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关的是谁?”她问,“这得犯了什么罪?如此对待。”
玉殊回答:“先前宜王手下猛将,逆王的得意将领,谢得述。”
“啊?谢得述?”萧玉融有些诧异,“他还活着呢。”
萧玉融对谢得述这人也是有所耳闻的,说起来也是奇才啊。
一杆长枪在手,破万军,千骑难当。
说起来当时好像就是一个小兵,被宜王瞧见了潜力才提拔到身边做了亲卫。
宜王一党,萧皇最忌惮的就是谢得述。
萧玉融还以为宜王伏诛之后,萧皇会立即将谢得述先除之而后快呢。
玉殊回:“本来是想杀的,但是陛下说谢得述不太聪明,可以纳入麾下。不过一直没法驯服,就一直关着,到现在还是十天半个月就来问一次,刑罚倒是没断过。”
“那都这么多年了,还没死,命挺硬。”萧玉融笑了一下。
“我弟弟。”公孙钤轻轻咳了一声。
“哦对,办正事。”萧玉融走到公孙照的牢门前。
玉殊把牢门打开,“公孙照,还不拜见尊驾?”
公孙照起身,向萧玉融行拜大礼:“罪臣公孙照,拜见昭阳公主。”
“你我素未谋面,怎知我身份?”萧玉融饶有兴趣地问。
“放罪臣出狱,能有此权势之女子,唯有公主一人。”公孙照伏在地上,“而罪臣兄长平素喜好诗酒,行为放荡,择公主做明主,让他拜官麒麟阁,才是他之所选。”
萧玉融笑:“聪明。”
公孙钤咳嗽两声提醒:“咳咳!说的什么话?现在公主也是你的明主。”
不过跟极其好摆动立场的公孙钤不同,公孙照似乎坚定不移。
公孙照直起身子,双手交叠,“罪臣恕难从命。”
“说的什么话?”公孙钤瞪了他一眼,转头对萧玉融道,“主君你别理睬他,我这弟弟从小脑子就不太好使。”
“你弟弟要是脑子不好使,我便不会来了。”萧玉融瞥了他一眼,又看向公孙照,“你说说,为何恕难从命?”
公孙照道:“罪臣已经择错过一次主公,所以甘愿入狱受罚,悔过自新。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公主若所求之道与罪臣不同,罪臣宁愿在牢狱之中日日自省,也好过再助奸佞毁我楚乐根基。”
公孙钤差点被自己一根筋的弟弟吓死,忙给萧玉融赔笑脸:“哈哈哈哈哈,您瞧瞧啊,我这弟弟关太久了都失心疯了!”
“无碍。”萧玉融非但不恼,反倒是抬手制止了公孙钤剩下的话。
她感慨:“还当真是文人风骨。”
她负手道:“我所求之道,自然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这一段话令公孙钤瞠目结舌,嘴都张大了,仿佛从未认识过萧玉融这个人。
玉殊面不改色,手放在剑柄上,直立在萧玉融身侧。
而公孙照却惊讶又欣喜地望着萧玉融,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满是钦佩与崇敬。
第38章 纳贤
“公主当真如此想吗?”公孙照问道。
萧玉融神色泰然自若,“自是如此。”
公孙照再次深深一拜,道:“罪臣公孙照,愿皈依公主。”
“好,起来吧。”萧玉融扶了他一把。
他却没起身,依旧跪在地上郑重其事道:“承蒙公主重信,既受公主力排众议救我出狱之恩,若不呕心沥血,岂能对得起君恩万一?”
“你兄长说你擅长操持内务,平乱出征在即,我公主府上内务,还需你来管理。”萧玉融道,“待到回府之后,我会派人详细告之。”
她叹道:“想来乱世之中征伐不断,我在府上时日也不会太久,后方之事需要你多加劳心。至于扶阳卫群龙无首,则是要将事务交与玉殊。”
“照定当不遗余力。”公孙照叩首俯身拜下。
萧玉融弯腰扶他,“何须行如此大礼?起来吧。”
公孙照起身,“照愿为主君献犬马之劳。”
“君臣当共济,望你我同心同德。”萧玉融说。
看着如此风骨,如果清正之人,她在心中默默道,望你我君臣善始善终。
大势已成,公孙钤眉开眼笑,“这不就好了嘛?此地阴湿污秽,主君千金之体,还是快快出去为好。”
“也好。”萧玉融颔首。
他们一行人要走出牢狱,极有眼力见儿的刑部尚书才过来为萧玉融引路送别。
走之前萧玉融想起来什么,指了指关押谢得述的方向,“此人,我也一并带走。”
“啊?”刑部尚书愣了愣,“公主,带走公孙照还好说,毕竟没犯什么大事,只是谢得述……到底是重犯啊。”
萧玉融神色自若,“父皇要留他,也是等他愿意投诚。若是他愿意投诚本宫,自然也是为楚乐效力,父皇会高兴才是,不会问罪的。”
刑部尚书依然犹豫。
“若是真的怪罪下来,本宫一力承担。”萧玉融道。
刑部尚书等的就是这句话,“怎能让公主为此忧心呢?”
“玉殊。”萧玉融道,“一会把人带到公主府安置。”
“是。”玉殊看向刑部尚书,“大人,请。”
萧玉融和公孙兄弟二人继续往外走去。
公孙照虽然一直被关押在牢里,时不时缺衣少食,但也没有人对他严刑拷打。
没有自由的日子里,公孙照还是会冥想静心,打理自己。
“你们兄弟二人在这方面倒是如出一辙,时时刻刻在意自己形象。”萧玉融说。
公孙钤自得道:“那是必然,那些姑娘家都喜欢好看的男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