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问世
按理说,天时地利人和,晏宁不但算好了距离,连角度也算好了,这么往后一倒,铁定能一头栽入董元卿的怀里。
这一神圣而美妙的时刻,他美滋滋地闭上眼,等待着浪漫唯美爱情的发生……
果然,一只健壮有力的臂膀将他稳稳当当揽住。
晏宁顿时羞红了脸,春心随着雀跃的心情而荡漾起来:“哎呀~多谢大人,我也是太不小心——”
“那么大的水坑都没瞧见,的确是太不当心了。”
晏宁像只被攥住脖子的鸭子,话音戛然而止。
一睁眼,与钱三四目相对。
钱三挑了挑眉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笑意。
晏宁再偏头一看,董元卿正八风不动丶波澜不惊地好好立在一旁呢。
晏宁:“………”唉,终究是错付了!
晏宁很懊恼,非常懊恼,他觉得自己错失了一次对董元卿投怀送抱的大好机会。不过万幸阿肥不在场,不然铁定是要被它狠狠笑话一番的!
片刻后,三人终於走回院门前。
刚修建完成不久的院子栅栏崭新一片,院门早早打开,雯娘众人立在门口迎接知府大人的道来。
“小民(奴身)拜见知府大人——”
董元卿微拂了拂宽袖,淡道:“不必拘礼。”
“都回去吧,我来招呼大人就行了。”晏宁笑呵呵朝董元卿做了个“请”的动作,“大人您请进。”
甫一踏入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手边的一大块玉米地,玉米地占据了前院一半的空间。而右手边,挨着院门口的是一堆木柴。木柴旁边是一个鸭舍,鸭舍里几只肥肥的鸭子正用着绿豆眼瞪着这两位陌生人。
再往里,木屋门前一侧有一座药架,药架上摆满了圆簸箕,簸箕里则晒着各种药材。另一侧架了两条长竹竿,竹竿上挂着一排鱼干和各种肉干。
由此看来,钱三说得一点不错,晏宁的小日子过得的确很滋润。
眼下正当玉米结苞抽须的时候,一排排玉米杆笔直挺拔,每一棵都结出了两三个玉米棒子。
“此乃何物?”董元卿没见过这种新奇的作物,主动开口询问。
晏宁:“回大人,这是一种粮食,我爷爷给它取了个名儿叫「玉米」。”
“粮食?”董元卿眉心微动,“从何得来?”
天知道晏宁等这一刻等了多久!为了解决种子的来历问题,他早在心里准备好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说辞,反反覆覆练习了很多遍,现在终於可以说出来了!
“是我爷爷年轻时在山里意外发现了它……” 为了以后方便解释其它种子的来历,晏宁全部说成是在山里发现的,把功劳全都揽到了素未谋面的“爷爷”身上。
“於是经过他年覆一年的精心培育,终於得出我手里这两百颗玉米种子。”
董元卿拈起他手中的一颗玉米种子,仔细端详。莹润的米白色种子的确酷似玉石,质地非常坚硬。
“确定可食?”
“嗯。”晏宁郑重点头,“小民吃过很多回了,其口感软糯,香甜,饱腹感强。无毒丶比豆类丶大米更扛饿。”
他能猜到董元卿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
对晏宁而言,玉米只是他用来卖钱的一种作物之一罢了。可对於董元卿这个朝廷命官而言,一种新的农作物的问世不仅关系着黎明百姓的生存温饱问题,更甚者会影响整个大宋的气运昌隆。
士农工商,农业发达才能种出更多的粮食。而粮食,永远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根本。
钱三弯下腰打量一小簇玉米须,凑上去嗅了嗅,问道:“这是它的花穗?有股淡淡的甜味儿。”
“这是它的花丝,里面就是玉米棒子。到收成的时会长得有手掌那么长一根……”晏宁从种植方法说到田间管理,事无巨细,一一向二人阐述。
“几时能收成?”董元卿问。
“再过十来天罢,端午前后差不多能收成了。”晏宁笑眯眯说:“届时小民一定摘几个大玉米送去给大人和官爷尝尝鲜。”
董元卿与钱三对视一眼。他们想要的可不是几个玉米尝尝鲜,他们想要种子。
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若是晏宁所言非虚,董元卿到时无论如何也得从他这里弄到种子。
晏宁眼看着这两人当着他的面儿“眉来眼去”,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儿。
啧!啧啧啧!他越看越觉得钱三不顺眼了!
“大人随我来,这边还有一样好东西呢。”晏宁重整旗鼓,准备祭出自己的杀手鐧,誓必要把董元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哦?还有?
董元卿果然被吸引了,随他绕过玉米地和药架,往里走了十来步。
挨着栅栏这一片巴掌大的地里种着二十棵西红柿。这时西红柿已进入挂果期,一株约有半人高,顶尖留有几条分叉的绿枝叶,手指一样粗的主干上则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一般大的绿色果实。
不等董元卿询问,晏宁邀功似的主动介绍起来,“这也是我爷爷在山里发现的,给它取名叫做「西红柿」。陎州城地处西南边陲,故取了“西”字,而它成熟后模样与柿子一般通红,於是便叫它「西红柿」了。”
“亦可食?”董大人关注的重点果然在“能不能吃”上。
晏宁突然被他可爱到了,心脏好似被柔软的羽毛轻轻挠了一下,痒痒的,又酥又麻。
嘴角控制不住越翘越高了,晏宁眼睛里盛满笑意,“可食,无毒。生食甜中带酸,生津止渴。也可当做菜肴炒着吃,炖汤吃。”
“它一株能结那么多?”钱三半蹲下身来,大致数了数,它枝干上硕果累累,光是一株竟然结了十七个果实。
“因为是我种的才能结这么多。”晏宁一点不谦虚的臭屁起来:“它可比玉米难种多了,只有我才能种得那么好。它成熟时个头比柿子还大呢,一株就能长出好几斤来。”
快夸我,快夸我,快夸我!种地小能手晏宁自豪地挺了挺胸脯,一副等着接受夸赞的模样。
“厉害,想不到你真是个种地的能人啊。”钱三顺势夸他。
“哈哈,官爷过奖了。”
介绍完院子,晏宁本还想带他们进山林里走一走。但一看时候不早了,雯娘那边已做好了饭菜,於是便放弃了这个念头,盛情邀请两人进屋用餐。
晏宁殷勤地用衣袖将凳子拂干净,满脸笑容:“大人请上座。”
“不必多礼。”董元卿安然入座。话说他任职陎州城知府少说已有半载,深知这里的百姓想吃饱一顿饭有多不容易,想吃上肉更是难上加难,他不想让晏宁用这些难得的食材来奉承他。
他本不打算吃这顿饭的,但抵不过晏宁的三寸不烂之舌,最后还是勉强答应了。
今日的菜肴与往日差不多,只不过做得更精致了些。餐桌上,大青鱼炖得软烂,佐以新鲜的蘑菇丶姜丝和香叶,熬出了米白色的浓汤,鲜香扑鼻。
旁边还有一大碗腌笋焖腊鱼,腊鱼被煎至金黄色,表皮焦脆,鱼肉里浓缩了腌笋的香味,当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晏宁给董元卿舀了一小碗鱼汤,动作轻柔地放在他身前,“大人您尝尝这鲜鱼汤。”
“嗯。”董元卿扫一眼众人,道:“尔等一起吃罢。”
众人一听,当即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与知府大人平起平坐吃饭?除非他们疯了,不然给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啊!
不过董元卿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情景,没有为难他们。
他端起碗,舀起一勺鱼汤慢条斯理地吹了吹,微抿一小口。
好看的人果然无论做什么事都那么的赏心悦目。晏宁满脸崇拜(花痴)地望着他,瞧那模样怕是恨不得上去把汤吹凉把鱼刺都挑走亲手喂到他嘴里。
“好喝吗?”晏宁期待地问。
董元卿放下勺子,微点头:“不错。”
“那您再尝尝鱼肉。”
“好。”
“需要我为您挑刺儿吗?”晏宁星星眼。
董元卿动作一顿:“……不必。”
“我可会挑刺儿了呢。”
“……真的不必。”
钱三不动声色地斜了晏宁一眼。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明摆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自家大人身上也。不过打董元卿主意的人多不胜数,从都城汴京到边陲之地陎州城,什么样阿谀奉承的人他没见过。
不过晏宁是最特别的一个。这小子,说他胆大包天一点都不为过,才半天功夫不到,已经敢从“小民”自称为“我”了。
钱三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几分。他跟随尚书大人十馀载,不说阅人无数但也会看人。往往像晏宁这种不惧权贵之人,要么是有真才实学,靠本事也能飞黄腾达混得风生水起丶要么就是心高气傲不学无术之辈,到处惹事生非,实打实的搅屎棍鬼见愁。
晏宁应是前者。因为他不但模样长得好,机智聪颖,还会来事儿,溜须拍马更是信手拈来,还能做到不忍人生厌,有这本事的人他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正想着,董元卿已经放下碗筷,示意自己吃好了。钱三望了望桌上仿佛没动过一般的好肉好菜,咽了咽口水,深感可惜。
自家大人哪哪都好,就是为人太过板正了一些,跟尚书大人一模一样。
晏宁也深感痛惜。
为什么,为什么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他亲爱的大人就要离他而去了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