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GL文 > 千帆过尽 > 第21章

许千忽然愣住。

一夜的雨,衣服怎么能晾得干?更何况昨天去洗漱的时候已经快要十二点了,那时衣服还在洗衣机里。

答案显而易见。

许千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没有人在下雨天为她吹干衣服。这种事情,这种温柔,是前所未有的,从不曾经历。

想到路帆在深夜里举着吹风机的样子,许千的眼前模糊了。事无巨细的关爱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寸,填满那些缝隙。就像这升起的太阳一样,向空荡的房间里注入了光。

依赖。

有感激,有惭愧。可是更多的,是幸福,是依赖。要是这光永不会褪去,该多好。她恨不得把门窗关紧,把光明和温暖死死地锁住,一丝一毫也不放过。就用这光亮和温热,消融心底的冰。

路帆。路帆。

这个供我依靠的肩膀,可不可以永远不要后退?

换好衣服,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很简单,两片吐司,一个煎蛋,几片培根,还有一杯温热的牛奶。

她在朝向客厅的一边坐下,一口一口慢慢地咀嚼。

路帆说她已经吃过了,于是又坐了回去。拿起书,同样的位置和姿势,沐浴在晨光里。

“在看什么?”

“《雪国》。”

雪国。那个美得不可方物的世界。

点点头,没再交谈,把时间归还给她。

稀薄透亮的光投在她的指尖和书页上,一路向上,照亮半边脸庞。北方的早晨,气温还没有上升,连光都清冷。像她一样。专注的神情,翻书的声音,钟表走时的细微响动,窗外偶尔传来的谈话声。

煎蛋的味道淡淡的,吐司也是,培根也是。

一切都是淡淡的,浸在这独一无二的宁静里。

只有牛奶浓郁醇厚,奶香在口腔鼻腔里放肆地侵占。这是唯一的不和谐,如同许千燥热的心。

停在这里吧,都停在这里。阳光,空气,时间,通通停下,不再发生,不再更改。她想占有这个瞬间。不断拉长,拉长,刻在生命里,贯穿整个余生。

还是忍不住贪求啊。

教学楼里,和路帆道过别,走进教室。路上的时间缩短,到的比平时稍稍早了一点。

王旭然挑挑眉,“来得早啊。”

放下书包,把东西一件一件掏出来摆好,“早。”

“诶,你车子是蓝的吧?上面字母是白的?”

“啊,是。”

“那我应该没看错啊,我来的时候就停着了,你怎么才到?”

不看他,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噢,不是下雨嘛,打车回去的。”

“哦对,下雨来着。”

傻小子就是好糊弄。

过一会儿,张淳也到了,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闷声摆摆手,算是打了个招呼。敲敲许千的桌子,“数学作业。”

递给她,低头继续写英语。刚写了两道题,张淳转过来,把作业放到她桌上,指着一道大题,“这个怎么算?”

许千看了一眼,抄的。

“我想想啊。你在这儿做条辅助线,然后再……嘶,好像不对。我看看……”

“诶?”

张淳打断了她,“你身上,味儿不对。”

“嗯?”

“不是你平时的味儿啊?”

“你属狗的吗?”

“滚蛋,你才属狗。真的,味儿不一样。”

“换洗衣液了。”

“哦。”

以为瞒过去了,许千松了口气,继续算题。

“不对啊,这味儿我好像闻过。”

“那就闻过呗,一个牌子的,不是挺正常?”

“哦。”

第三节语文课的时候,路帆走下来,路过张淳。张淳猛地一回头,“诶,想起来了,就这味儿!”

……

许千没理她,心里却多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怎么像是被,捉奸了呢?

日子平淡无奇。适应了高中的节奏以后,厌倦的情绪不免暗暗滋生。相同的动作循环往复,同样的课表一周又一周按部就班。

好没劲。

许千开始疯狂地看小说,旧的,新的,中国的,外国的。也不管是什么内容、写得好不好,拿起来就读,狼吞虎咽。课堂上,自习时,只要觉得无聊困怠,她就从桌洞两摞练习册的后面抽出一本小说来,放在腿上,鬼鬼祟祟地读起来。

刚开学的时候花姐说过,教室里不允许出现小说,只有每周连着的两节阅读课是例外。其他时间,看见一本,没收一本。

一开始有不怕死的,比如沈松,把电子版打印出来,夹在文件夹里,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结果一个不留神,被从后门悄无声息走进来的花姐一击致命,叫出去深谈一番,从此成为重点“关照”对象。只要一低头,花姐就出现。

除了沈松,还有几个人也登上了花姐的关注名单。许千凭着敏锐的观察能力,看书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紧张,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停手。再加上她在花姐那里印象一直很好,大半个学期过去,在课堂上看完了十几本小说,从未失手。

于是放松了警惕。

下午自习。

许千在看《雪国》。

早就读过了,因为她,忍不住想再读一遍。

“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地移动,使人觉得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

“他们两人跑过来了。银河好像从他们的后面倾泻到前面。驹子的脸仿佛映在银河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