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祯看着她那鬓发散乱的糟心样,脑袋左边的步摇都丢了一支,不对称的样子就看的他直皱眉。
他道:“你看你蹲在地上像什么样?仪态呢?还以为自己是小孩吗?几岁了啊元凤声女士?”
元笙嬉皮笑脸的抱着罐子钻进去,在他身后道:“娇娇三岁啦。”
怕碰到她的赵胤祯顿时一闪,被钻了空子,默默叹了口气,挥退瞠目结舌的杨方。
“哥,吃吗?”元笙把罐子一递:“你表妹巧手下厨做出来的海鲜粥。”
赵胤祯不说话了。
“咳咳。”元笙轻咳一声,扒拉了一下脑子里匮乏的赞美:“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英明神武,当世明君,年年十八的哥哥,我求求你吃口饭吧。”
赵胤祯被麻出一身鸡皮疙瘩,差点想抬手摸一摸她额头看她发没发烧。
或许是知道他想什么,元笙道:“是不是很肉麻?”
赵胤祯诚实道:“有点。”
元笙可不气馁,扬起一抹微妙的微笑:“我小时候你就这样做的,现在角色互换了而已。”
赵胤祯:”……”朕不是朕没有别瞎说。
“别不信啊哥,你当时还在房门外喊我小鼻涕。”元笙努力回想了一下,想给表哥来两段,被赵胤祯阻止了,他不想听黑历史。
95.
其实赵胤祯偷偷想了下,好像还真是。
胡回元氏,本家靠近北边,可出来的都是书生,北边世家都是将军世家,他们看元氏这群书生深觉对方是奇葩,而她父亲是书生堆里出来的将军,元氏族人看元文也觉得他是奇葩。
元氏多爱读书,看名字就知道了,元大将军叫元文,文化的文,可见寄予的厚望。
在族人悉心教导之下,元文长成儒将,有了个女儿,元凤声。
由于元文的叛经离道,元氏族人并不太待见这个放弃亨通大道去参军的子孙,等到元凤声五岁的时候,元文将军战死了。
不被待见的子孙生下的子子孙更加不招人待见,元妃把孩子接过来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接到的是个猴子。
又黄又瘦又小,说话有点结巴,一个字两个字的说,不爱哭也不爱说话,天天就跟木偶一样在角落里待着,瞪着大眼睛看人。
把两辈子年纪加起来奔三的赵胤祯心都看软了,毛手毛脚的摸了摸对方粗糙的脑袋,当女儿养了。
小孩内向,敏感,这不算事,重点是不愿意交流,一天能说超过十句话赵胤祯都要去感谢上帝感谢佛祖感谢无量天尊了。
某些地方元笙跟赵胤祯很像,不高兴的时候就躲起来,或者锁房里,一天两天不吃饭都有,赵胤祯下课后就要捧着饭碗蹲在门外跟她说话絮叨。
有一回赵胤祯一边思索今天太傅布置的策论该怎么写,一边喊人,不由自主想到了他表妹刚来的时候因为没照顾好,得了点鼻炎,拖着两条鼻涕的样子。
就喊了句:“小鼻涕,开门啊…”
喊完才知道自己喊了什么。
房门也打开了一条缝,元笙绷着小脸问:“你,喊我,什么?”
赵胤祯:“……”
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赵胤祯立马力挽狂澜,说了一箩筐好话,溢美之词全都加在小表妹身上。
小表妹半点没反应,等赵胤祯停下思索要不要想别的办法的时候。
小表妹疑惑的问了:“为什么,不说了?”
赵胤祯:“?”
你个小丫头片子还挺臭美的。
但小鼻涕这个词还是让小表妹记上仇了。
不论多生气,赵胤祯一在房门外喊小鼻涕,元笙都会开门绷着脸瞅他,然后赵胤祯就绞尽脑汁吹彩虹屁。
就跟暗号一样。
但元笙认为主要原因是,表哥有一次翻窗找她的时候,头朝下摔下来的样子很丑。
为了表哥的脑子,还是打算给表哥留点面子。
--------------------
作者有话要说:
元笙:不要男妈妈!不要男妈妈!!
赵胤祯:呵。
第16章十六
96.
见她哥假装沉思,妄图逃避吃饭,元笙打开了盖子,那股清甜的鲜香味就弥漫开了。
属于海鲜粥那股清甜鲜香味直往赵胤祯鼻子里钻,引人食指大动。
赵胤祯原本看向窗外的眼睛默默瞥向了那个冒热气的罐子,空虚了好几天的胃突然就有点痛了。
略有意动。
元笙果断放下罐子,跑到门边开了条缝跟门外嘀咕了几句,就拿进来了两只碗。
两只碗,两碗粥。
元笙一边舀粥一边说:“哥,你跟他们吵起来是不是因为又要和亲?”
赵胤祯:“……”
有时候他宁愿元笙是个真傻子。
元笙:“我知道你气什么,西戎那边在夏初挑起战事的时候杀了清安公主祭旗,等合谈后他们又会以结兄弟之好为理由求娶我大陈公主,你不愿意这样憋屈下去,所以才那么气对不对?”
文帝风流又多情,光活着的儿子就有二十二个,女儿有三十个,随便找个女儿和亲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清安则是冷宫里的公主,平时无人问津,跟野草一样活着,那年西戎求亲就有人想起她来了。
“……”赵胤祯嗓子有点干涩:“你还记得清安姐姐?”
“记得。”元笙想了想:“我刚进宫的时候被人推下水就是清安姐姐下水救得我。我听姑母说过,她还把堕马的你背回来,她虽然大你三岁,但瘦,体格自然不如吃好喝好的皇子,跌了好几跤才将你送回姑妈那。”
清安或许就是应了那一句好人不长命,伶仃长大不说,还远嫁蛮夷,最后连全尸都没有。