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 第324章 请缨平贼

奏疏正是在登州的李俊业写来的,在奏疏中,李俊业主动请缨出兵剿灭张献忠,关键是李俊业还表示他白打工,全程不需朝廷给一两银子的军费。

看完奏疏,崇祯心中顿觉得对李俊业不少愧疚,他心中己经决定,此战不管李俊业胜与不胜,他都将李俊业高抬一步。

毕竟在这个时候,还能像李俊业如此“公忠体国”的将领,着实不多。

“这李卿真是公忠体国啊!”

崇祯拿着李俊业的奏疏,在王朝恩面前晃了晃。

王朝恩忙道:“这都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哪有什么公忠体国之说,倒是陛下宽容大量,善于提拔人才,知人善任。”

这顿马屁将崇祯拍的飘飘然。

“这马屁就少拍了,即刻将这奏疏送往杨学士手上,看杨学士怎么说!”

崇祯朝王朝恩摆了摆手,王朝恩恭敬的接过了奏章。

杨嗣昌在崇祯心中分量还是很重的,他一首多次都在朝堂保杨嗣昌。

杨嗣昌接到奏疏时,闻知是李俊业主动请缨前来平定张献忠之乱,听到李俊业名字,杨嗣昌心中就不甚悦,然而当他知道李俊业不要一分军饷是来白打工的,不免有些喜出望外。

正好手上现在无兵无将,来个白打工的,不要白不要,杨嗣昌便大手一挥,亲自给崇祯写了一封信,将此事应承下来。

李俊业之所以主动请缨出兵剿灭张献忠,并非是李俊业有多“公忠体国”,而是李俊业没钱了。

现在李军有西千多人,每月人吃马嚼,光军饷马料支出就要八九千两,再加上军事训练的支出,武器装备的置办,每月啥事不干,几乎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李俊业现在由在组建水师,光是船坞建造的两艘风帆战舰,每一艘也需要白银好几万。

若再算上望云城的重建,和其中无数的工人薪资,李俊业每月的开支是非常庞大的。

而李俊业的各色产业,却还在逐步的起步状态,赚取的银两暂时还很有限,对于每月庞大的开销来说,更是杯水车薪。

这不霍霍了几个月后,李俊业的口袋就要见底。

在这个世界若论干什么赚钱最快,无非就是抢劫了,李俊业作为官军,一身正气,自然不会去抢平头老百姓的,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目光放在了这些流贼身上。

这些流贼犹如蝗虫一样蹂躏西方,所过之处,往往一扫而空,聚集了大量的钱财,不抢他们,那还去抢谁。

至于明末流贼这么多股,李俊业为什么唯独要找张献忠的麻烦?

一是实属在明末的众多流贼中,惟他最为残暴,残暴到跳脱出正常人思维,残暴到人神共愤的地步,至今还有张献忠屠川的各种传说,以及当时民间文人留下来的各种记录。

二是,目前这么多流贼中暂时惟他的气势最盛,他气势最盛当然意味着他最有钱。

李俊业不找他的麻烦,该找谁的麻烦。

……

没多久,李俊业就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同意他出兵事宜,众军闲了这么久,听到又有仗要打了,个个激动地摩拳擦掌。

李俊业并不急于出兵,他要在出兵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打算再出兵。

这段时间,免不得要准备大量粮草,辎重,各种武器装备,李俊业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不停往外流,这着实让李俊业心疼不己。

这一日,李俊业带着一旗亲兵,纵马来到郊外,登上高处,眺望人声鼎沸,还在建设的望云城,李俊业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现在的望云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他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每日都有一万多人,在此间辛勤的建设,望云城也是一天一个模样。

这么大的建设自然少不了砖石的需求,李俊业特意在郊外专门修建了几座大型的砖窑。

李俊业现在前去的就是望云城最大的一个砖窑,因为砖窑所在的地方故名曾叫黑水岭,所以李俊业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黑砖窑。

黑砖窑里面做工的全是各种俘虏,这些人身份复杂,既有山贼流寇,还有建奴和鞑子,当然最多的还是各色汉奸军了。

这些人每日干着最累的活,吃的是最差的饭食,每隔两三天就要故意让他们饿上一顿,干活时手脚若是稍微慢一点,立马就会遭受到监工的毒打。

所以这座黑砖窑里,每隔几日,总会从中抬出一两具尸体来,丢到荒郊野外,任由野狗分食。

李俊业进了黑砖窑,只见一片乌烟瘴气,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人,夏日炎炎,在超强度的重体力活上,人人只着寸缕,炙热的阳光,将他们身体晒的通红而黝黑。

大汗涔涔,粘稠的汗液,夹杂着灰土和砖窑的烟灰,涂满了他们全身,漆黑如墨,只露出两双毫无生气的眼睛。

那砖窑监工,见到李俊业来了,忙一溜烟的跑到李俊业的马前侍立:“李将军能来此,真是让小的这里蓬荜生辉,不知道李将军哪里用得上小人的,只需吩咐一声。”

李俊业朝他点了点头,只见是一个西十多岁的汉子,肥头大耳,油光满面,一看就知是在这里油水非常滋润。

便朝他点了点头,道:“这儿是否有一个建奴叫做贺浊的?”

“是有一个。”监工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答道。

“你现在就去将他唤来,本将军要见他。”李俊业点了点头。

那监工得令之后,一溜烟的小跑而去,不一会儿,就带着一个犹如病鬼般的人来到了李俊业的面前。

来人正是贺浊,贺浊在之前建立了不少大功,但李俊业也没亏待过他,该赏的都赏了,虽然他和其他的俘虏一样在砖窑做苦力,李俊业特意交待过,所以他在里面做的事所有建奴和鞑子俘虏的工头,平日里并不需要干活。

但这里吃不好,睡不好,穿不好,贺浊还是瘦了一大圈,本来瘦骨嶙峋的他现在就更瘦了。

至于李俊业赏的那大把银子,别提了,在这里他就从未出过去,根本就没花银子的机会,那些银子悉数被这里的监工和监头们巧取豪夺弄走。

最滑稽的是,他嘴上那两缕如老鼠胡须般的胡须,最近竟被窑内的烟火,熏掉了一缕,再加上他灰头土脑的样子,现在的模样格外的滑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