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 第33章 出征,天下勤王

崇祯十一年九月,皇太极以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豪格、阿巴泰为副,统领左翼军,以岳讬为扬武大将军,杜度为副,统帅右路军,兵分两路,于九月底由墙子岭、青山关入塞。

秦军此次入塞,先是蹂躏京畿,接着入河北,然后沿运河南下甚至直达济南,掳掠人口46万北归,史称“戊寅之变”。

卢象升奉命总督天下兵马勤王。

登州卫府衙内,徐进业将卫内百户以上官员全部召集在一起,虽然府衙大堂内,黑压压的全是人,但是一片死气沉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都能听清。

徐进业愁着脸,皱着眉,逐一堂内所有扫视了一番,叹了一口气道:“最近的塘报,相信大伙也都看过了,建奴这次又入关了。

我登莱现在虽不是什么重镇,但离京师不过咫尺之遥,不可不派勤王援兵,所以抚台大人再三考虑之后,决定从本卫之中调派一拨兵马北上勤王,不知在下诸位,哪些人愿意去啊!”

徐进业故意环视了一眼,堂下的大小几十号人,几乎都在同时刻意回避他的目光。

谁也不傻,自已手上有多少兵,多少战力,心里多清楚,平日里对付个贼匪流寇什么的都够呛,怎么能要对付得了,连边军都对付不了的建奴铁骑?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不是去北上勤王,而是去千里送人头。

徐进业瘪了下嘴,继续说道:“这北上勤王,虽然不是美差,但也是诸位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且抚台大人已经特意拔下了一万两的军费,并且还说了,若是北上能建功勋,必会加倍叙功,诸位如果想再进一步,可要考虑好啊!”

徐进业本来以为自已这句话,用钱用官两方面来入手,总有那么几个经不住诱惑,谁料,话说出半天之后,大堂内的景象还是跟原来一样。

见下面人还都是跟哑巴聋子一样,徐进业开始急了,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已心腹张千户身上。

张千户一见不好,忙开口道:“大人,这不是卑职不想去啊!实是因家母新逝,卑职要丁忧啊!”

丁忧去职的话,自然是可以不去,但关键是这小子母亲死了都快一个月了,也没见他提过丁忧,要他去北上勤王,就开始要丁忧了。

平日里对他最属照顾,不料到今日竟然如此作态,想到这里徐进业气的牙痒痒。

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周大吉。

“大人,卑职年老体衰,又加上身体肥赘,最近旧疾又犯,实在是难堪此大任,还请大人饶过小的吧!”

周大吉跪在地上,边哭边不停的磕头,一副泣涕横流的样子,竟然让徐进业都有点心软。

徐进业厌恶的朝他摆了摆手,将目光又投向了下一位。

“大人,请你饶了小的吧!小的上有高堂八十岁老母,下有数岁稚子,全家都靠我一个人,要是我北上死了,家里可怎么办,求大人开恩,饶了小的吧”

这厮模仿着周大吉的动作,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哀求,只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叫哀叫惨的演技比周大吉还要夸张。

“一群混账东西,国家养士多年,竟然就养了一群你们这样忘恩负义的东西。”

徐进业再没有问下去的勇气,悲愤着拍着桌子大声地骂道。

骂完之后,徐进业又气愤地扫视了底下一眼,方才冷冷地说道:“非是我要逼你们,只不过是军法如山,既然你们几个都不愿去,那好,我们就抓阄吧!”

一听抓阄,几个千户顿时吓得脸色煞白,面面相觑,知道这是真的躲不过了,默默地在心中求神拜佛起来,祈求千万别抽中那一签。

“不用了,我去。”

正当徐进业命人去拿签筒时,站在角落的李俊业大声的喊道。

这几个原本在心中求神拜佛的千户,顿时眼前一亮,如蒙大赦般的长吁了一口气后,齐刷刷的将目光向李俊业投来。

“李千户,此行北上勤王,非是儿戏,你可要三思啊!”

自已手上的人都是些什么玩意,徐进业自然明白,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他心中其实等的就是李俊业,借机再敲打一下其他的人。

既然李俊业终于表态了,那么他何不在做个顺水人情,他装作一副满脸关怀的神情问道。

李俊业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建奴入关,杀我父兄,辱我姐妹,正是每个热血男儿当起之时,我去意已决,大人无需多言。”

“好!好!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徐进业拍案叫绝。

“大人,卑职也愿随李千户北上勤王,请大人恩准。”

“大人,卑职也愿随李千户北上勤王……”

“大人,请也算上卑职一个。”

徐进业话还未说完,又有三个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为首喊的一个叫做颜锐,乃是登州另一个千户所中的世袭副千户,他二十来岁,身材修长,眉清目秀。

两个乃是登州卫的两个百户官,一个叫做魏博一个叫做刘源,两人都是三十来岁的汉子,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好,原来我登州也有人啊!本官现在就允了你们,一起随李千户北上勤王。”

徐进业难得开怀的哈哈大笑,当即就办了交割,这三人全部调入李俊业的麾下,将一万两勤王的饷银一分不少的送给了李俊业,又抽调了一大批的军用物资给他。

翌日

颜锐便带着魏博和刘源,还有他们麾下的军士来到了望云堡。

颜锐为副千户,但是麾下却只有两个百户,一百一十来人,魏博和刘源两个人为百户,两人合计也就六七十号人。

并且来的这些军户个个都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手上连武器都不齐全,不少人甚至拿着农具来凑数。

这样肯定是不行,李俊业要将他们全部整训完毕,方可北上。

李俊业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将自已的军队,参照戚家军的编制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整编。

戚家军的编制为:队、旗、局、司、部、营。

李俊业改原先的小旗为队,每队十二人,队长一名、火头兵一名,战兵十人,队长负责指挥作战,火头兵负责本小旗后勤,必要时候也需参战,十战兵中其中长枪兵四人,刀盾兵二人,火铳手二人,弓弩手二人,所有人都必须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武器,另配马车一辆,负责载运物资,以供本队内部使用,由火头兵御车。

五队为一旗,一总旗,加上总旗官一人,总旗官亲卫四人,共计65人。

三旗为一局,局设把总一人,加上百户官一人、亲卫十二人,军医二人、共计210人。

实际明军一局编制约为一百多人,李俊人员是明显超编的,李俊业之所以这样做,是结合他目前人手不足的问题,因为野战之时,面对骑兵的话,210人勉勉强强才能组成一个抵御骑兵的圆阵。

李俊业军中现在有步兵把总三,分别是马佑、王良、刘大壮;

因为骑兵造价高昂,尤其是缺乏合适的战马,李俊业结合实际,每个局只编入两旗,每旗中重骑兵四十人,轻骑兵二十人,外加旗总官与亲卫四人,一总旗同样65人。

骑兵一共两个局,把总为钱奋和赵勇。

其中重骑兵皆披铁甲,一人双马。

火器局一,为陈应,水师局一为查理。

这些人马都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从李俊业剿灭了窜山虎后,才知道这些山匪流寇竟然是富的如此流油,所以之后的日子,李俊业就不停的带人去剿灭附近的山寨,不仅能弄钱还能够练兵,再剿灭了好几伙山匪流寇之后,他麾下的将士也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这是一支有装备,有训练、有实战经验的军队。

对于颜锐、魏博和刘源他们三人的整编,李俊业这样安排的,先维持他们这些人的官阶和待遇不变,将颜锐和他手下的两个百户官全部整编为一个步兵局。

魏博编为一个车营,刘源编为一个辎重营,每营为一个局。

车营每一小旗配两马驭行的偏厢车五辆,车上置佛郎机炮两门,一队人数不变,五队为旗,三旗为一局,车营共有车15辆。

辎重营,每队人数不变,一队配辎车四辆,负责随军物资运输与携带,辎重营共有60辆。

再加上李俊业一个亲卫旗,那么经过整编之后全军共有两千多人。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俊业留下刘大壮和查理留守,他率领其余的一千六百多人北上勤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