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我知道了。”
交通灯这个事情就很有规律,只要在某个路口赶上绿灯,保持好一定速度,后面就每个路口都是绿灯。
反之亦然。
所以司一冉赶上了下一个绿灯之后,就一路绿灯把人送到了公寓大门前。
作者有话说:
不禁唱了一下“明明绿灯转眼变成红灯,抬头前望去,对面马路……”
哈哈哈哈哈!
---
ps.顺带想起很久以前去泰国玩,坐一个朋友的摩托车。她一个新手跟着当地人开得飞快,我还撒开手拍照、播007的主题曲。后来别的朋友说,你们不要命了,她们开到80多都追不上(捂脸)。
第44章 灯光的杰作
公寓大门前有两级台阶,就送到这里。
古芝蓝下车摘掉头盔,简单捋顺被闷了一路的头发,考虑要不要说点道谢的话。
司一冉还坐在车座上,一条腿支在地上,也摘下头盔来透气。随便揉几下被压扁了的头发,就又变得乱哄哄的。她本人倒是不在意,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接过另一个头盔放好。
路灯的光线从侧面打到她身上,在夜色中强调了一侧的轮廓,竟然有些好看。
道谢的话就太矫情了,古芝蓝只冷淡地说:
“我回去了。”
“嗯。”
才走了两步,又转过身,一手扯着外套说:
“洗了还你。”
“哦,好。”
仔细看的话,司一冉脸颊边铺了薄薄一层光,暖色调的。虽然还是没什么特殊表情的模样,却不似平日常见的木讷,倒显出些温和与秀气。
或许纯粹只是路灯巧合的杰作罢了,古芝蓝饶是多瞥了一眼,便转身踏上门前的一级台阶。
都还没完全转身过去,司一冉便叫了她的名字。连名带姓的:
“古芝蓝。”
她停下脚步回头。
司一冉从车上下来,站在路灯的光线里,脸颊边的薄光似乎蔓延到了肩头,说:
“真的,你别喜欢她了。”
那神情,认真得如同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
兴许这话说得太突然,也说得太认真了,以至于古芝蓝莫名乱了点阵脚。但她很擅长不动声色之道,她只需要冷冷地反问一句:
“我没说清楚?”
司一冉听罢,就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松了长长一口气般,咧开嘴笑起来:
“那就好。”
眉目间是那样清亮愉快,仿佛刚完成一个漫长的实验,化解了所有难题。
古芝蓝似要说些什么,却又没再说些什么,紧了紧身上的外套,转身就往大门走去。
快步上楼回到家,古芝蓝连鞋都还没换,背靠着门数自己的心跳——速度变快了。
···
过了一阵,收到秘书的电话,说车已经拖回来拿去修了,过两天才能送回来。
挂了电话打算去洗个澡,身上还穿着司一冉的外套,袖子长了一点点,盖到拇指关节的长度。
手伸进衣兜,里头还放着东西。除了自己放进去的那瓶消毒喷雾,还有几颗薄荷糖,一张便利店的购物小票,以及工作ID卡。
洗完澡,吃着刚送上来的外卖,古芝蓝顺手翻看桌上那些从兜里翻出来的杂物。
这种三角形的薄荷糖,小时候大家都很爱吃。
幼儿园时,爸爸常常给她买一大包,然后古芝蓝就会把糖带出去玩,作为问答游戏的奖品。但那也只限到小学为止,长大后就很少吃零食了。倒是没想到司一冉那么大个人了,还老在兜里揣着糖。
还有一张购物小票,前天的了。
看看她在便利店买了什么:饭团、可乐、三角糖。看来吃了很随便的一顿饭,但重点是这日期,前天的!也就是说这件衣服竟然穿了三天!古芝蓝皱着眉赶紧起身,嫌弃地把那件浅灰色外套丢进洗衣机。
顺手把购物小票丢进垃圾桶,她又回到饭桌前。
咬着筷子拎起工作卡,捏着上面的挂绳吊在眼前看。工作卡上的证件照拍得很差劲,比当年大学毕业时那张合照的表情更呆。
回想起从小以来对司一冉的所有印象:
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木讷的小女孩;
除了成绩尚可,没有任何特长的女同学;
任何场合都拿着参考书在看的书呆子;
一直疏离地旁观,没有任何参与感的旁观者;
不修边幅,完全不懂打扮自己的女博士;
过分谨小慎微不会犯错的操作员;
只会闷头做事的研究员;
不懂拒绝,只想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
这样的人,能从哪里变出吸引力?细看之下长得还凑合的脸吗?不能吧,你看这惨不忍睹的照片。
也许刚刚的心跳只是周遭氛围造成的错觉罢了。
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无所谓,可工作ID卡是进出研究院必备的。古芝蓝以为司一冉会折返回来取,或者至少问问工作卡的去向。
结果一整晚过去了,电话一直安安静静,连个消息都没有。
···
第二天一大早才收到司一冉的信息,说她已经在办公室了,晚上下班再来取工作卡。古芝蓝就把工作卡和糖都塞到包里带去公司。
至于外套,洗了还没干,就先晾在阳台吧。
工作嘛,不可能不繁忙的。忙了一整天,临下班前的会议也比预计的长,主要是新产品的推广策划案实在做得太差,新签的乙方完全搞错了目标人群。
待散会又交代完手尾,距离司一冉说到了楼下的消息已经过了大半个小时。
古芝蓝特意等到秘书和其他下属都走了,才收拾东西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