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 第163章 试点推行

暮春时节,新设立的税制署内一片忙碌。

院中老梅吐出新芽,见证着这场关乎秦国根本的变革。

范雎站在一面巨大的竹简墙前,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文字。

多年为官的经验告诉他,没有严密的制度作保障,再好的政策也会成为空谈。

"大人。"王诚抱着一摞竹简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兴奋,"税收登记制度的初稿拟好了。"

范雎接过竹简,凝神研读。

新的登记制度要求所有商户造册立档,详细记录经营范围、规模、地址等信息。

虽然只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却关系到整个改革的成败。

"很好,"范雎点头赞许,

"不过还要加一条。各地登记表格必须统一规范,以便日后核查。"

正说话间,院外传来脚步声。

"相邦大人。"

众人起身行礼。

吕不韦摆手示意大家坐下,目光在墙上的制度图表上停留片刻。

"进展如何?先说说监督机制吧。"

范雎展开一份特制的竹简,上面绘制着复杂的监督体系图。

"我们设计了三级监督体系。

一级是官府派驻各地的税务督察,专门检查征缴情况。

二级是设立举报制度,鼓励百姓检举贪腐。

三级是成立专门的稽查队,不定期抽查。"

"监督者也要被监督啊。"吕不韦意味深长地说。

范雎早有准备,指着另一张图表道。

"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法,包括征收实效、民意反应、违制次数等。考核结果直接决定官吏的赏罚去留。"

这时,李明匆匆赶来,手捧一份崭新的竹简,"大人,征管流程的设计也完成了。"

众人围着图表,只见新的征管流程分为登记、核定、征收、稽查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

"最关键的是,"范雎指着流程图说,

"各环节必须相互制约。核定税额的人不能参与征收,征收的人不能参与稽查。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徇私舞弊。"

正说到这里,一名侍卫快步入内:"陛下驾到!"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秦天一身便装,正在白起的陪同下步入院内。

看到墙上密密麻麻的制度设计,他露出赞许的笑容。

范雎将各项制度详细汇报。

秦天不时颔首,最后问道:"制度设计得不错,但如何让基层官吏和百姓都理解这些新制度?"

"臣已想到这一点。"范雎胸有成竹,

"我们将编撰两册:一册是《税吏职责》,为官员详述规章。

一册是《赋税须知》,用浅白文字向民众解释新制。同时,我们还会派出文吏,深入各郡宣讲。"

"好。"秦天满意地点头。

范雎立即转身,指着挂在壁上的秦国舆图。

"臣已选定咸阳、陇西和北地三郡作为首批试行之地。"

"为何选这三处?"卫鞅追问道。

"咸阳国都所在,商贾云集,最宜验证商税新政。

陇西铁器、皮革之工匠众多,可试行工税新制。

北地耕田广袤,正可试行农税新法。三地各具特色,皆有代表性。"

秦王闻言,深以为然:"范雎,你亲自督导此事。"

就这样,暮春将尽之际,变法试点在三地同时展开。

范雎先赴咸阳,深入市井体察民情。

咸阳市集上,一群商贾正围着税吏,认真聆听新政。

"新法按货值分级征税,"税吏耐心解释,

"比如你家去岁货值三千,按新税则只需六十,比旧制轻了一半。且只征一次商税,其余杂税皆免。"

"当真?"

一个经营丝绸的商人难掩喜色,"那我等再不用在各关皆纳税了?"

消息迅速传遍市集,商贾们奔相走告,面露喜色。

多年重复征税之苦,终将结束。

然变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陇西,工匠们对新的分级制度提出疑虑。

"大人,"一位铸剑师抚着胡须说,

"我们打造兵器,时有订单时无活计,这岁产该如何核算?"

范雎立即召集官吏连夜商议,最终定下。

对于季节性工匠,按旺季产值六成计算。

北地的农户们也遇到了难处。一位老农愁眉不展地说。

"新的造册太过繁难,我等不识文字啊。"

范雎当即命人简化册录,并派文吏定期下乡协助。

三月后,首批试点的成效令人振奋。

"禀署长!"

王诚兴冲冲跑来,

"咸阳商贾增了两成,新开铺户就有三十余家。更妙的是,虽税率降低,因市井活跃,税收反而增加了!"

"陇西也传来喜讯,"李明补充,

"新设作坊十余家,都是为优惠而来。工匠们说,如今负担轻了,终可专心技艺。"

范雎欣慰地点头,随即组织幕僚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方案细节,为推广全国做准备。

在税制署的大院里,几处临时校场上人头攒动。

来自各郡的税吏分批受训,范雎亲自讲授。

"新税制当以'简、公、明'为要。

简者,程序简明。公者,赋税公允。明者,政令明晰。

记住,尔等不只是在征税,更是在为秦国强盛播种。"

及至深秋,当范雎向秦王呈递试点总结之时,院内老梅已结满果实。

"陛下,"范雎恭敬道,

"三地试点已见成效。商贾负担减轻,税收更趋规范,黔首反应良好。臣请开始在全国推行。"

秦天仔细阅读竹简,面露欣慰之色。

"准!就依你所奏。此番变法,定要办成利国利民之善政。"

随着变法推进,新的难题不断显现。

有的郡县反映税率等级分划过粗,范雎便增设了中间档次。

有的地方担忧税收骤减会影响府库收入,他又设计了徐进式调整之策。

"变法贵在精准。"范雎在朝会上强调,

"既要恪守原则,又要因地制宜。商贾规模悬殊,不可一概而论。"

变法之势已遍及秦国大半郡县。

这日,秦王微服私访,来到咸阳城的上市。

市井中铺肆林立,来往行人摩肩接踵。

不少新开的商铺门前皆悬挂"新税从简"的木牌。

喜欢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