔得知他们的身份后,再不敢差遣他们,随意他们在相里谷内外巡查操练。
时间一长,他们便成了谷内的守卫。
不过,还是有那么两三个人每月定期离谷。
至于是去做什么,不言而喻。
林元枫对此都是漠不关心,倒是飞霜和策雪,会时不时在她耳边提上那么几句。
她听得烦了,便不轻不重地开口道:“要是你们也想回都,尽管跟着他们一起去就是了。”
两人闻言一噎,再不敢多话了。
……
十月,是相里谷的祭月。
谷内外都挂上了白幡、灵花,长明灯点起,祭奠那三百多个无辜死去的亡灵。
林元枫平时面上就没多少笑意,此时更是阴沉。
从这月月初开始,她便一直待在后山的那片香枫林里。
先前相里谷众人被屠,就是被葬在了此处。
而陶净临等人的尸首,则葬在了山内一处六角亭对面。
这也是她授意的。
这样,每当她去那座凉亭闲坐时,一抬头,就能“看”见她的爹娘他们了。
飞霜和策雪二人虽陪着她,但她们几乎都不出声,只留她一个人坐在靠椅上,静静听着枫叶摩挲的瑟瑟声响,仿佛海浪一般,一层盖过一层。
那时的她似乎想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