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乘风入疆 > 第135章 过关

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终于到了面试的时候。

陈雁和赵玉林早早出发去了乌鲁木齐,对于这次的面试,两人的心态也有很大区别。

对于陈雁来说,笔试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不是竞争力那么火爆的岗位,自己都有信心能够进入到面试环节,现在需要的就是改正心态,让自己能够把真正的实力发挥出来。

赵玉林则是轻松很多,对于这场面试,几乎有势在必得的把握。

两人分别走进不同的面试考点。

陈雁这次的运气比上次强了许多,抽签的顺序号正好位于整个考场的中段。

这个阶段,考官至少已经听过了几名考生的发言,对于整场面试的大体情况有了自己的判断,打分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低分或者高分,而且考官的耐心还比较充足,这个主观状况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反而是能够影响最终成绩的重要因素。

半个小时之后,陈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离开候考室。

咚咚咚!

进入面试间。

事业编制的面试环节比起省考和国考来说都显得简化了很多,考官的人数从七人减少到了五人,旁边还有记分员、核分员和纪委派来的监督员。

陈雁暗暗攥紧拳头,仔细聆听考官陈述考题。

结构化面试通常有三道题,一般情况下,三道题分别是关于时政理论、突发情况、人际关系的解答。

对于这些,陈雁早已经做过万全准备。

三道问题的答题时间是十分钟,按照张文斌之前在面试课程讲授的内容,最佳的回答时间是八分钟左右。

回答的时间太短,考官会觉得考生的思维不够充分。

回答的时间太长,考官的耐心会减少,同时也会觉得考生的总结能力不够精炼。

陈雁感觉自己的大脑完全进入了空白,浑身上下仿佛只有肌肉记忆,嘴角带着微笑面向考官,自己说了些什么根本就不记得,眼睛里时不时闪过计时器的红灯。

一转眼,八分钟时间结束。

陈雁再次面带微笑,说道:“各位考官,我的回答完毕。”

离开面试间,进入休息室,陈雁的大脑这才慢慢恢复了正常的功能,开始进行紧张地复盘,懊恼自己是不是有点磕巴,回答得是不是不够充分。

一个小时后,同考场的所有考生全部面试结束。

足足二十多名考生全部进入到面试间,听考官现场宣读面试成绩。

陈雁再次攥紧了拳头,她的岗位有三个人进入面试,而且从官网上查询到的情况来看,自己的笔试成绩比第二名高了4分,所以,只要面试的成绩不要被拉开4分以上的差距就足够了。

“十号考生,81.5分。”

“十一号考生,85分。”

“十二号考生,82分。”

听到成绩的瞬间,陈雁只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的世界仿佛也变得模糊起来。

一瞬间的心跳,也许突破了二十多年来的最高纪录,那是对于努力的赞歌,也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奖赏。

陈雁微微红了红眼眶,却坚强得没有让泪水流下来。

成绩宣读完毕之后,众多考生怀揣不同的心情离开考场,陈雁激动地打开手机,最先找到了家里的群聊,手指颤抖地打出几个字:“爸爸,妈妈,我考上了,我上岸了!”

几分钟之后,这个消息也同样出现在了周游和马晓璇的手机上。

周游兴奋地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情不自禁地为陈雁感到高兴。

赵玉林的面试要比陈雁慢上不少,结束的时间也晚了半个多小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赵玉林的消息才陆续发到大家的手机上。

“稳了,笔面都是第一,开席!”

两个好消息很快就在整个街道传开。

于山海更是直接在街道的工作群里面写道:“恭喜陈雁、赵玉林两名小伙伴,成功通过事业单位联考的面试环节。”

虽说面试之后还有体检和资格审查环节。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了面试,基本就已经算是迈入了公职人员的大门。

工作群里很快就出现了许多条回复。

汪丽华和李华文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言语之间尽是鼓励和欣慰。

当天下午,赵玉林就返回了街道,陈雁则是回家和亲人团聚,分享喜悦。

此时的赵玉林,浑身上下都流露出无尽的得意和骄傲,表情当中也颇有几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采。

晚上,周游和米尔扎提联合为赵玉林庆祝。

三人坐在路边的烧烤摊上,五月的夏风是那么的柔和清凉,天边的黄昏带给人无限的留恋,也让人多愁善感。

赵玉林分享着今天考场上的详细战况,语气夸张又幽默。

周游和米尔扎提都从心里为赵玉林高兴,街道办的所有人,对于赵玉林的能力都非常认可,对于他能够上岸,也早都有了心理准备。

周游举起面前的红乌苏,说道:“恭喜恭喜,马上要变成城里人了。”

赵玉林笑道:“还行吧,都是乌鲁木齐市的辖区,米东区和达坂城区别也不是很大,而且我打听过,那边不论有没有编制,都不提供宿舍,还得自己租房。”

“租房怕什么,你的工资至少涨了很多钱吧?”

“那倒是,虽然级别比较低,不过每个月到手能多两千块钱,而且还有公积金,等我攒上几年公积金,就可以贷款买房了,想想就激动啊!”

“好事啊,以后我去市里送人的时候,找你吃饭。”

“没问题,随时联系我。”

周游问道:“米尔扎提,你哥哥现在怎么样了,在盐湖制盐干得还顺利吗?”

米尔扎提也露出笑容,说道:“好得很,现在各种流程和要求熟悉了,干活快得很,上个月的工资已经有五千多了,以后说不定还能更高。”

赵玉林笑道:“可以呀,这生活水平蹭蹭得往上涨啊。”

“对,而且他们厂子里还有招人的需求,我哥哥准备再过几个月就把我嫂子也从家里面接过来,两个人都进厂干活。”

“工厂那边同意吗?”

“同意,他们对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有政策,只要能干活,就可以赚到钱。”

周游心中也不免松了口气,同时对于国家的民族大团结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赵玉林放下筷子,豪气十足地说道:“来,为了更好的生活,干杯!”

“干杯——”

“干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