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出了门,见景姝玩疯了,不由地好笑。景姝外婆赶紧叮嘱外孙女,“带着两个妹妹到纪奶奶门口玩,外婆出去一趟,等会儿就回来。”
“知道了。”景姝清脆的回答,听话地带着纪晓苒和耿宝到纪家门口。
三个孩子玩了一会公主骑士结婚的过家家游戏,又想到别的游戏,改玩商场营业员的过家家。玩了一会,纪晓苒突然大喊奶奶,正在做中饭的纪奶奶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跑了出来,见三个孩子好好的,才安心下来,问:“什么事啊晓苒?”
纪晓苒拉着奶奶的衣角,求着说:“奶奶,你来帮我们算算术,好吗?”
“哎呀,奶奶在忙呢。你们玩,乖啊。”纪奶奶转身要进屋,纪晓苒却紧拉着不放,“奶奶,你帮帮我们吧。耿宝算的好快啊,我和景姐姐都不知道对不对呢?”
纪奶奶心中一动,“耿宝算的快?算什么呀?”
“奶奶你好好听啊,一定要好好听。青菜九块九,毛巾三块一,肥皂七块八,肉包子一块五,铅笔五块六,一共多少钱?耿宝你说。”纪晓苒小嘴巴拉巴拉说得很快。
耿宝立刻就回答了,“二十七块九。”
“呦,奶奶算算,”纪奶奶特别吃惊,赶紧默默算了三遍,竟是分毫不差。她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赶忙喊老耿出来,说了这事,“老耿,你家耿宝是天才啊。你教的?”
“我哪会教啊。也许是我带她去菜场买菜,她自个记得了。”老耿简直不知该如何表达了,一直以为是傻子的孙女却成了神童,这种天地之别的反差,实在让他激动得有点懵了。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这种自我安慰的幻象很快就会被现实打破。
七月底,正是海市最热的时候。景姝一家终于搬走了。走之前,景姝外婆把房门钥匙给了纪奶奶,拜托她帮忙看着家,并把信新住址和电话都告诉了纪奶奶,让她有空过去玩,什么事打电话。纪奶奶一口答应。
那边,景姝和纪晓苒正哭的伤心,景姝把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送给了纪晓苒,又保证自己会回来看她们的。那个时候的景姝还不知道美国和这里的距离究竟有多遥远。她还是像个公主一样哭着先叮嘱了耿宝,“大头你把保护好我的侍女。”而耿宝还是愣愣的没有表情。
景姝又流着泪对纪晓苒,“我很快就回来,我们再玩公主和侍女探险的游戏,再玩和骑士结婚的游戏。你要看好我的骑士,不准大头和别人结婚。”纪晓苒抽泣着、不停点头。
旁边分心听着的景姝外婆想要教育外孙女别乱许诺,又见外孙女哭的这么伤心,想想算了,什么时候不能教育呢,干嘛非要挑这个分别的时候呢?孩子的感情最纯真,大人就别干涉了。
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八月底正是小学生报到的时候。孙女和耿宝都被分到了三班,这让纪奶奶又犯愁了。老耿本来挺高兴,见纪奶奶这样,很是不解,问是怎么回事。
纪奶奶微微皱眉,“我听说啊,一班二班都是前进班,没上过幼儿园的都分在了三班。”
“老师一样教就行了。”老耿还是不能理解邻居的苦闷。
“不是的。幼儿园里教过些东西,所以一班二班的老师教东西就快,三班的就慢。这一慢,我们的孩子肯定不如人家了。我现在有点后悔没上晓苒上幼儿园了。”纪奶奶有点懊悔。耿宝没上幼儿园是因为家里穷,而纪晓苒则是因为她舍不得孙女哭闹。当初送孙女去幼儿园时,晓苒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她心里直打颤,一连几天都这样,老师也反应这孩子在幼儿园也是不停地哭。她实在忍不下心,干脆就把孙女接了回来自己带。哪想到现在入学分班竟然也会和是否上幼儿园有关。
没两天,到了九月一日正是入学时,纪奶奶重新高兴起来,她已经打听清楚,所谓快慢分班纯粹是谣言。孩子们分班都是随机的。她兴奋地对老耿说:“这说明我家晓苒和你家耿宝就是有缘分啊,居然也分到了一个班。”随后又千般叮嘱孙女,“听老师话,别淘气,照顾好耿宝。最重要的是别被同学欺负了。如果有人欺负你和耿宝,去告诉老师,老师要敢不管,你回来告诉奶奶。”
纪晓苒很机灵,一口答应了,然后牵着仍是木愣的耿宝的手,一蹦一跳进了小学的大门。
老耿看着这样的孙女,心里有点打鼓,孙女真的是神童吗?他为什么总会觉得不对劲呢?很快他的不安便实现了。
因为国庆节放长假,所以放假前,学校都会留堂,多布置些作业。纪奶奶和老耿下午快四点来接孩子们时还未放学,等了有十来分钟,学校大门终于打开了。纪晓苒牵着耿宝的手出来后说得第一句话就是,“耿爷爷,老师让你去见她。”
老耿心里“咯噔”一下,“什么事啊?”
纪晓苒摇摇头,“不知道。”
老耿是最没主意的,求助地看着纪奶奶。纪奶奶也是热心,立刻就说:“成,反正没事,我和你一块去听听啥事。”
门卫老头记性不错,知道这两人是孩子家长,又听说是老师找,便立刻放行了。教学楼有三层,一二年级在底层,而老师的办公室就在走廊的尽头。在纪晓苒的带领下,两位老人很快就找到了班主任。
班主任是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很年轻,应该是毕业没几年,讲话一点都不婉转,直接就对老耿说:“你家孩子脑袋有毛病,你应该让她去上特殊学校。”
老耿只觉得天旋地转,嘴里只会不停地重复着,“傻子,傻子,特殊,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