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时林慕月一直吃的烧麦都是羊肉馅儿的,明州城里雇佣的新厨子也会做糯米和肉一起做馅料的烧麦,如今来了庄子上尝了一口这野菜香菇烧麦也是觉得别有些风味。
吃了儿子给自己夹的东西,林慕月亦是拿着公筷朝着那盘分好的板鸭伸出了筷儿,夹起了一只鸭腿放到儿子的盘中,“你正长身体呢,吃个这个正好。”
又被当成小孩子看待澄俞也是有些无奈,不过他还是顺从地吃了母亲夹给自己的东西,母子两个一起用了一餐别有意趣的晚饭。
庄田上的佃户们也是到了用晚饭的时候,一家家的人都扛着锄头等农具往家里赶,这些田地原来本都是当地一户姓叶的乡绅家的,叶老爷也算是慈善人,因而这些佃户过得也算是不错,但是和如今直属于吴王治下比起来那还是差了一层。
首先是封地内除开给朝廷的赋税要照交,其他杂税都被澄俞免除了,农户们侍弄的这些田地都算是上田,若是只需要交朝廷规定的粮税,那么一年忙碌下来自家能够存下的粮食数量便多得多了。
其次林慕月还建议澄俞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和农事官们聚在一起,尝试和改良各种农书中存在的培育良种和增加土地肥力的方式,也设置了些奖赏给那些实验出了可用方法的人,并且田地里产量高的人家也是有奖励,有这样的奖赏在前头,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也是被调动了起来。
农事官们熟读《广志》、《齐民要术》等书籍,世代以耕种为生的老农们则可从实践上把关这些书本里记载的方法是否可行。澄俞重视农耕,选出来的农事官们都是踏实肯干没有当下读书人目下无尘臭毛病的年轻人,于是二者配合起来倒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颜大看着低垂的落日,和妻子一起往家里去,二人身边是已经十四岁的大儿子,颜大的儿子颜光如今也是差两岁就成丁的半大小伙子了,自然要下田帮父母忙碌。
当初颜光下生时正是早上的鸡鸣时分,那天又恰巧是叶家的管事下来收租的日子,颜大喜气洋洋的样子得了老管事奇怪的一句问,老管事得了回话以后倒是给他家的大儿子起了颜光这个名字。
“今日管事的又让人给每户里都送了腊肉,娘回家给你们做蒜薹炒肉吃”,颜家的家境本来不错,但是之前颜光的老爹大病了一场,过后一家人虽然不至于吃不饱但是过得也拮据了些,肉食这类东西就不是经常能吃到的了。
刚过去的年里,管事便以王府的名义发了布匹和肉食等物,庄子里稍微富足些的家里面都把这些东西拿来给自己人用了,但是颜光家却把那些东西和其他人换了粮食留着慢慢吃。这次不知为何庄子里的管事又给各家发了东西,颜大思索再三觉得还是留给家人算了,于是交代了要妻子今日回去后好好地给家里做一道菜。
颜光到底年纪还小呢,况且颜家人之前的日子也还是好,只是颜老汉生病才致贫的,虽然他十分懂事,平日里都是努力帮着父母做事,但是听到了母亲说肉也是默默吞咽了下口水后说道,“娘你的手艺好,做什么我都喜欢。”
颜家里面,颜小妹已经煮好了饭把菜也收拾好了只等娘回来掌勺,她今年十二,虽然也是灶台边儿的熟手了但是手艺却也难和娘相比,于是便不敢动那些金贵的腊肉,只是做好了饭就罢了。
颜老汉如今大病初愈,看着孙女儿围在屋内忙碌也是有些心疼孙女儿,见她还想去把柴火劈了就赶紧说,“等你爹回来收拾就是了,快来歇会儿吧,哪家里也没有叫个小囡劈柴的道理。”
颜小妹虽然生得小巧,但是常年帮家里做事也不是那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听了爷爷的话也只是抿唇一笑,“我晓得了爷爷,我也不多干,只再劈些柴烧点热水,那井里的水太冰了,爹娘还有大哥在地里一天,回来哪能没水喝呢。”
家里的孩子都是懂事儿的,颜大爷见劝不住,于是也搬了个小板凳出来帮着孙女儿一起干。
“哎呀,您老人家才是快回屋去吧,我刚烧的炭盆,您围着烤会儿手不好嘛”,颜小妹见爷爷帮着自己拢柴火放柴火,想到爷爷刚刚大病初愈的身体,赶紧出声赶人。
颜老汉不理孙女儿只埋头处理手中的活计,“我这把老骨头还干得动,好了,赶紧把活干完了我们一起进屋去,爷爷给你留了些豆子呢,我们悄悄地烤了不要让你爹娘和大哥知道。”
颜大夫妇和颜光回了家以后,便见着家里热水和饭都已经做好了,颜娘子笑着对众人说道,“我去炒个腊肉,小光去盛饭。”
管事派人送来的不只是一条腊肉,还有些腊肠、年糕、糖和酱菜等零碎东西,颜娘子把东西收拾好只拿出来够一餐的肉,切好了先把肉放入锅里煸出油脂然后才是放了蒜薹下去翻炒。
炒好了这盘菜,颜娘子又想了想,还是喊了女儿来让她去庄子里卖豆腐的人家去买了块豆腐,拿出了一些存下来的腌笋,做成了一锅豆腐笋汤。
一盘子蒜薹腊肉,一大碗豆腐汤,再加上杂粮饭,众人聚在一起吃了个肚儿圆,颜光手疾眼快,把最后一片肉塞到妹妹碗里,自己也是三口两口把拉完了碗里的饭。
吃完了饭之后,众人都窝在炭盆周围取暖,颜大看看爹,心里有些犹豫要不要把今日从庄头那里听到的话说出来。
颜老汉再了解儿子不过了,他拢了拢身上的棉袄问儿子说,“一家人都在这里,你有什么话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