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枫腰伤没完全好,这个年她是和王燕茹一起过的。
“琪琪她今年不回来过了,说是在大学附近找了个兼职。”王燕茹说, “那我回去也没意思, 留这里给你烧几顿好吃的好了。”
周枫觉得随意, 当然她要留下来自己更方便些。
毕竟腰伤还没完全好, 需要有人帮她在背后敷药热疗。
温筠鹭那边陆陆续续寄了几封信来。
书信的格式也越来越正式。
信纸上有淡淡墨香, 看字迹,应是用自己留在江城的那支陈连敏送的定制钢笔写的。
书信内容大多是关于彼此近况, 有时还会附上几张照片。
周枫也会图文并茂。
不过寄的不是照片, 而是自己随手画的图纸。
有客厅里的鱼缸,阳台花架上的绿植, 也有临水广场上巨大的雕塑。
过年期间因为腰伤, 她几乎没怎么出过门。
除了楼上徐木木来看望过自己外,天艺出版公司那边也派人过来慰问过自己,给自己带了些茶叶和饮料, 并表示期待她与他们的长期合作。
而后门可罗雀,再无他人前来。
徐木木也很快回她爸妈家过年去了,周围尽管热闹, 成日有敲锣打鼓的庆年声音,但周枫不能出门, 只能待在家里, 每日和王燕茹面对面, 不免无聊甚甚。
她在江城那会儿,每年这个时候, 聚会邀约是不断的,尤其是……
她顿了顿, 心一沉,不再胡思乱想下去。
再后来,快递也停了。
意味着温筠鹭就算寄过来信她也收不到了。
周枫彻底百无聊赖起来,终日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见王燕茹买了一堆毛线球回来,周枫看她打毛线打得勤,索性也过去要了两个过来学。
“谈恋爱了吧?”王燕茹问她,“就是那个送你香水的人?”
周枫微愣。
这么多年了,这是她第一次问她这么私密的事。
“嗯。”她淡淡应下了,“是个很好的人。”
“江城人?”
“嗯。”
“那你回来干嘛?”
“静心。”
“唉。”
多的周枫没说,也没打算告诉王燕茹——不是害怕对方阻挠反对什么的,毕竟她妈现在阻止不了她做任何事,只是这种老人观念陈守,说出去只会刺激到她们。
反正根本不需要她们的同意,说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年初三,王燕茹闲不住,见附近有庙会活动,一并凑热闹去了。
临去前忘了给周枫烧吃的放冰箱里。
周枫无奈,只能自己随便下了碗面吃。
还好回来时王燕茹还记得买菜,脸上喜气洋洋的。
“我给你们求了符,保平安的。”她从兜里拿出两个红色祥云纹的符,上面写着‘安’字,“给你一个,给大师开过光,很灵的。”
“……”周枫拿过随意看了眼。
很粗糙的一道绣样,就是卖来哄人的。
“嗯。”她将这玩意随手放在了卧室床头,而王燕茹则分外珍重地将另一道符放进她自己包里。
这道是要给谁的,不言而喻。
周枫见状冷哼:“我快饿死了,煮饭吃吧。”
就这么平平无奇地过了年。
好在初六这日,快递点终于开了。
又过一日,温筠鹭之前寄来的快递才到了手上。
估计是过年,送的东西也多了很多,好大一箱。
除此之外,周枫还发现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用软木塞塞着。
里面则放着两撮白色的毛,其中一撮微褐。
她盯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木通和没毛身上的羊毛。
那撮微褐的应该是没毛的。
她握着玻璃瓶,微微笑了一下。
*
年后,周枫的腰伤已经好了许多。
再去复查,医生说还需静养两周左右,而且不能做剧烈运动。
周枫倒不甚在意,虽弯腰时仍有刺痛感,但比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状态已经好多了。
既然腰好了很多,周枫便开始继续创作。
不过没多久,她又要为自己的腰担忧。
因为她要出一次远门。
俟堂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已经出来了。
而她去年送去参赛的作品《梓庄旧事》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颁奖典礼预计在二月中旬于北京文学馆举办。
奖项的主办委员会也给她发来了邀请函以及祝贺信。
这是国内四大文学奖项之一,虽然奖金甚少,但殊荣难获。
何况周枫还很年轻,能获得此类奖项她已经心满意足。
得到大众认可是首要,但得到同行认可后,她底气也能再往上提一提。
只是这类奖项一向没什么关注度,总是静悄悄的宣布,静悄悄的举办完典礼仪式,连新闻报道都甚少。
就连热搜,都只在末尾几位,很快就被推了下去。
周枫在信里和温筠鹭提了这件事。
斟酌许久,还是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两句。
反正如果温筠鹭上心,具体如何她会去网上搜的。
临近颁奖典礼,周枫在委员会的安排下去了北京。
至于王燕茹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周枫就让她跟自己一同去了。
但这可能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头等舱,第一次去首都。
比想象中的豪华让她不敢多话,生怕出什么差错,所以一路上稍显木讷。
到了酒店,周枫给她单独开了个房间让她住,叮嘱她不要随便外出,有事打电话后就出去参加聚餐了。
这次聚餐也是主办方举行的,席上都是一些文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有此次奖项的获奖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