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 第395章 安邑艰难(中)

由此可见,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在未来动荡不安的五胡乱华中依然屹立不倒并非偶然。

仅仅是河东一地的世家大族就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如果放眼整个中原以及河北地区,那里汇聚着更多的世家大族,日后的战争必将变得异常艰难与残酷。

想到这里,李渊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位于角落处的薛氏、裴氏和柳氏。

这三个家族无疑是河东当之无愧的豪门望族,历经岁月沧桑始终保持着强盛不衰。

它们审时度势的敏锐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卫家,这也是为何卫家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所在。

为了获取些许眼前的蝇头小利,卫家竟敢押上全族老小的身家性命去冒险一搏。

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其作为商贾出身的短视和贪婪。

相比之下,那些传统的世家大族则更懂得权衡利弊,不会轻易被短期利益所迷惑,从而做出明智且稳健的决策。

这种差异使得卫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最终难逃衰败的命运。

夜幕笼罩大地,一片漆黑如墨。

在偌大的营帐之中,李渊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公文等待着他去处理。

由于对那些文吏心存疑虑,许多至关重要的军务政事,李渊都不敢轻易托付他人,只能事必躬亲地逐一过目。

如此一来,他简直变成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那般大权独揽的模样。

此时此刻,李渊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能够深切体会到朱元璋当时为何要将所有权力紧紧握在手中。

遥想当初在邺城经历的那次文吏们集体的背叛事件,至今仍令李渊心有余悸。

自那以后,他对待权力变得愈发小心翼翼起来,凡事只要力所能及,必定亲自审阅把关。

然而,这样做虽然确保了事务的稳妥处理,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每日里,李渊都要忙碌至深夜时分,才能勉强完成一天的工作。

而他所能获得的休息时间却少得可怜,甚至不足四个时辰。

亏得如今李渊正值壮年,身体素质过硬,否则恐怕早已难以承受这般高强度的操劳。

次日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李渊便匆匆用过简单的早膳。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响起,大军营地瞬间热闹起来。

两万民夫、一万辅兵以及军中的弓箭手迅速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紧接着,沉重的战鼓声如同雷鸣般响彻云霄,震撼人心。

投石车和床弩再次被推上前线,开始了又一轮长达半个时辰的猛烈轰击。

无数巨石和粗壮的箭矢犹如暴雨一般倾泻而下,狠狠地砸向安邑城。

一时间,整座城池陷入了一片火海与硝烟之中,城墙之上砖石四溅,哀嚎声此起彼伏。

“杀!”

随着辅兵队头声嘶力竭地一声怒喝,犹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震撼天地。

刹那间,一万名英勇无畏的辅兵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引领着两万民夫,气势磅礴地推动着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向着安邑城再次发起了狂风骤雨般猛烈的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战鼓声、兵器相交的撞击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整个战场仿佛陷入了一片血与火的炼狱之中。

而安邑城则在这惊涛骇浪般的攻击之下,不断发出痛苦的哀嚎。

城墙之上,守城的士兵们惊恐万状,面色惨白,他们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安邑的守军同样也在哀嚎,那声音凄惨悲凉,令人毛骨悚然。

面对李渊大军那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势在必得的决绝姿态,他们彻底被震惊到了。

这些敌人似乎完全不顾及自身伤亡有多么惨重,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拿下这座城池。

卫氏家主站在城头,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着。

就在昨日,他亲眼目睹了一场令他毕生都难以忘怀的惨烈战斗场面。

那一刻,他心中一直以来的骄傲瞬间土崩瓦解,化为乌有。

曾经,他以为自已可以凭借卫家的财富和势力,抵挡住李渊大军的进攻。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

此时的卫家众人,无一不是心如死灰。

他们的想法依然停留在商人之道上,凡事都讲究利益权衡,付出必须要有相应的回报。

在他们看来,如果付出远远超过了收获,那么李渊绝对不会选择和他们卫家死磕到底。

可是,经历了昨天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李贼根本就不能用常理去揣测。

他对死亡人数毫不在意,人命在他眼中仿佛只是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

无论牺牲多少人,他都下定决心要用鲜血染红这片土地,将安邑城彻底攻陷。

日复一日,攻城之战愈发激烈,一天比一天残酷。

整整十天过去了,这场惨烈至极的攻防战逐渐消磨着双方士兵的意志。

李渊率领的大军开始变得麻木不仁,而安邑城内的守军则心生恐惧。

不计其数的辅兵如潮水般一次次冲向城头,但每次都被守城士兵无情地击退。

尽管如此,辅兵们冲到城头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为了保持大军的战斗力,李渊下令每两天休整一天,让士兵们得以喘息,恢复体力。

与此同时,这也能给辅兵和民夫们一个稍作歇息的机会,以免过度压迫导致他们反抗情绪的激化。

然而,即便采取了这些措施,民夫和辅兵之中还是怨声载道。

哪怕李渊会用美酒佳肴犒赏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卒,可他们内心深处的怨气依然无法消除,只是暂时压抑在心底,等待着某个时刻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尤其是李渊敏锐地察觉到,来自河东地区的民夫对他的憎恨已然到达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毕竟自从李渊率军踏入河东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这里充斥着杀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