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对小荻说的是她身体弱不能生,没说许活不能生。
而小荻一听到自家娘子不能生,眼里的疼惜都溢出来了,再看许婉然,眼神里都是誓死守护的意味。
这个孩子,对她家娘子意义不同呢,一定得照顾好。
于是,接下来赶路,小荻打起万分的精神去照顾许婉然,每天的吃食准备也都花样百出,务必保证许婉然和她家娘子健健康康。
行程过半,小荻又发挥了作用,露出一脸喜气洋洋,跟队伍中的其他人表示,世子夫人有孕啦!
许活原本的计划是留方静宁和许婉然在半路,安排好,待生产后再继续北上。
不过许婉然胎相稳,行程慢,侯府祖上是北方人,能够适应气候,她并不觉得太过辛苦,便提议不停留,继续赶路。
许活在当地请了个有名的大夫,隔着床幔为她诊脉,确认可以,才带着人继续前行。
方静宁和许婉然身形差不多,赶路的时候干脆直接交换衣裳,出马车出房门便带着厚重的帷帽,许婉然扮作方静宁,方静宁扮作许婉然。
因为天气冷,她们穿着打扮太严密,连见过许婉然和方静宁的护卫们都没有丝毫怀疑,更遑论其他人。
与此同时,侯府接到了许活的报喜。
老侯夫人祖孙分离的低落情绪,动作都矫健了,中气也足了,就是有些放心不下,“早知道静娘有孕了,就不让她奔波了,万一路上出什么事儿,可怎么是好,荣安也是,白学了那么几年医,自个儿媳妇儿怀孕都发现不了。”
文氏看着信上的月份,估摸了一下,好笑道:“我看呐,他不是没发现,是舍不得媳妇儿呢。”
老侯夫人疑惑。
文氏有理有据道:“这都快四个月了,您想想,有一阵儿,静娘是不是有些异样,荣安要外放时,静娘也心事重重的。”
“好像是。”老侯夫人仔细回忆了一下,叹道,“那时候正赶上婉然出事儿,估计这俩孩子怕她伤心。”
文氏默了默,随即又笑道:“这么看来,婉然跟荣安他们夫妻出去,也是个好事儿,静娘这孩子这样巧,婉然移情,也不至于再为那个没缘分的孩子伤心了。”
许婉然的性格,是会这样。
老侯夫人笑容慈祥,点头道:“都是喜事儿,好啊。”
府里上上下下皆喜不自胜。
二房夫妻,郑氏先知道的,受到了剧烈的惊吓,派人去通知许仲山早早回来,坐立不安地在屋里来回踱步,等许仲山一回府,立马告诉了他这个惊破脑袋的消息。
许仲山眼睛都瞪圆了,“你再说一遍?!”
“小声些。”郑氏谨慎地向紧闭的门瞥了一眼,“荣安都送信回来了,母亲派人过来通知的,还把信拿给我看了。”
许仲山结结巴巴地问:“两、两个女人怎么怀孕?”
郑氏也满脑子浆糊呢。
许仲山忽地灵光一闪,“该不会……偷人了吧?”
“怎么可能。”
方静宁显然不是会偷人的性子,府里人多眼杂,她也偷不了。
“也是,荣安那精明劲儿,媳妇儿偷人她能不知道吗。”许仲山抓破脑袋也闹不明白,“那这是咋回事儿呢。”
两个人想了几个可能,最后也没法儿确定哪个是正确答案。
他们夫妻又管不了许活的事儿,一合计,干脆不去想了,反正有孩子,侯府的传承就不会断,孙子在二房,他们俩的好日子也不会断。
许仲山越想越觉得是好事儿,“还是我当初有先见之明,想到那么个好主意,将来咱们的‘孙子’继承侯府,大房彻彻底底输给咱们了。”
郑氏一听,也忍不住得意。
孩子从哪儿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风光。
夫妻俩想到那样的将来,都控制不住地乐出声儿。
许仲山入睡时脸上都挂着笑容,忽然迷迷糊糊地问:“会不会是咱们记错了,其实生的就是儿子?或者,爹背着咱俩给孩子换了?”
郑氏:“……”
这么能想,怎么不去说书?
第73章
许活一行远离京城,越往北,村县的距离便越远,也越来越荒凉,有时路上一整日见不到行人也是常事,偶尔行于山林间,还能听到野兽的嘶吼声。
护卫们也在偏僻乡野发现过山贼悍匪的足迹,但许是许活这数十人的护卫队有震慑作用,一直没有宵小敢来冒犯。
一路通畅,只是行路艰难,有时赶到天气不好,他们就不得不停下。
而从调令下来,出发,到路程过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现在正是云州春耕的时节,农事乃是国之重事,许活身为新县令,若是陪着方静宁和许婉然继续慢行,必定会赶不及春耕,是以她跟二人沟通好,稍作安排,留下大部分护卫和那些娘子,仅便带着四个护卫,快马加鞭先行赶赴任地。
许活一进入云州境内,便进入了她未来的管辖地,在云州南部的仁县。
按照地方志所记载,这里正在云州的平原上,比云州其他地方都适宜耕种,但所过之处,皆是荒地,全无开垦。
待到了县城附近二十里左右,才开始有一片片的田地,然大多未耕种,便是个别田地上有耕种的迹象,也伴随着大量破坏的痕迹。
许活停在一处田地之前,下马走到田边,眉头紧锁,捡起暴露在外的几颗种子。
农业乃是财之本,因何贻误了农事?
护卫们散开查探完,回来禀报:“世子,应是人为的。”
许活望着远处的坑坑洼洼,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