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新明,新秩序 > 第13章 房子

南城坊在南城门二里外,也就是一公里路程,走路十分钟左右也不算远,现代好多小区从家里出发到小区门口差不多也要十分钟。

“利平兄,刚在粮铺我好像见有几个倭寇在店里买粮。”

杨木易刚才在粮铺时见到有四人个头矮小,虽然身穿汉服但那几人的口音像小日子,杨木易从他们身边经过时,闻到一股海腥味夹杂着血腥味,从粮铺出来后杨木易和邓伟交换意见后可以确定那四人就是倭寇了。

“哦,那几人啊,他们经常过来买粮,偶尔也会来卖粮。”

陈利平捋了捋胡子,回想一下以前和他们接触时的情况。

“我好像听过他们说老家好像是鸡笼山(台湾),至于是不是倭寇我就不清楚了。”

陈利平四处张望一遍,见附近没有外人,然后小声和杨木易说道:“咱们做买卖的,一般不问来路,知道了也当不清楚。”

“白货走白路,黑货走黑路。”

…………

一行人走了十多分钟到了南城坊,感觉就像城南商业区的翻版一样,除了人气和货品差了点,几乎没啥两样。

几人一个小时就逛完一圈,三人感觉南城坊类似后世的郊区,物价也比城里便宜些。

出了南城坊大伙们来到一个叫“南坊新村”的地方,这个村庄是去年新建的,由于这几年南下移民人数大增,两广地区两年就增加了超百万外来人员定居,这个数字还在不停快速增长。

“这个南坊新村是海丰县五大家族和县衙两位主官牵头出资搭建的,新村中有大院三十座,中院六十座,小院一百座。”

陈利平望着前面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大宅院子,不由得感慨道:“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稻田,如今已是宅院林立,门庭若市……”

“哇塞,二哥这房子真大,比我们家的别墅大一倍不止。”

杨天元看着面前的大宅院,脑海里对比自家的郊区联排别墅,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罢了。

杨木易没说话,这“南坊新村”不就是现代的别墅区吗?

这是哪个商业鬼才谁想出来的超时代产物,这五大家族干脆合股开个公司叫“海丰地产”好了。

“走走,杨兄弟,咱们进去看看,如果觉得有合适的,明天我托人给你问问价钱。”

一行人进村找了个牙行伙计介绍房子,转了一圈后感觉还行,每座宅子都有前后花园,随即向牙行伙计询问价格多少。

“小宅三房一厅一厨一卫,100两。”

“中宅五房一院两厅一厨两卫,180两。”

“大宅八房两院两厅二厨三卫加小阁楼,300两。”

众人震惊了,城外都这么贵……

陈利平向伙计问道:“小兄弟,我有个亲戚上个月才在这买了个小宅,才50两。”

“你会不会搞错了啊?怎么要一百两了?”

牙行伙计挠挠头,这都涨了几个月了,上月哪有卖50两的房子呀?

“南坊新村都涨几个月了,哪还有50两的房子呀?”

“谁呀?你说说,我看看是不是搞错了。”

“哦哦,叫赵小虎,是我五姐的小叔子。”

陈利平被伙计说的一愣一愣的,他甚至都怀疑自己猜错了,老虎头是不是没买房……

牙行伙计听到“赵小虎”的名字后觉得耳熟,好像有这个人,随即翻开登记册查找。

“哦有,10月交的定,12月尾交的款,没错是50两。”

“他这个去年10月份当时价格是50两,但是当时他交了定后,第二天房价就开始涨了,这两个月涨得厉害,基本一天一个价。”

“他定的时候是50两,签了契约三月时间内结清尾款交房,所以赵小虎没问题。”

“但是现在确实需要100两,我也没办法。”

牙行伙计说完摊摊手,表示没有办法,价格是上面定的,他一个小伙计最多给个几两银子的优惠。

陈利平见砍不动价格,然后拉着牙行伙计的手到一旁小声说道:“我是城东门口叶记粮铺的管事,你看能不能打个折扣。”

“回头你来找我买粮,我一定给你最大优惠”

牙行伙计一听这话立马跳脚,感觉被对方戏耍了,一脸黑线的看着陈利平,愤怒的朝对方骂道:“你是不是有病啊?故意来消遣我?”

“你是叶家人,你来找我买宅子干嘛?”

陈利平被伙计整懵了,叶家人买房怎么了?再说了自己姓陈只能算半个叶家人。

陈利平好声好气的向牙行仔解释半天,最后才从牙行仔口中得知,原来这房价就是五大家族的人炒起来的,刚开始那五大掌柜赚的盆满钵满还挺开心的,结果月底一查账都无语了,全是五大家族的旁系亲属买的,赚来赚去赚的都是自家人的钱,又不缺房子住买那么多房子干嘛……

最后知县大人发话,不允许五大家族的人到南坊新村买宅子,作为海丰县新试点移民项目,坚决杜绝房屋炒作买卖,由于陈家不姓叶算外戚所以没有接到通知。

虽然大部分给退了房款,但还是有些旁系亲属人口多的,确实需要改善房屋情况的,就酌情考虑不追究了,被这些炒房客开了头,那些有点身家的新移民也过来抢房了,所以现在房价势头还在往上涨……

“我这里最多给你95折的优惠,你要就先下定,不买就别浪费我时间。”

牙行伙计不耐烦的说完后,转身就去接待其他客户了。

陈利平只好和杨木易三人说明日去叶家问问,看能不能搞个内部价,毕竟咱穷苦人家一分钱也是钱能省则省。

从南坊新村出来已经快下午四点了,杨木易提议去西城坊外的难民棚看看,然后一行人从城外向西边走过去。

大概走了半小时左右,杨木易等人到了西城坊,看到二里外的山丘上搭满木棚,有些斜坡山壁还挖了大大小小的窑洞,那片山丘方圆二里内挤满难民,有些棚户冒着炊烟看来应该是开始煮饭了。

一行人来到山脚下路口不远处,见前面有一伙人在一处棚子架了几口大锅熬粥,棚外难民已经排了两条长龙在等施粥了。

“这么早就开始施粥吗?”

杨木易抬头看了眼天空,现在太阳在西南方位大概四点半左右,难民们已经开始吃晚饭了……

“现在是申时,是到施粥时辰了,海丰县衙每日两施,早上辰时和下午申时。”

陈利平捋捋胡子边走边讲道:“北方人士大多一日两食,中午一般不吃或者随便吃点。”

“这是我们知县大人安排的,是为了照顾难民们的饮食习惯。”

杨木易呵呵笑了,什么照顾难民,不就是不想掏粮吗?

一行人在施粥棚外看了一会,每人自带碗筷领一碗米糊看起来还挺稠的,杨木易到棚后看几名衙役熬粥,两名衙役熬一锅一人拿大勺子在锅里不停搅动,另一名则领着袋子往锅里慢慢倒粉状物,大概五分钟左右就能出一锅,应该是米粉还掺了别的东西,光是米粉不可能这么稠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