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我在三国有良田 > 第69章 蔡邕的小算盘(下)

张安自知此举确乎理亏,在蔡邕那满含审视与威压的目光下,只能将头缓缓低下,神色间满是愧疚与不安,声音也透着几分底气不足,弱弱地开口道:“全凭尚书大人做主。”

其实,蔡邕适才那番疾言厉色,内里是藏着私心的。他的女儿蔡琰,也就是声名远播的蔡文姬,早在前些年便和卫家的公子卫仲道定下了婚约,这本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一桩美事。

奈何命运弄人,那卫仲道福薄命浅,成婚不过短短两年,便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卫家的人脑筋古板又执拗,这些年一直死死缠着蔡邕,非要他把女儿嫁过去,美其名曰给卫仲道“冲喜”,实则是不愿放过蔡文姬这等才情卓绝的媳妇人选。

蔡邕身为当世大儒,又对女儿宠溺至极、极其护短,怎肯应允这般荒唐请求?

他多次严词拒绝,可卫家依旧不依不饶,三番五次上门搅扰,把蔡邕逼得实在没了办法,一怒之下,梗着脖子,投靠了董卓。

那董卓权势滔天、威名赫赫,蔡邕此举倒也真把卫家给吓住了,这才断了纠缠的念头。

只是经此一事,蔡文姬无端被冠上了“克夫”的名头,这流言蜚语一旦传开,恰似长了翅膀,任蔡邕如何辟谣、澄清,都难以消除影响,以至于直至如今,女儿仍是无人敢来提亲求娶。

依照大汉律法,女子年满十五岁未婚者,每年需缴纳“单身税”五千钱,若到了三十岁还未婚配,那便得加倍缴纳。

以蔡邕的家底,这税钱自然交得起,可旁人异样的眼光、邻里的闲言碎语,实在让他觉得面上无光啊。

今日机缘巧合,蔡邕撞见张安与女儿有了这般亲密接触,当下便计上心来。

缘由嘛,再简单不过,他着实看好张安。

且不提张安把青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康,单是朝廷都迫于其势力与作为,不得不奉他为青州牧,便足见其能耐。

更何况,今日洛阳城大火肆虐之际,张安身披黄袍、乘蛟龙行云布雨,那般超凡脱俗、宛若神仙下凡的风姿,早已传遍大街小巷,谁见了不称奇、不赞叹?

这般青年才俊,不正是旁人嘴里念叨的乘龙快婿么?

若能将女儿许配给他,一来女儿终身有托,二来也可摆脱这尴尬困窘的处境,于公于私,皆是美事一桩。

此刻,蔡邕心中主意既定,可脸上依旧板着,目光在张安身上打量不停,看似仍在气头,实则在思量如何把这事儿挑明,既不让女儿显得太过主动、失了矜持,又能顺理成章促成这段姻缘,让张安欣然接受。

厅中的气氛一时凝重又微妙,众人皆在等他的下文。

只见蔡邕微微仰头,手抚胡须,略作思索状,脸上的怒容稍稍褪去些许,换上了一副看似懵懂不知情的神情,旋即清了清嗓子,开口佯装不知张安身份地问道:“还没请教这位将军,姓甚名谁?”

他这般作态,一来是想先探探张安的虚实,看看此人品性如何,是否谦逊有礼、不骄不躁;二来嘛,也是想寻个由头,慢慢将话题引到正题之上,好为接下来挑明心中所想、提及女儿婚事铺就台阶,做得不露声色、水到渠成。

张安听闻,忙抱拳躬身,恭敬作答:“大人,在下张安,承蒙朝廷错爱,忝为青州牧,今日率兵赶来洛阳,本欲追击董卓,救百姓于水火,没承想恰逢府上失火,机缘巧合救下令嫒,莽撞之处,还望大人海涵。”

言语间,姿态放得极低,尽显诚意与愧疚。

蔡邕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颔首说道:

“原来是青州牧张大人,久仰久仰,张大人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实乃当世豪杰,青州在大人治下,百姓富足、政令畅行,我亦有所耳闻,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一番夸赞,看似随意,实则饱含深意,一来是认可张安功绩,二来也是暗示自家知晓其不凡能耐,为之后 “托付女儿” 一事增添砝码。

厅中气氛,因这一来一往的对话,悄然有了转变,少了几分剑拔弩张,多了些许平和与微妙的期许,只待蔡邕如何进一步拿捏话头,挑明那藏于心底的盘算。

张安听闻蔡邕这般夸赞,脸上谦逊之色更浓,赶忙摆手说道:“蔡大家当面,小子岂敢妄称大人,您乃当世大儒,学富五车、德高望重,于经史子集、音律书画诸般领域皆有精深造诣,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在青州做了些分内之事,实在担不起这般赞誉。”

蔡邕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目光依旧温和地看着张安,又接着问道:“既如此,那可有表字?” 这一问,看似寻常寒暄,实则暗藏机锋,蔡邕有心借此多了解张安身世,也好拿捏几分这年轻人的品性为人。

张安神色微微一黯,抱拳回应道:“说来惭愧,自幼时起,父亲便将我托付给在深山中修行的师父悉心照料。”

“那山中岁月,我一心随师父修习奇术,钻研各类典籍功法,于尘世诸多规矩礼仪,知晓甚少。待学成一身本事下山之际,父亲已然病重,临终前只是匆匆嘱托后事,未来得及为我取表字,故而不曾有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言罢,张安眼中似有遗憾与追思之色闪过,往昔那段山中修行岁月、父亲临终托孤之景,仿若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蔡邕听了,不禁面露动容之色,叹道:“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呐,令尊此举,想必也是望你能学得真才实学,有所建树,可怜天下父母心。”

语气中满是感慨与惋惜,心里却琢磨着,如此身世经历,倒让这年轻人多了几分质朴与神秘,愈发觉得他与自家女儿是天赐良缘,若能促成,不失为一段佳话。

蔡邕目光诚挚,满含期待地看着张安,缓声说道:“若不嫌弃,老夫厚颜为将军赐字可好?” 厅中众人闻言,皆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蔡邕此举怕是大有深意。

张安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涌起惊喜与感激之色,连忙抱拳躬身,行了个大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蔡大家肯赐字,那是张某的荣幸,求之不得,岂敢有嫌弃之理,张某在此谢过蔡大人!”

在这时代,大儒赐字可是极为庄重且荣耀之事,一则彰显被赐字者得长者赏识青睐,二则此后行走于世,表字相伴,也算添了几分底蕴与体面,何况眼前这位还是名满天下的蔡邕。

蔡邕见张安欣然应允,面露欣慰笑容,手抚长须,略作思忖后说道:

“将军今日于洛阳城,乘蛟龙、布甘霖,救百姓、挽危局,真乃人中龙凤、有凌云之志,行事又果敢侠义,老夫便为你取字‘御霄’,望你往后能如驾驭九霄之龙,于这乱世之中,扶大厦之倾,解万民之困,建功立业,名震四方。” 言罢,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安,似要将满心期许皆注入这二字之中。

张安听得心潮澎湃,再度抱拳施礼,高声回道:“承蒙蔡大人赐字,从今往后,张安定当铭记大人教诲与期许,以‘御霄’之名,砥砺前行,不负所望!”

此刻,厅中气氛因这赐字之举,全然没了先前的紧张与尴尬,反倒透着几分热络与郑重,仿佛一条无形纽带,悄然将张安与蔡邕乃至蔡家牵连得愈发紧密了.......

喜欢我在三国有良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