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复习的好东西,姐姐不如整理了,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薛宝钗骑虎难下,朝黛玉看一眼。
林黛玉道:“我倒有个主意。”
“说来听听。”
“我朝文考不过从六经里出题目,我们现在刚好六个人,分别去翻六经的书籍,摘下来夫子经常讲的内容,再结合圣人之言稍加分析,做成小册子。如何?”
“这个主意不错。黛玉负责《春秋》、我负责《尚书》、宝玉负责《礼记》、湘云负责《易经》、探春和迎春分别负责《诗经》、《乐经》。大家分头行动!”
一拍即合,六个人从晌午忙到晨昏,最后集成了一本五十页的小册子。看着手中的成果,六个人眼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忙了几个时辰,又累又饿,湘云提议去吃烤兔肉。
宝钗笑她馋猫,拿着镜子让她看:“看看你个小馋猫,脸上画的是什么?”
湘云性子急,方才涂抹几次,蹭了一脸的墨水,跟小花猫似的。
“好饿!”湘云肚子咕噜噜响。
黛玉拿着那册子,并未急着要走。
“我还有个想法。”
“师父,你怎么这么多想法?”湘云幽怨的眼神看着她,捂着瘪了的肚子。
“宝哥哥,舅舅经营不少书局,咱们把这小册子多印几份拿到外面分给那些贫苦的学子,可好?”林黛玉这话让宝玉和宝钗都眼前一亮。
“这法子好,很多学生说不定连书都要去借着看,这样以来,他们就不用再借书看了。”宝玉道。
薛宝钗赞道:“我们可是花费不少时辰才摘录下来,就这么把果子拱手让人,实在有点可惜。”
“有什么可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都中进士,那才好呢!”湘云一向大度。
探春拍手:“我还能把这册子分给平日交往的姐妹,让她们也看看,毕竟夫子讲过的内容不是谁都能学到的!”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迎春附和。
如此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湘云也不闹着吃饭了,着手誊抄。
“这册子必然要出名,不如给它取个名字?”宝玉道。
“考试宝典?”
“国子监手册?”
林黛玉听大家各执一词,道:“不如叫《六经要义》?”
“不错!”宝钗赞道:“这册子本就是根据六经所摘录,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
一人誊写一遍,最后形成七份《六经要义》。
这时已到亥时三刻。
探春迎春各一份,宝玉拿着三份让人送到书局印刷,另外两份,黛玉拿着。
“怎么没我的?”湘云不乐意。
“等书局印刷好了,我们再看,反正刚才誊写这么久也记得七七八八。”宝钗安抚道。
“宝姐姐记性好,我可不行。”湘云嘟着嘴。
林黛玉道:“不差这一时,我这两份有别的用途。”
咕噜!林黛玉的肚子也叫了。
“大家都饿了,出去吃饭吧,我请客!”林黛玉收起那两份《六经要义》。
-
明月楼。
一众食客头一回见这么多秀丽妙龄女子在深更半夜到明月楼,一个个都侧目而视。
“几位客官,准备吃点什么?”小二过来,两只眼睛在几个人身上打量。
“有包厢吗?”林黛玉问。
“包厢?有,楼上请!”
二楼是林黛玉和李元英常来的地方。
“林妹妹财大气粗,准备请我们在明月楼吃什么?”薛宝钗这话酸不拉几。
湘云接话道:“我要吃红烧鹅!”
“想吃什么,随便点,都说了,我请客!你们先点,我出去一趟。”林黛玉说着出了包厢。
转廊,来到里面最安静的房间,轻轻叩了叩。
听到有人回应,推门进去。
兰心正在屋里喝茶,对着一盏莲花灯发呆,回头看见林黛玉,放下杯盏起身。
“兰姨!”
“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元英呢?”
林黛玉笑道:“有个事情还请兰姨帮忙。”
“何事?”兰心温柔看着黛玉。
“我记得兰姨曾经去过京州外的一个女子私塾。”
“是啊,那个地方又破又偏,那儿的人都让家里的女孩子读书,但终归财力有限,很多女孩还没等到参加科举考试就辍学嫁人了。”
林黛玉拿出那本《六经要义》,交到兰心手上:“兰姨,你把这个送给她们。”
“这是?”兰心看了看书面上的那四个字,微微一怔。
“是我们几个人摘的,都是平常夫子讲到的内容,我想她们看了一定会有帮助的。”
兰心眼里流露出几分钦佩和疼爱:“辛苦你了,玉儿。如果世上能多几个你这样的孩子,那我西晋就多了几分希望。”
林黛玉看着兰心会心一笑:“我相信,这世上不止我一个。”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林黛玉才离开。
走到包厢外,林黛玉听到宝钗的声音:“公主待林妹妹不错,根本没把她当成书童来看。”
“师父文武双全,公主又是爱才之人,怎么可能不善待她?”湘云似乎是喝醉了。
林黛玉推开门,快步进来,坐在湘云身旁的位子。
“回来晚了。”
“林姑娘要自罚三杯,你请客你是主,主人不在,我们几个客人在这自斟自饮!”探春举起杯子递给林黛玉。
林黛玉接过杯子,站起来:“探春妹妹说得很对,我自罚三杯。”
可林黛玉根本就不能沾酒,这会儿怕是没人知道。
忽然史湘云站起来,非要抢走林黛玉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